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e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448143.shtml 遇見台灣認養地圖 【朱天心】 TNR三步驟: 捕捉──結紮──放養 不只一次,公開場合或私下,我老喜歡不無誇張的描述這群在我眼中英雄一樣的人物,沒 錯,在這個(別扯了,怎麼還會有英雄?!)的時代,這群人,年紀從大學生至不足三十 歲的上班族,有大學講師、貿易公司職員、自由工作者等等這些在捷運上你可能不會多看 一眼的正常普通人,下班時刻,他們換下皮鞋高跟鞋,穿上牛仔褲,背上擺滿了道具的背 包(像要出任務的藍波或超人),拿起手機,互通報當天集合地點,而後出發。 (快閃族嗎?) 通常他們的集合地點是台北某一尋常的巷道、社區公園、空屋院珥珥任務地點絕對深思熟 慮,通常經過在地友人或他們自己本身長達至少月餘的田野觀察記錄──幹嘛?捕捉街貓 (野貓和流浪貓)。 這才只是TNR的第一步,捕捉(trap)。 何謂TNR?「台灣認養地圖」網站http://www.meetpets.idv.tw上如此說明:TNR是英文 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放養)的縮寫,是現今唯一經過證實能有效 控制街貓數量的辦法。TNR的任務是盡可能地把一個群落(colony)的貓全部捕捉起來, 施以結紮手術後,放回牠們原來生活的地方。結紮後的貓以剪去耳朵一角作為標記,原地 放養後由愛心照顧者繼續提供食物及照顧,並予以觀察、記錄。如果有還來得及馴養的小 貓以及親人的成貓,則幫助牠們找到合適的認養家庭。 假設一個群落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成貓都能夠成功結紮,在數量的控制上便可得到立竿見影 的效果。若結紮比率接近百分之百,則長期來看,街貓的數量便會逐步下降。除此之外, 街貓最令人困擾的行為,像因打架和求偶引起的哭號,以及公貓為標記地盤而噴灑尿液等 問題行為,也會大大的減少。貓較無四處遷徙的習慣,因此也較不易被人察覺,牠們能夠 對其活動範圍內的鼠害加以控制,對都會地區的居民來說,街貓其實是很好的鄰居。 結紮的費用只需撲殺加焚化的一半不到 這是「台灣認養地圖」引介自國外一些城市面對流浪貓狗的做法,如紐約、華盛頓特區、 東京、聖地牙哥、以色列、香港南ㄚ島……(如舊金山,在六年的TNR實施下,使得貓的 安樂死比率遽降百分之七十;如卡翠娜颶風侵襲後,2006年5月期間在大紐奧良地區實行 TNR達一千一百隻貓。)在台灣,我知道不少愛護動物人士憑一己之力默默做TNR好些年, 當然包括「台灣認養地圖」這些成員,我從我們共同的獸醫那裡知道,他們每個人領了月 薪之後的盤算是:扣除房租、生活費和必要花費之外,嗯這個月可以──買個LV包包或換 個新手機?──結紮幾隻街貓。 那麼政府在哪裡?目前政府的資源花在捕捉、收容(七至十日)、撲殺、焚化。如果採用 TNR的話,政府的配備和預算可以不變(甚至降低),結紮的費用只需撲殺加焚化的一半 不到,而最困難的捕捉部分,當愛護動物人士知道這些動物捕捉後是生路而非死路一條, 將一改阻撓破壞的態度而全力協助零星、低效率、捕捉方式不人道的環保局人員,最重要 的,整個社會對待友伴動物的肅殺暴戾之氣將翻轉為尊重生命的友善氣氛,我以為對於我 們這個大價值崩毀,已少有好消息好事發生的地方,將是一次很正面的經驗。 對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也會殘忍 這些會太陳意過高嗎?我便聽過國內最大的宗教慈善團體斥責:「人都活不了了還動物! 」用以拒絕該校學生在校園內做流浪狗的TNR。 