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edi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Taoism 看板] 作者: ilanese (去吧!皮卡丘!十萬伏特!) 看板: Taoism 標題: [轉載] 陳攖寧:靜功問答 時間: Wed Sep 10 18:25:34 2008 以下內容與《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下)第1558--1568頁是一樣的,但 字不是我打的,我也沒有仔細校對過: 1.問:靜功和氣功是一是二? 答:靜功著重在一個"靜"字,不必要在氣上做什麼工夫;氣功著重 在一個"氣"字,那些功夫都是動的,不是靜的。世間各處所傳授的氣 功,有深呼吸法、逆呼吸法、數呼吸法、調息法、閉息法、運氣法、前升後 降法、後升前降法、左右輪轉法、中宮直透法等等,法門雖多,總不外乎 氣的動作;靜功完全是靜,在氣上只是順其自然,並不用自己的意思 去支配氣的動作,若有意使它動作,就失了"靜"字的真義。 2.問:靜功比較氣功,利弊如何? 答:氣功做得對的,能夠把各種病症治好;做得不對,非但舊病不 愈,反而增加新病。靜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夠治好醫藥所不能愈的病 症;做得不合法,身體上也多少得點益處,退一步說,縱然沒有效驗,絕 不會又做出新的病來。可知氣功是有利有弊,靜功是有利無弊。 3.問:何種人可以做氣功? 答:凡是心思細巧,善於靈活運用,自己覺得有少許不對,就立刻停 止不做,或者變換一個方式以應付之,像這種人可以做氣功;若是心思 粗笨,只曉得一味的蠻幹,做到身中發生特別的現象時,又不會應付, 一定要做出毛病。 4.問:何種人可以做靜功? 答:無論男性女性、年齡老少、心思靈活或不靈活,都可以做。只有 性情浮躁、好動不好靜的人,不喜歡做這種工夫;假使 他願意做的話,也能侈做出相當的效驗來,但比較那些性情安定的人, 得效要慢一些。 5.問:何種病症宜於用氣功治療? 答:今就中醫的學理而論,凡是肺氣虛弱,經常患傷風咳嗽者;胃氣 虛弱,食欲欠缺,消化不良者;三焦濕阻,痰飲停蓄,變生諸症者;中氣 虛弱,腸不攝水,大便常感溏洩者;腎氣虛弱,小便數量過多,時清時濁 者;肝氣虛弱,筋力懈惰,萎靡不振者;還有西醫學理上所謂新陳代謝 機能發生障礙者,這些病症,可以用藥物治療,也可以用氣功治療。 6.問:何種病症宜於用靜功療養? 答:凡一切本元虧損之病,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 眠、惡夢、煩燥、驚悸、易怒、易悲、多憂、多慮、情緒 紛亂、遇事善忘、上 重下輕、肌肉瘦削、少食不夠營養、多食不能 消化、工作不耐疲勞、生活 不感興趣,這些症狀,服藥難見功效,檢驗身體,又不知病在何處,唯一 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靜功療養,可望痊愈。如果能配合太極拳或 柔軟體操,靜功和動功相輔而行,則見效更快。 7.問:普通靜坐法和氣功是分不開的,現在把靜功和氣功分為兩件 事,根據什麼理由? 答:靜功是靜的一方面事,氣功是動的一方面事,二者性質不同。普 通靜坐法,不合靜功的原則。