精華區beta interdream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書名:大夢兩千天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多少夢? 出版社:立緒 作者:安東尼.史蒂芬斯 譯者:薛絢 來源: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1496 簡介: 以一般人的平均壽命七十五歲來算,一個人的一生至少會做五萬個小時的夢,等於兩 千天或六年的時間。你花這麼多時間做夢,怎能不認識它呢?   人類似乎從懂得使用文字之初就開始記錄夢了。公元第二世紀時,羅馬占卜者阿提米 多羅(Artemidorus)走遍當時的文明世界,為的是收集他的鉅著《夢之解析》( Oneirocritica)所需的材料。他在尼尼微(Nineveh)的圖書館之中也找到夢的紀錄,是 刻在泥字版上的。如今考古學家已知這些泥字板約為公元前三千年之物。阿提米多羅就是 有系統的,專志研究夢的第一人。   阿提米多羅可以說是弗洛依德和榮格的先驅,弗洛依德將自己的鉅著按阿提米多羅的 這一代表作命名為《夢的解析》,乃是要表達自己受惠於先賢之意。而弗洛依德於1899年 完成的這本著作,支配了整個20世紀的夢理論發展。   本書作者從夢的研究歷史,從史書記載最早的夢境講起,到與夢相關的問題,如科學 、創造力、藝術、靈魂、人類學、宗教---等等一應俱全,檢討夢的研究,並列舉希特勒 、笛卡兒、弗洛依德、榮格等名人的夢,對於政治、藝術和科學的巨大影響。是一部充滿 閱讀趣味的研究。   這位研究「夢」長達二十餘年的榮格學派學者,他遵循榮格的路線,認為夢的學問浩 瀚,古今中外的研究者無數,若比喻作一隻象,有的人只摸到象鼻、象腿或象尾,而弗洛 依德摸到的顯然是象的生殖器;相較之下,榮格以集體潛意識的觀點切入,視野更為客觀 且周全。   認識夢的語言和句法,傾聽我們的夢---那內在原型的聲音,重新評估這私我神話的 價值,將能回復個人生命的平衡。 夢是人類心靈最後的莽原,我們應該用保護鯨魚、保護雨林、保護臭氧層的熱忱來維護它 。--龔卓軍(中山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作者簡介 安東尼.史蒂芬斯(Anthony Stevens)   有二十年以上的榮格學派分析實務履歷,是經驗豐富的精神醫學研究者。他畢業於牛 津大學,除醫學博士學位之外,亦有兩個心理學學位。著作包括《原型:本我的自然史》 (Archetyp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lf, 1982),《論榮格》(On Jung, 1991 ),《兩百萬歲的自我》(The Two Million-Year-Old Self, 1993),以及《榮格》( Jung, 1994)。 譯者簡介 薛絢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專事翻譯,譯有《烏托邦之後》、《生生基督世世佛》、《大 夢兩千天》、《長生西藏》、《和平》、《幸福》(以上皆由立緒文化出版)。 -- 人類唯一在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學不會教訓。 不過人類總是相信可以在歷史中找到第二個教訓。~~莎士比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