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medi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內容摘自下列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6Ira9C (Buddhism版) 十四世達賴喇嘛:《止觀──奢摩他 (3)》 開始--------------------------8<---------------------------------- 第九住心的時候,是不是已得奢摩他?宗喀巴大師解釋說,得第九住心 者有兩類人:一種人已獲得了身心輕安,那就是得到了奢摩他;另一種人沒 有獲得身心輕安,這時候的禪定雖然被奢摩他所攝,與奢摩他很相似,但卻 不是真正的奢摩他,而叫做奢摩他隨順作意。因為第九住心可以緣善所緣想 住多久就能住多久,能夠長時間安住而沒有沉掉,也可以不帶功用作意,所 以很多人就誤以為第九住心就是奢摩他,其實並非如此。宗喀巴大師引用了 許多經文來證明,奢摩他必須具足兩種功德:第一,於所緣得自在住;第二 ,發輕安。獲九住心後得身心輕安,才是奢摩他。 若爾,未生輕安以前,此三摩地何地攝耶?答:此三摩地欲界地攝,三界九 地隨一所攝,而非第一靜慮近分以上定故。又得近分,決定已得奢摩他故。 於欲地中雖有如此勝三摩地,然仍說是非等引地,而不立為等引地者,以非 無悔歡喜妙樂輕安所引故。如《本地分》云:「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 於欲界心一境性?謂此等定,是由無悔歡喜輕安妙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 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由是因緣,未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一類依止正 念,能無分別心任運轉,復能合糅行住坐臥一切威儀,然是欲界心一境性, 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 ------------------------------8<------------------------------結束 奢摩他就是梵語samatha 的音譯,佛教中譯也常用「止」來翻譯,一般 修止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定。 我過去從南傳佛教的一些書籍找下來的關於色界四禪的說法,事實上漢 譯的一些佛教論藏也差不多是持同樣的說法。 開始--------------------------8<--------------------------------- 初禪的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二禪的三禪支:「喜、樂、心一境性」,有的說法是二禪四禪 支:「喜、樂、捨、心一境性」,或是二禪的四禪支:「淨、喜、 樂、心一境性」。 三禪的二禪支:「樂、心一境性」。 四禪的二禪支:「捨、心一境性」。 所以初禪、二禪、三禪都有會身心愉悅的輕安感,這輕安感就 是「樂」,但要進入「心一境性」的狀態才能算是入定。 四禪則是連這輕安感都要捨掉才行。 ------------------------------8<-----------------------------結束 綜合上面的資料,起碼在色界四禪裡的初禪、二禪、三禪是會發起「樂 」的禪支。 因此檢視「樂」的禪支的科學方式,來可以來驗證此人是不是得定了? (起碼已經很接近得定的狀態了)至於色界的四禪更容易啊!光從生理上的 假死狀態來判斷就行了!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這本書裡敘述他接受科學測 量的結果,書的內容我也沒看過,僅將網路上相關摘要說一下: 開始--------------------------8<--------------------------------- 二○○二年,明就仁波切參與美國衛斯門實驗室「禪定與快樂」的神經 科學測試,結果當他處於禪修狀態,大腦中屬於快樂區域的神經元活動指數 ,陡然躍升到一般人的七、八倍,工程師一度以為是機械故障。這段故事由 腦神經科學家理查.大衛森於二○○五年向美國「時代雜誌」披露,明就仁 波切從此有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和「破表仁波切」稱號。 明就仁波切也指出,實驗發現,有禪修的人即使不在禪修狀態,快樂指 數也較平時沒做禪修的人高許多。另一個針對一般上班族的實驗也發現,持 續做禪修兩個月,快樂指數上升百分之十五。「正確做禪修,會發現心就是 一切痛苦的良藥。」 ------------------------------8<-----------------------------結束 如果真進入禪定的話,這「樂」還不只是僅在靜坐時而已,連下坐後, 這種效果都可以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數小時到數天不等),而且也有抵禦 外境干擾而讓心念及情緒不會因此受到影響的效果 所以,我常說只要反覆地在「樂」這種禪支的效果消失前,再靜坐入定 ,就能造成一種「偽漏盡通」的錯覺,當然了,有的人有了這種現象之後, 他就以為他成就了,不過一旦中止禪定的修習的話,煩惱又會回來了。(佛 教說的漏盡通,「漏」指的是「煩惱」,漏盡通就是不再煩惱的神通,這只 有阿羅漢以上的證量才能修得。) 當然了,照佛教的說法,修止禪有成,能暫時降伏煩惱;而修觀禪有成 ,才能永久地斷絕煩惱。 就我個人的看法,我認為這種「身心輕安」這種「樂」的禪支的現象, 是靜坐時讓腦分泌一些讓人會感到快樂的內分泌所造成的,理論上可以用靜 坐前、後抽血來檢驗腦內啡之類的血液濃度來判斷,應該是可行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47.164