你看他們身體外表雖然坐在那裡不動,但 是他們的思想還在身中運用,沒有休息,雖名為靜坐法,實際上仍屬於 動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靜功。 8.問:如何才算得真靜? 答:第一步,身體不動;第二步,念頭不動;第三步,把自己身體忘 記,不知道有"我"。 9.問:做到這樣境界,有什麼好處? 答:人們身體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體衰弱或遇到其它障 礙,致使抗病的力量發揮不出。靜功即是幫助他消除障礙、恢復自己本 能,把原有的力量發揮出來,病就可望逐漸痊癒。 10.問:這三步工夫如何做"? 答:起首做工夫時候,不論是坐是臥,總要周身放鬆,不使它有局 部的緊張,不讓它有絲毫的拘束,自已感覺非常的適意,做得恰到好處 時,時間雖然經過長久,心中並不厭煩,身上也沒有酸疼、麻木各種難 以忍受的情況,這樣就是肉體已經得到安靜了,但思想上的纏縛尚未 解除;再進一步,做到心無雜念,萬緣放下,已往的事情不回憶,眼前的 事情不牽掛,未來事情不預計,腦筋完全休息,這樣就是精神得到安 靜了,但心中尚知道有一個"我相"存在;更進一步,就入於渾渾沌沌的 境界,似乎睡著了一樣,什麼也不知道,並且不做夢,此時當然不知有 我。假使睡著了還要做夢,夢境中仍然有一個"我"在那裡活動,喜、怒、 悲、恐、飲食、男女,見景生情,醒時有把握,夢中無把握,這樣不能算是 真正的忘我。 11. 問:正當靜坐時候,身體忽然不由自主的動起來了,各人表現 的姿勢又不相同,即使同是某一個人,而動的姿勢亦常有變換,都不是 由自己的意思所主動,這是很奇怪的現象,究竟是何理由? 答:這是人身本有的生命力所發揮的另一種作用,若把這件事認為 奇怪,那麼,人身上奇怪事情就多了。請看肺部的呼吸、心臟的跳動、胃 腸的蠕動、食物的消化、內腺的分泌、細胞新陳的代謝、鬚髮指甲 的生長、精子卵珠的結合、母腹胎兒的形成。哪一件事能由自己意思做主 ?人們對於身體內部難以理解的狀態並不覺得奇 怪,為什麼對於身體外部 不由自主的動作,大家都認為是奇怪呢? 12. 問:身內各部的活動,從有生以來就不由自己做主,人人如此, 所以不覺得奇怪,但身體外部的動作,一向是受自己意識所支配,今日 忽然不聽命令,自由動作,恐怕長久下去,弄得不可收拾,終日的手舞 足蹈,搖頭擺尾,那像個什麼樣子!不知可有方法能夠控制否? 答︰只要你工夫做得合法,肺部呼吸順其自然,身體運動聽其自然, 等於做柔軟體操一樣,那就沒有妨害,動的時間過長,自然會停止。你 若不耐煩,要它半途停止,也可以辦得到,工夫不做,精神不集中,再加 少許抑制的意思,身體就不動了。但靜坐法總以不動為原則,其動是例 外,不可誤認為凡是學靜坐法的人,身體必定要動的。 13. 問:自從第一次動機開始,將來是否每坐必動,永久如此? 答: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四肢百節氣脈通暢以後,那時靜坐,身體即 可安穩不動。但是,外面雖然安穩,腹內臍下之氣將來或不免要衝動, 應當預先知道,免得自己臨時發生恐慌‧不善於應付,以致誤事。 14. 問:用靜坐法到了身體外部自然發動,對於療養有什麼關係? 答:人身上病症,有些是明顯的,有些是隱藏的。明顯的病症,自己 和醫生都能夠知道;隱藏的病症,就不容易覺察,甚至用種種方法檢驗 也看不出。