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hot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ickylin (綠光)》之銘言: : ※ 引述《infoto (Still Live)》之銘言: : : 徵件出刊 : : 國外有一種徵件是主題形式號召,由策展人發起 : : 透過媒體管道蒐羅跟主題相關的照片,同時辦一個展覽,並且發行刊物銷售 : : 每年辦個一次,累積下來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 : 但你必須就是個很強的策劃者,並且有不少策展人可以輪番號召 : : 辦個3次你就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因為金主大概也知道誰可以信任了 : : 會擔心的是你還有多少熱情可以燒而已 : 這想法蠻不錯的,把雜誌當作策展來做 : --- : 可以考慮PPaper的做法,低價量大, : 每一期介紹一個有名的攝影家搭配一些新銳作品 : 像PPaper的編輯大部分都是透過e.mail訪問,又省編輯成本 : 只要一開始能透過些關係訪問到幾位高知名的大師, : 之後要採訪也就容易多了.. : 以上是看包氏的說法延伸的... : --- : 如果一本影像雜誌才49元,每期都有一位大師的作品介紹 : 把雜誌的定位從攝影擴大到影像創作(這樣市場量才能擴大) : 光是從事視覺相關的行業與學生應該就能支撐起市場吧? PPaper的編輯是由一群設計界的人下去執行的 它成功的原因,並不是低價大量銷售 而是他的內容都必須是經過編輯團隊的設計 也就是說,PPaper整本雜誌其實就是[設計展示]平台 內容只是業主的廣告,被包裝成精品的方式在行銷 業主已經支付一筆設計費,而印刷費用則由店面銷售來充填 這家出版社要維持基本的營運是沒有問題的 ---- 攝影可以這樣跟新銳收錢來撐起出版社? 當然這也可行,畢竟辦個展覽也是5萬起跳,觀眾搞不好更多 (只是原作失去意義,影像品質無法呈現....) 但,這又牽扯到篩選品質的困難度,出版社充其量只是包裝師,內容不夠好是很難補的 當設計與攝影結合的刊物,目前就有[意念影像誌] 但純粹就[攝影]獨立探討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22.0.192
rickylin:包式企劃這本雜誌,是先從便宜的定價為最重要的起點 06/22 01:21
rickylin:可以去看看關於他的訪談,雜誌的存在在於有人買 06/22 01:21
rickylin:這就是他跟其他傳統的雜誌人所考慮的廣告收入不同的地方 06/22 01:22
rickylin:另,為何大家會買PPaper?因為他介紹的都是值得收藏的大師 06/22 01:23
rickylin:你花49元,能收藏一位大師的作品入門,很容易就掏出錢來 06/22 01:24
rickylin:跟你只要付錢就能上雜誌的做法完全不同的 06/22 01:25
infoto:但我比較擔心的是,大師的照片授權費讓價格壓不下來 06/22 01:37
infoto:另一個擔心是,大師不討喜,相對於一堆搞Fu的正妹照片而言 06/22 01:40
rabinson:ppaper 不是讓很多人 用少少49元就能附庸風雅的雜誌嗎XD 06/22 02:38
infoto:我覺得能使人附庸風雅,也好過不知所云的盲目搞Fu 06/22 02:58
cz:推 :我覺得能使人附庸風雅,也好過不知所云的盲目搞Fu 06/22 12:05
rickylin:想要附庸風雅,就會慢慢學習看懂影像,總比什麼Fu好吧? 06/22 13:25
rickylin:或許未必需要是大師,可以找剛嶄露頭角,需要曝光的新銳 06/22 13:26
rickylin:重要是,讓他覺得,上這雜誌是種肯定,應該就不太需要費 06/22 13:26
LionRafale:..既然都看的懂影像 幹麻附庸別人的風雅? 06/22 13:59
infoto:聽來樓上懂很多,所以已經可以自創新派囉? 06/22 15:46
LionRafale:既然看的懂影像. 每個人都是我流. 06/22 17:39
LionRafale:只要你的料夠好 何必怕別人質疑挑戰 06/22 17:42
stfanchen:如果你是出版商你會去搞台灣的市場?還是大陸? 06/22 17:43
stfanchen:還是只要去煩惱授權的問題就好? 06/22 17:44
stfanchen:出本雜誌應該不是很困難,反正自己有錢可以燒,要燒多久 06/22 17:45
stfanchen:就純看自己的心情~ 06/22 17:45
infoto:看得懂,與研究出心得是兩碼子事,不是看得懂就是我流,OK? 06/22 19:52