mailchinger:i兄這篇太深奧了 不習禪法的人可能不知道在說啥 02/11 01:05
mailchinger:不過這篇去佛版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出來噓 :P 那邊的 02/11 01:06
mailchinger:人講佛經超強的 卻不知道心性上的功夫如何?? 02/11 01:07
thismy:當然是不及格囉 02/11 01:09
ilanese: 依道家的觀點,運用到「後天識神」來作辨別、思慮、想 02/11 01:45
ilanese:像等等的方法,評價並不是很高。道家比較強調要在無思無慮 02/11 01:45
ilanese:、不生一念的「先天元神」這種心理狀態下來修道。 02/11 01:46
ilanese: 以道家來說,比較強調「寂照」的原則,即「心念寂靜, 02/11 01:46
ilanese:卻仍有能觀照的覺知心存在著。」以《洞玄靈寶定觀經》的一 02/11 01:46
ilanese:句話最具代表性:「唯滅動心,不滅照心。」(有這等功夫的 02/11 01:46
ilanese:人必有佛教第九住心或初禪以上的定力。) 02/11 01:46
ilanese: 至於莊子說的「坐忘」:「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 02/11 01:46
ilanese: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就字面上的意思,我總覺得有那麼一 02/11 01:47
ilanese:點渾沌的味道在。不過,我認為「坐忘」境界應該是比前面推 02/11 01:47
ilanese:文說的又更高了。 02/11 01:47
mydeargf:一者求覺悟解脫 一者求定、求空...兩者怎麼會有交集? 02/11 10:05
yule1224:禪修可以讓人快樂,還滿吸引人的 02/11 11:48
mailchinger:這邊的"樂"並不是快樂的意思 有另外的定義 02/11 11:50
mailchinger:我的體驗是肉體的輕安感 以及心理狀態的穩定 02/11 11:51
mailchinger:那種穩定的狀態是有喜怒哀樂的情感比平時淡薄很多 02/11 11:52
ilanese:所謂的「禪支」指的是禪定的部分現象,初禪的五禪支:「尋 02/11 12:05
ilanese:、伺、喜、樂、心一境性」。當你集滿這五種禪支的話,就能 02/11 12:05
ilanese:自己驗證是不是到初禪的狀態了。 02/11 12:06
ilanese:身心輕安的現象,在我看來,算是靜坐一種蠻重要的轉捩點, 02/11 12:07
ilanese:因為在這之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覺得冷熱之類的受到干擾 02/11 12:08
ilanese:,心念在此之前,多半必須使用方法來集中,身體的感覺也會 02/11 12:09
ilanese:有一些干擾,在此之後,慢慢這些環境、心念、身體的干擾會 02/11 12:10
ilanese:降的很低,讓行者在那種狀態下自然而然地寂靜下來。 02/11 12:11
ilanese:所以輕安開始發起時,行者即可轉為open-up meditation,這 02/11 12:12
ilanese:是兩段式的練法,也算是我多年來的心得之一。 02/11 12:13
ilanese:靜坐一開始就練open-up meditation對一般人而言,太硬了, 02/11 12:13
ilanese:一般人極難練的下去,因為氣機發動不了,念頭又亂糟糟的, 02/11 12:14
ilanese:沒有像樣生理上及心理上的效驗,一般人很難有信心能繼續練 02/11 12:14
ilanese:的下去。 02/11 12:14
ilanese:事實上,open-up meditation也並不是練入定的方法,因為這 02/11 12:36
ilanese:種方法「心無所注」,並不是專注於一念的方法。 02/11 12:37
ilanese:但古代傳下來的方法,是靜坐就直接修習open-up meditation 02/11 12:38
ilanese:一段式的方法,而並不是像我說的先採用concentrative 02/11 12:39
ilanese:meditation,然後等到心念已經減少到覺得差不多的程度時, 02/11 12:39
ilanese:再轉為open-up meditation這種兩段式的方法。 02/11 12:40