工夫做到相當的程度,身中氣機發動,遇著病的障礙,不能 順利通過,就要和它鬥爭,因此四肢百節不由自主的運動起來;經過幾 次運動之後,一部分障礙已被打通,若其它部分尚有障礙時,身體動 作,自然又變換一種姿式;等到各處所有障礙逐漸排斥乾淨,此後雖仍 舊用靜功,身體也不會再動了。 15. 問:身體外部表現的姿式若很柔和,聽其自然發動、自然停止, 那也無妨。倘或表現過於強硬,竟至拳打腳踢、橫衝直撞,一 時又不肯 停止,如何是好? 答:這件事和病人體質有關。凡是宜於用靜功療養的體質,大概都 屬於衰弱的類型,決不會有這樣強硬的動作。假使是健壯身體,偶然患 病,自有對症的醫藥,不在靜功療養範圍之內,也可不必擔憂。萬一遇 著病人體質本不適宜,而下手工夫又有錯誤,因此發生這個現象,當由 指導員隨機應變,設法停止他的動作,再酌量病人體質,選擇別種合適 的法門教他去做,就能免除妄動的流弊。 16. 問:凡做靜功的,是否人人都要經過"身體自動"這一階段? 答:並非人人如此。身體動的是少數,不動的是多數。 17. 問:大眾同做一樣的工夫,為什麼有動有不動? 答:因為各人體質不同的緣故。比如用同樣的藥品,治同樣的病症, 彼此所得效果,卻不盡相同,也是這個緣故。 18. 問:專就靜功原理而論,身體是動好,還是不動好? 答:在古代許多專門修煉的書籍上,只講靜坐時身體內部震動,未 曾提到身體外部不由自主的運動。當時一般學靜功者,自始至終,都以 身體安穩不動為原則,假使中間有動手動腳的現象,其師必定說他是 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理應糾證。但據我數十年來耳聞目見,靜功做到身 體運動不由自主者,頗有其人,結果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很難一概而 論。依我的看法,今日學靜功,目的本在治病,病愈就是好,病不愈就是 不好;動得身體舒暢就是好,動得身體難受就是不好,不能單看動與不 動作為好與不好的標準。 l9. 問:靜功做到腹內臍下有氣衝動,是否在外部自然運動這一個階 段經過以後,腹內才會發生衝動的現象? 答:不能一定。(一)有少數做工夫的人,在外部自然運動將要結束 的時期,腹內即開始有氣發動;(二)又有些人,外部自動時期雖已經 過,而內部並無影響,中間再經過一段完全安靜時期,才慢慢的覺得腹 內有氣發動;(三)更有些人,始終未曾經過外部自動這一階段,工夫到 了相當的程度,他們腹內也會有熱氣衝動,力量甚大;(四)尚有多數人, 長年累月的工夫做下去,身體內外並未發現什麼特異的狀態,但是他 們的衰弱身體,自己不知不覺的在無形中已恢復健康。所以做靜功的 人們,外部內部動與不動、先動、後動、早動、遲動、這些變化,實際上沒 有一定的規律。 20. 問:靜功到了相當的程度,身體外部不動,而內部有氣衝動, 臨時 如何應付? 答:此時身體仍要照舊靜坐不動,讓那股氣自動,只許用輕微的意 思照顧它,切不可過分的用意思去幫助它或引導它,也不可強迫的壓 制它,漸漸的,緩緩的,等候那股動氣自然蒸發、自然收斂、自然停止、恢 復平常狀態,再靜坐三十分鐘,然後下座。動氣在半路上未到完全停止 的時候,不可由自己意思作主將靜坐工夫罷休,更不可受驚駭、被煩 擾、起妄念、動惱怒,否則難免要出亂子。 21. 問:靜功的療效,是否能用近代醫學上理論加以解釋? 