volgarv:沒聽說過能靠我流吃飯;我流沒別的,燒自己的錢 06/22 19:58
volgarv:「七級」裡面也講的很清楚了,第二高級(妓女)中的掙扎 06/22 20:02
volgarv:要不,就逢迎市場、餵飽通俗;要不就放棄更高的水準 06/22 20:05
rickylin:個人覺得無要太小看台灣人的市場品味 06/22 22:33
rickylin:以最近作美術設計的一本書-不合理的行為 為例,現在已經 06/22 22:35
rickylin:要印三刷了,覺台灣攝影雜誌沒有市場,一是雜誌水準不夠 06/22 22:37
rickylin:另一是因為太侷限於攝影的狹隘範疇的市場思考 06/22 22:38
rickylin:一本嚴肅的戰地攝影師的回憶錄都能賣到三刷了,市場是有 06/22 22:40
rickylin:缺乏的是一個編出值得大家掏出錢買雜誌的人罷了 06/22 22:42
LionRafale:我不但看的懂也研究出心得. 老大你的心得在哪裡 06/22 23:10
LionRafale:我實在很納悶楊老大你憑什麼三天兩頭在站上瞧不起人阿? 06/22 23:10
stfanchen:中國攝影 不錯~雅典可以買到。 06/22 23:10
LionRafale:你是開業的.人和店都跑不掉的.難道你不想想自己的退路? 06/22 23:11
LionRafale:台灣攝影藝術學會的名聲都給你敗光了 06/22 23:12
LionRafale:我一直對你保持禮貌距離. 搞不懂你就是要處處找人麻煩? 06/22 23:13
LionRafale:還是要我寄存證信函你才會收斂一下? 06/22 23:13
LionRafale:都網路時代數位相機人手一台. 你還有流派可言 06/22 23:15
LionRafale:拿出料才能服人 其他什麼都沒用啦 06/22 23:15
volgarv:存證信函是什麼? 06/22 23:15
stfanchen:楊大哥的看法,我還蠻同意的,出書如果有搞頭,早就 06/22 23:18
stfanchen:好幾本台灣出版的雜誌了,如果又只是鎖定台灣的作品 06/22 23:19
stfanchen:可能不出1年,可以報導的內容就完全用光, 06/22 23:21
stfanchen:扣除掉攝影休閒的那一塊,台灣根本沒有多少搞商業與作 06/22 23:23
stfanchen:創作的人口, 06/22 23:24
stfanchen: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中華攝影週報的發行量是多少? 06/22 23:24
stfanchen:那大約是台灣市場中以攝影這項產業有關的人口數目 06/22 23:25
stfanchen:隨著網路論壇的發達,這種紙本的報刊都一直在萎縮, 06/22 23:27
stfanchen:週報從一週發行轉為兩週,攝影天地早就停刊,其他的 06/22 23:28
stfanchen:也可以拭目以待可以撐多久~ 06/22 23:29
stfanchen:如果,我是某本雜誌的投資者,我會思考台灣的讀者, 06/22 23:32
stfanchen:還是一整個華文的讀者。如果今天我是這本書刊的編輯, 06/22 23:33
stfanchen:我該煩惱我要餵食的讀者是什麼群體,還是餵什麼都無所謂 06/22 23:40
infoto:現在是你用恐嚇性措詞,大家都有看到,要我發存證給你? 06/23 01:31
volgarv:嗯…所以存證信函到底做是什麼用的? 06/23 07:43
ggegg:向郵局以及當事人宣告有某件事情的發生 06/23 13:57
LionRafale:恐嚇性措辭?恐嚇在哪裡?你覺得能告成就來阿. 06/23 14:01
LionRafale:我知道01某個ID是你.你最好回頭檢查一下你發過的文 06/23 14:01
LionRafale:看看那些文拿來告毀謗污衊能不能成立吧. 06/23 14:01
infoto:很好,你拿去告吧,原來不看使用說明書就可以不負責任吹噓 06/23 14:10
infoto:還有,給你三天時間更正你的措辭,版主我都已發函 06/23 14:11
LionRafale:現在是網路時代.只有拿出料才能服人.頭銜是沒用的 06/23 14:11
LionRafale:不必三天了. 要寄你就現在寄吧. 懶的甩你 06/23 14:13
LionRafale:你要告就儘管去告. 這是你要得罪我. 不是我去得罪你 06/23 14:15
infoto:別在那可笑了,這就是你的有料? 06/23 14:19
LionRafale:某心得我已經有12萬人次看過 你要笑就笑 要寄快寄吧... 06/23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