ilanese:只是對一般人而言,這種兩段式的方法會比較好上手。 02/11 12:41
mailchinger:恩....i兄把我慣用的方法講出來了 依據先公開先贏 02/11 13:04
mailchinger:的原則 我想申請專利就不會過了(逃~~~~~~) 02/11 13:04
mailchinger:傳統上正統的靜坐確實是就直接open-up meditation 02/11 13:07
mailchinger:後來的存想 引導 其實算是道教靜坐的方便法了 02/11 13:09
sisiqo:這結論越來越多人支持了 02/11 21:45
starbow:i大所說的open-up和concentrative兩種方式 就是上文最後那 02/11 22:46
starbow:個連結圖中的兩大類:主動式和被動式的冥想 02/11 22:47
ilanese:這我有注意到,但那個結論怪怪的。 02/11 23:10
ilanese:concentrative meditation會朝向「定」的路線,特別是「心 02/11 23:11
ilanese:一境性」這個禪支所致。 02/11 23:11
ilanese:open-up meditation會朝向「空」的路線。 02/11 23:11
ilanese:只是「無感覺」的文字敘述是很奇怪的,說是有感覺但不會對 02/11 23:13
ilanese:此而起念頭,較為恰當。 02/11 23:14
ilanese:當然有另一種現象是使用concentrative meditation的方法, 02/11 23:16
ilanese:過於專注,導致全然對環境及心念都是「聞而不覺」。 02/11 23:16
ilanese:但open-up meditation不會有無感覺的現象。 02/11 23:17
ilanese:無時間感(事後覺得時間走的很快或很慢)和無自我感,倒是 02/11 23:20
ilanese:較貼近事實。 02/11 23:20
ilanese:至於「與神合一」、「天人合一」這類宗教性字眼的描述,我 02/11 23:33
ilanese:覺得應該是因人而異的。 02/11 23:33
solarjeff:問題一堆,拜託一下,不要一直濫用佛學好嗎?唉... 02/13 21:50
ilanese:樓上的,快秀一下胎息或陽神,不然止觀的定可突破煉神還虛 02/13 22:35
ilanese:的說法,很難讓人信服的。 02/13 22:36
ilanese:在我看法,你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有極大的問題。 02/13 22:36
ilanese:我在等你能寫出什麼讓人信服的東西,可惜我一直不曾看過。 02/13 22:37
solarjeff:你要胡扯你那天花亂墜的心得是你家的是,我只希望你不要 02/13 23:18
solarjeff:將這些東西扯上佛學,因為你根本不懂你所引用的文字背後 02/13 23:19
solarjeff:所需要具備的根本知見於功夫。至於其他的部分,我根本不 02/13 23:20
solarjeff:回應你,因為你很多知見根本是自己想出來的,特別是在佛 02/13 23:20
solarjeff:學這一塊,對你說了也是白搭。 02/13 23:21
solarjeff:虎年適合實修的一年,祝有心實修者能在今年能有所成。 02/13 23:21
ilanese:對啊!你的回應就是這麼老套,高深莫測,讓人完全看不出來 02/13 23:23
ilanese:,除非罵人外,完全看不出能寫出讓人有所收獲的東西來。 02/13 23:24
mailchinger:i兄寫的東西都是公開的資料 加上自己的經驗 並無不 02/15 00:12
mailchinger:妥 s兄難道認為不是佛門的人不可討論佛門的境界嗎?? 02/15 00:12
mailchinger:我對佛教的知識不懂 但是靜坐的東西我知道i兄是有料 02/15 00:13
mailchinger:至於他對佛教知識的認知正確與否 我並不知道 可以請 02/15 00:15
mailchinger:s兄針對他認知有誤的地方討論一下 02/15 00:15
yule1224:不認同solarjeff這樣的口吻+1 02/15 02:07
ilanese:他大概認為只有練佛教的法門,才能有佛教說的證果。四禪八 02/15 11:20
ilanese:定是內外道所共有的證果,這不是佛說的嗎?就佛教本身而言 02/15 11:21
ilanese:,內道指的是佛教,外道指的是其他非佛教的宗教門派。 02/15 11:21
ilanese:老實說,我這種行為已經洩露古代修道人說的天機了,現代一 02/15 11:24
ilanese:些修道人,靜坐修為比我好的太多太多了,但他們出書不僅留 02/15 11:24
ilanese:一手還留很多手,只是這樣子做對這種重要人類知識的公共財 02/15 11:26
ilanese:的保存及傳承會有什麼進步呢? 02/15 11:26
ilanese:我學這個方法時,我的老師沒得到什麼好處,免學費的。要是 02/15 11:27
ilanese:我的老師的老師的老師那一輩收徒,你得在旁服待他不知道幾 02/15 11:28
ilanese:年才能傳法(偏偏他又超級長壽的,現在或許還活著。) 02/15 11:29
ilanese:正如m網友說的,我寫的都是公開的資料,至於我師門靜坐的 02/15 11:30