答:靜功這一法門,在我國秦漢以前早有此說,它的來源是道家,不 是醫家,而且歷代醫家並不用靜功療病;隋代名醫巢元方 《諸病源侯 論》申雖專用各種導引法以治百病,然導引法只能算動功,不能算靜 功,所以在中醫書上找不出理論根據。若在西醫書上去探索,更為困 難。惟自巴甫洛夫(蘇聯的生理學家,生於1849年,歿於1936年)學說 出世以後,關於靜功療病的理由,大部分都能夠解釋,扼要言之,無非 使高級神經中樞免除一切障礙,恢復其 本能而已。但全部靜功修養歷 程上所顯出的特殊現象,仍有難以理解之處。我們今日的任務,只求善 於運用古人的成法,幫助近代醫家治療神經衰弱的病症,那些特殊現 象,可以暫時置之不論,留待將來再作專門研究。 22. 問:今日所謂靜功,在古代修養書上可有同樣的名稱? 答:唐人書上名為坐忘,宋人書上名為止念,他們的理論有些和我 所說的靜功相似,惟目的不同;我們以治病為目的,他們以修養為目 的。但《古今圖書集成》中靜功部所輯錄諸家歌訣,複雜異常,不是純 粹的靜功,學者切勿被他兩個字的名稱弄糊塗了。 (《古今圖書集成》中 的靜功部,在博物匯編神異典第二百九十三 卷至三百零二卷。) 23. 問:今日所謂氣功,在古代書上叫做什麼? 答:今日各處流傳的氣功,並非一個簡單的法門,是把古代所 謂吐 納、閉息、調息、存神、導引等等作用都包括在內:吐納者, 就是由口中 呵出肺部的濁氣,由鼻孔吸入外界的清氣;閉息者,就是由鼻孔吸入新 鮮空氣之後,使它在肺中停留些時,不要立刻放它出來;調息者,就是 呼吸要做到由粗而細、由剛而柔、由急而緩、由淺而深的境界,但要自 然漸進,不可勉強;存神者,就是暫時把精神集中在身上某一固定的地 點,不想別的念頭;導引者,就是工夫做到下丹田有熱氣發動時,自己 用意思引導這股熱氣通行身內各處,有病即可去病,無病亦可健身,但 和武術家運氣之法不同,又相煉內丹的性質各別,學者須要認識清楚, 勿混為一談;又如華陀 五禽戲、八段錦、十二段錦、易筋經內外功及隋 代醫家所撰《諸病 源候論》上許多運動肢體的方法,已往都可以稱它為 導引法。(武術家的運氣法、仙學家的內丹法、佛教中的觀想法,今日一 概叫作氣功,因此就把氣功這個名詞弄得複雜極了。) 24. 問:氣功既然包括這許多種類,對於療病上必各有所宜。今日 離開氣功,專講靜功,豈非使作用偏向一邊,立法尚欠完備嗎 答:這件事也經過幾番考慮,不是沒有理由。 (一)別種療病的方法,無論藥療、理療(即物理療法的簡稱),雖是 千頭萬緒,但皆由醫師和護士們包辦,不需要病人自己費事;惟獨講到 氣功,卻要病人自己去做,他人不能代勞。有些病人嫌麻煩,不願意做; 有些病人雖然肯做,又難得做好。必須在各種方法中選擇一種最簡單 而有效的方法,使病人容易接受,因此就舍難取易,專講靜功。 (二)即如太極拳一類的動作,有刊物圖畫的說明可以參考,有教師 表演的姿式可以模仿,尚且未必人人都能夠煉好;何況氣功是身體內 部之事,書本上不能畫出圖樣,指導員不能演出姿式,全靠病人自己善 於領會其中的作用,所以有做得好的也有做不好的。今日為求穩妥無 弊起見,因此專講靜功,不講氣功。 (三)各種病症,都需要靜功和氣功相輔而行,才可以收效果。即 如胃潰瘍症,若廢除靜功,單靠氣功,很難保證有確實的效驗;假使不用 氣功,專做靜功,潰瘍也能夠痊愈,這是我自己的經驗,並且經驗不止 一次。近來各處以氣功療病著名的,實際上總兼幾分靜功在內,於無形 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一般療養員病愈之後,大家 都認為是氣功的效果, 不知靜功在暗地裡恢復健康之力甚大,氣功 只有輔助作用,因此專講 靜功。 (四)普通療養方法,其輕重緩急之間,皆由醫師掌握,病人一切聽 醫師安排,對與不對,當然歸醫師負責;惟獨氣功這件事,是病人自己 主動,醫師僅負指導之責,設若工夫做出偏差,影響療效,醫師說病人 做法不對,病人又說醫師指導乖方,錯誤責任竟不知誰負。靜功比較氣 功容易入門,即使難求速效,也不會弄出岔子;指導員把靜功做法對住 院病人講說明白以後,即可讓他們自己去做,指導者每日視察病人兩 次已足,無須時刻注意他們的動作。 指導氣功和指導靜功,事實上顯然 有難易之分、繁簡之異,因此專講靜功。 (五)現在所常見的慢性病,大概屬於衰弱一類的居多。有些衰弱病 症,經過確實診斷,自可對症用藥,如消化機能衰弱,則用健胃藥;生殖 機能衰弱,則用激性藥;造血器官機能衰弱,則用補血藥;新陳代謝機 能衰弱,則用補氣藥,皆有顯著的效果。‧惟高級神經疲勞過度,並其他 各種原因,而致逐漸衰弱者,中西醫皆無特效藥可用,只有使它在一個 相當時期之內,完全休息,處於絕對的安靜狀態,才是本症唯一的療 法,各種氣功都不合這個原則,因此 專講靜功。 (六)人們日常生活條件所缺少的就是"靜",晝夜二十四小時中,肢 體雖有時休息,思想沒有片刻能夠安定,非但醒的時候腦筋運用不停, 就是睡著了也要做夢,睡夢裡所感覺疲勞的程受,和醒時所感覺 者無異,長年累月,精神消耗太多,神經衰弱病症遂由此而起。假使一 般無病之人,每天於忙裡偷閒做兩次靜功,如能行持 有恆,非但可以預 防神經衰弱,並且能夠延長壽命。因此專講靜功。 (七)何種氣功宜施於何種病症,何種病症不宜用何種氣功,這些問 題並非簡單,必須結合學理與經驗;始能做出決定,做指導員頗不容 易;縱使指導沒有錯誤,而病人自己的工夫是否恰到好處、 不過限度, 亦復難言,所以氣功弄出偏差,可認為意料中事。靜功適用的範圍極其 廣泛,無論什麼人、什麼病,都可以做,並無所謂相宜或不相宜,指導員 自不至於犯錯誤;做靜功的本人只怕不及,不怕太過,出偏差之事很少 有所聞,因此不講氣功,專講靜功。 (八)以上所說雖重在靜功,但不是將所有的氣功一概抹煞,若指導 員深悉各種氣功利弊,再認清病人的體質和性格,臨時可選擇一種氣 功教他去做,對於神經衰弱者所兼患的複雜病症,也容易增加療效。惟 主要作用仍在靜功,氣功僅居輔助地位而已。 25. 問:指導員應具備那幾種資格? 答:已往老師傳授工夫,並不困難,只要把一套呆板的口訣教給學 人,就算完事,將來做的對與不對,讓他們自己去摸索,教者既不負保 證成功的責任,學者亦無刻期見效的要求,因為他們心中別存一種希 望,本非以治病為目的,而且學者未必都是人人有病。今天住療養院的 人,皆希望愈病,指導員實際上兼有醫師的任務,事情就不像已往傳授 工夫那樣簡單。所以做指導員者應具備下列幾種資格: (一)要有醫學知識: (二)要有臨床經驗; (三)要性情溫 和,不嫌病人的麻煩; (四)耍虛心博訪,不執自已的成見; (五)要 能預防做氣功的病人將來弄出偏差,及時予以矯正; (六)要能辨別做靜功的病人身中發生特殊的現象 是好是壞,臨時教以應付。 內功(包括佛道兩家的靜功和一切氣功的總稱)各種法門,在往昔 原是極少數人互相授受,從來沒有像今日各處療養院把它公開的作為 普遍醫療之用,這算是新創立的事業。今日做內功指導員者,若不懂老 一套方法,根本就無從說起;若只曉得老一套,沒有其它學識 幫助,也 不能滿足新事業的要求;如果具備以上所列幾種條件,再不斷的加以 學習和研究,務期萬法貫通、理解透徹、經驗豐富、運用靈活,才可以稱 為有資格的指導員。 