我不明白,對流浪動物的關懷和措意弱勢人族有什麼衝突,我甚至必須藉用中世紀的神學 家湯瑪斯‧阿奎納的話:「對動物殘忍的人,對人也會殘忍。」 我親睹這些可能「陳意過高」的英雄們的驚人實踐力。他們每一個人都親身進動檢所做或 長或短的義工,在磨人心志如同修行的照料收容動物裡(完全不問此時此際在全心照養的 小奶貓明天可能就不見了,也許被認養,更可能被安樂死),一來實際分勞,二來與公部 門的公務員建立工作情誼,如我們略知的,各地方政府的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都非常排斥動 保義工團體的加入,覺得他們一定會藉以對外抨擊疏失或弊端,而「台灣認養地圖」的成 員世故的要求自己只做不說,長時間下來,公務人員發現義工可以彌補人力不足,而且義 工當班時的熱誠,竟可將認養率明顯提高數倍。 先養得活自己,公益才做得長 我曾參加過「台灣認養地圖」所辦的幾次座談會,他們浪漫情感的話一句也不多說,捕貓 籠拎上講台,講解著基本使用方法和多次實戰中的祕笈,包括用哪樣的誘餌,包括研發改 進的遙控裝置等等。後來,我才知道人群中靜靜坐著一名長髮女子是動檢所的公務人員。 「不能改變現狀的事我是不做的。」這話出自「台灣認養地圖」版主KT,對於如此不厭其 煩細節的實踐的他們,這話不免教我略微吃驚。KT說,以前一隻待認養的貓大約一天可以 有三十通詢問電話,現在是,三十天才會有一通電話,意思是,願意、能收養的人已經飽 和,若不從源頭處著手,現狀是改變不了、甚至更糟的,所以他們會在別的動保團體尚在 做認養、中途的同時,率先(2003年)找尋並研究國外做法,翻譯並引進TNR資訊。 這群極力互相提醒彼此保持正常工作,先養得活自己、公益才做得長的小我一大世代的小 孩,我難免好奇、擔心他們的經費,他們世故的不把偶爾會天上掉下來的零星捐款視作工 作之必須,他們設計貓圖案的T恤、手錶、月曆……還堪用。他們並不因覺得做的事情了 不起而認為人人、整個社會欠他們。 台北先在錦安里、新龍里試辦TNR 同樣被他們驚人的實踐力給感動嗎?動檢所的公務人員竟然肯改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公 務員心態,在數個深夜實際參與捕捉行動和了解「台灣認養地圖」所做的一些聚落的統計 模型後,上了公文給市長,而後公文竟也給批下,先在師大圖書館背後的錦安里和大安國 宅的新龍里試辦TNR,一年後若有成效,將說服議會在整個台北市實施。 這當然不是一個happy ending,而是真正艱困工作的開始,機會珍貴,只能成功不能失 敗。尤其在此尚未形成公部門政策法令的晦暗空窗期,「台灣認養地圖」還得扮演宣傳教 育的角色,讓社區居民了解並願意接受,這我是十分感同身受的。我住的文山區興昌里與 在試行中的前兩個里一樣,都是所謂的教育水準較高的文教區,我們長期自行在做TNR的 同時,每隔數日都要發生與居民的溝通、辯論,比方說,她會說:「反正人活不下去都知 道帶小孩去自殺,你不餵牠們牠們也可以死啊。」 小小團體,撼動了公部門 幸虧我們非常有進步意識的里長張小苑不怕麻煩的為此召開里民大會,並一定要鄰長們參 加,鄰長大部分是退休、有閒的外省伯伯們,會前他們一知道主題,不以為然又覺好笑的 說:「唉呀,抗戰看過多少死人,幾隻貓算什麼!」 但,就是在這沒有戰爭、不會死人的時代,我們可以善用這優勢,多做一點什麼吧。 小小一個甚至不成組織的團體,撼動了公部門,使我想起房龍在《人類的故事》中言及耶 穌,「這是一個帝國和一個馬槽的戰爭,奇怪的是,馬槽贏了。」 但願如此。真但願如此。 【2006/07/31 聯合報】 @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217.31 bwib:轉錄至看板 Pet_Get 07/31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