ilanese:一些細節,這我就基於原則是不可能公開的,但談原理就很夠 02/15 11:31
ilanese:了,人家外國心理學教科書幾十年前早就公布靜坐一些重要的 02/15 11:31
ilanese:原則了,只是沒解釋的話,一般人也不容易看的懂。 02/15 11:32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8.202 (02/15 11:35)
ilanese:其實我也很自私的,我怕我以後轉世之後,會看不到這類資料 02/15 11:35
ilanese:,不如自己先寫一寫,搞不好未來世會看到自己寫的東西。XD 02/15 11:35
※ 編輯: ilanese 來自: 61.231.228.202 (02/15 11:40)
ilanese:至於天譴?要罰也先罰那些外國心理學教科書的作者,再怎麼 02/15 11:40
ilanese:樣我也不會排第一個被罰的。 XD 02/15 11:40
ilanese:為什麼是我在寫這些東西?因為沒有前輩大德要寫啊!網路上 02/15 14:48
ilanese:你看的到有人解釋的這麼詳細的嗎?如果有人願意寫的話,連 02/15 14:49
ilanese:我也能少花一些摸索的時間。 02/15 14:50
solarjeff:mailchinger,如果問題要一一指出的話,光是這篇文章引用 02/15 22:14
solarjeff:的問題,就可能會使此處成為第二佛板,這並非我的用意,此 02/15 22:15
solarjeff:外,修定並非佛教獨有之方法,我自然不會排斥(ilanese,你 02/15 22:17
solarjeff:這種方法,段數太低了喔),我會回應,主要還是回歸我的原意 02/15 22:18
solarjeff:引用錯誤,旁徵錯解,胡亂引用,如果ilanese有能力引用正確 02/15 22:19
solarjeff:這我自當閉口,因為求真求實,是修行基本心態,也是基礎,更 02/15 22:20
solarjeff:是避免誤入魔道的根本自保之道。 02/15 22:20
solarjeff:最後還是話說回來,ilanese修得如何根本不是我關心的地方 02/15 22:21
solarjeff:我所關心的地方只有一點,從佛板,靈板還是道板或本板,就 02/15 22:22
solarjeff:是請正確引用佛學知識。此外,本篇光是在內容引意上,就有 02/15 22:23
solarjeff:邏輯上的問題,有人看出來了嗎? 02/15 22:24
solarjeff:最後重申,並非針對ilanese,而是針對其所引用的內容謬誤 02/15 22:24
ilanese:……(無言,戰力太弱。) 02/15 22:49
solarjeff:看來你還真高估自己不少 02/15 23:00
solarjeff:何謂身心輕安?何謂輕安?何謂樂?何謂快樂?可以請你解釋清 02/15 23:01
solarjeff:楚嗎?還是你將這些都看成都一種心意識的狀態現象? 02/15 23:01
solarjeff:何謂漏盡通?何謂"偽漏盡通"?四禪八定與"漏盡通"有關係嗎 02/15 23:02
solarjeff:九住心有那些?為何第九住心會與奢摩他有關呢? 02/15 23:03
solarjeff:為何要引用 喇嘛的話呢? 在心意識上,想引用佛學名相,你 02/15 23:04
solarjeff: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啊,...你又不願意走,又愛引用,怎麼怪我 02/15 23:05
solarjeff:厲言以對呢? 此外,我根本不想戰你,你的邏輯戰力需要強化 02/15 23:05
solarjeff:另外,有實證經驗的人在描述自己的心得,邏輯絕對可以經過 02/15 23:07
ilanese:用問題來回答問題,真是厲害!能這麼做的人真是少…… 02/15 23:07
solarjeff:檢驗,不論是在涵攝或是連結關係,這樣你瞭解了嗎? 02/15 23:08
ilanese:戰力太弱,你要名詞解釋的話,去查網路版的佛光大辭典啦! 02/15 23:09
solarjeff:如果你不懂自己引用的東西,就拿來引用,可真夠讓人乍舌 02/15 23:09
jerrygp:戰力弱嗎? ^^ 我回來了~~ 討論就討論咩 啥戰力? 02/18 23:57
kennykou:solarjeff:虎年適合實修的一年(略) s大,這是,怎麼說?? 02/20 10:02
solarjeff:斗數流年(陽武陰同) + 個人直覺 絕對比2008和2009要好 02/22 23:42
solarjeff:2010年開始會往上直至2012出現另一類(非物質)境界上變化 02/22 23:43
solarjeff:的高峰,伴隨這樣的變化的是物質環境會轉好(趨勢向上),與 02/22 23:44
solarjeff:先前向下之趨勢不同) 02/22 23:44
solarjeff:至少就我個人的認知來看,我認為正面的能量會開始湧現 02/22 23:45
solarjeff:今年剛好是處於反轉趨勢的一年(變動是必然) 02/22 23:47
yule1224:這裡也是這麼說耶 02/23 01:20
yule1224:http://0rz.tw/sMT1C 02/23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