26. 問:開始準備做靜功,應當注意那幾件事項? 答:為求工夫在一定時間內速獲效果起見,療養院負責人和療養員 本人皆應當注意後列的十件事項: (一)環境的喧寂:凡做靜功首要選擇環境,最好是山林泉石之間, 其次是郊外曠野之處,若市場裡弄有聲音喧嘩吵鬧的地方,皆不相 宜,人聲、車聲、機器聲、音樂聲、戲曲歌唱聲、小兒哭叫聲,要一概避 免。這樣就是使耳根清淨,聽神經不受刺激。 (二)空氣的穢潔:四周空氣要十分新鮮清潔,無灰塵、無煤煙、無其 它一切穢濁氣味,如汽油味、廚房味、油漆味、蚊蟲香味、消毒藥水味, 皆有妨礙。室內家具越簡單越好。陳列品太多,也容易發出不好的氣 味。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氣更於人有益。這樣就是使鼻根清淨,嗅神經 不受刺激。 (三)光線的明暗:關於室內光線一事,古代修養家貴在陰陽調和, 勿使偏勝,所以說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適。我們今日宗旨專在療病,要使 神經絕對的安靜,不受絲毫刺激,只怕太明,不嫌太暗。因此室中油漆、 粉刷、窗簾等,皆宜用淺藍色,或淡綠色,不宜用大紅色及純白色,電燈 光亦不宜太亮。室中陳列品不要有礙眼的東西,窗外望過去不要有討 厭的印象。這樣就是使眼根清淨,視神經 不受刺激。 (四)口味的濃淡「飲食調味,不宜過於濃厚,甜、酸、鹹、辣, 皆要比 平常所吃慣的口味稍為淡薄,白煮清蒸宜多,紅燒煎炸宜少,十分鮮味 也不相宜。煙酒最好能夠戒絕。這樣就是使舌根清淨,味神經不受刺 激。 (五)氣候的寒溫:氣候對於做靜功的人影響很大,氣候好,可以幫 助工夫的進步;氣候不好,就要使工夫發生障礙。熱到穿單薄衣 尚要出 汗時,冷到穿厚棉衣尚不覺暖時,霉天潮濕氣重時,做工夫 皆難見效 驗。狂風暴雨震雷閃電時,工夫亦須停止勿做。正在做工夫時,若氣候 熱,不宜開電扇;若氣候冷,不宜燒火爐(熱汽管子沒有關係)。有人說, 裝了煙囪的火爐就無妨害;這句話不合於衛生學理。煙囪的好處,固然 可以排除爐中燃料所發出的炭酸氣,同時,火爐的不好處,也能消耗室 內空氣中所含的氧氣。普通無病之人,缺少氧氣,尚且有害健康,何況 有病衰弱之身體。如果一定要 生火爐,切不可把門窗關得嚴緊,必須讓 外面空氣能夠進來才好。 但有一層要注意,室內空氣雖耍流通,又不宜 讓冷風直接吹到病人 身上,恐怕受感冒病。總計,一年之中,沒有半年的好 天氣,今日好,明日未必好,從事於靜功療養者,若遇著天氣相宜,就應 該及時下功,不可放過。 (六)食物的營養:含蛋自質的各種食物,雖於身體有益,但也要能 夠消化,否則,多吃反而有害。凡是患神經衰弱的人,消化力都不見佳,含 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宜勿過量。其它一切營養品,也要 配合適宜,不衛 生的零碎食物,皆要禁絕,勿縱口腹之欲,致誤恢復健康的大事。 (七)世緣的隔離:在正式住院用靜功療養期間,當然不能再擔任各 種工作,但家庭老幼生活和自己經手事件,也要預先有個安排,免得臨 時顧慮。住院以後,親屬朋友要少會晤,外面情況要少接觸,不宜多 通電話、多看報紙、多寫信件,這樣,就能夠便情緒安定,就能夠使神經 常處於靜的狀態,做工夫也容易入門,對於病體 有利。 (八)思想的寄託:要費腦力的書,最好不看;帶有複雜算式及許多 數目字的科學書,更不宜入目。若把看書作為消遣之用者,可隨意閱覽 前人的游記、筆記,或近人的旅行雜志等類。正當做靜功時,思想就寄 託在"心息相依"的工夫上(即聽呼吸法);出外散步時,思想就寄託在 花草樹木、山水風景上;每次進餐時,思想就寄 託在食物的色、香、味上 (療養院供給病人的食物時,對於色香味 三種條件,也應該研究);做柔軟 體操時或練太極拳時,思想就貫注在肢體運動上。 (九)用功的時間:每日早晨天剛明時,做靜功最好,其餘時間也隨 意可做。若用坐功,最少耍坐三十分鐘,最多不宜超過一小時半。若用 睡功,即不拘時間長短,能睡幾時就是幾時。夜間能一直睡到天明最 好,若睡到半夜,翻來覆去不欲再睡時,可起身坐在床上用功;若坐到 有濃厚的睡意發生,身體不能支持,然後再臥下, 如此沒有睡不著的。 惟飽餐之後尚未消化時,不可就靜坐,亦不可 就睡眠,宜便身體稍為 活動。 (十)身體的姿式:靜功是以身心二者完全休息為原則,姿式不關重 要;或盤腿坐,或垂腿坐,或仰臥,或側臥,兩眼或全閉或半閉 (道書上 叫作垂簾),兩手或交互相握,或左右分開,手掌或向上,或同下,皆 可隨意安排。惟坐式,自腰以上,身體要正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使勁 地硬挺著;四面要凌空,不要有倚靠。臥式:自腳至頭,要逐漸高起,不要 如水平,但又不宜僅用高枕放於水平線的床上,這樣辦法,只能使頭高, 而全身不能順著斜起之勢逐漸地向上增高。此法宜用硬性的床,將頭 部下面的兩只床腳墊高六七寸,足部下面的兩只床腳不墊,令這張床一 頭高、一頭低,就合用了。但遇腦貧血的病人,則不用此法。無論坐式或 臥式,都需要身體全部盡量的放鬆,凡是束縛身體之物皆不宜用,皮鞋 要脫去,褲帶要解除,勿便身上有一部分受壓迫。這樣才能夠達到完全 安靜的 境界。再者,蚊蟲、臭蝨、跳蚤也要消滅乾淨,若有一兩個在擾 亂,工夫就做不好。其它一切飲食起居事項,尚有未能詳言者,可按照 普通醫院規則辦理。 27. 問:靜功是在廣室中多人共做好,還是在小房中單人獨做好? 答:這兩種辦法各有利弊,不能說那一種最好,集體做,在彼此互相 觀摩之下,易收奮勉之功,也易起矜持之態;單獨做,在個人行動自由 之下,易獲幽閒之感,也易生懈惰之情。佛家住叢林禪堂用功的,就是 集體辦法;住深山茅棚用功的,就是單獨辦法。雖然他們宗教家別有企 圖,不合我們療養的宗目,但其中的辦法也可 以作為參考。今日辦療養 院者,最好是兩種設備皆有,或集體做,或單獨做,按實際情況所需要,隨 時酌定。 排版者按:此文原本是療養院的靜功講義內容摘錄下來的,雖是如此 ,但其內容對一般人而言,也是適用的。 PS1:故意這麼排版,好容易校對書中文字。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32.251 (10/25 18:11)
ilanese:這篇就是圓頓子:《靜功療養法》台灣版書中的一部分內容。 10/25 23:43
ilanese:圓頓子就是陳攖寧先生。 10/25 23:43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9.192 (11/17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