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ost-b.tes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好 小弟今年有幸備上 義守(備3)、慈濟(備32) 想把自己兩年準備的心得野人獻曝一下 若情況與我類似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 順便將占滿我房間的書籍變賣一下 背景:高中二類,大學化學系+化學研究所,原本工作是在新竹高中化學補習班任教 國文 化學 英文 生物 104義守(原始):84(24) 95 57.5(5) 75 104慈濟: 87(21) 92 59.5(5.5) 92 中國醫因為考前緊張到一夜沒睡,考得分數比第一年還低,所以就不拿出來獻醜了 各科準備心得: 一、國文: 第一年之前: 小弟國文實力普通,在打算準備考後中醫之後,有買國學常識精要和文學之旅先複習一下 國文的內容。 第一年準備: 小弟是在新竹補三元的兩年保證課程,都是視訊教學,第一年完全跟著陳元老師的進度, 覺得陳元老師課程內容+補充十分扎實,但是因為自己高中是二類沒學過生物,所以早上 、下午上完視訊課後晚上回家讀書時間幾乎都用在讀生物上,國文課本後面的習題幾乎沒 寫,農曆過年前有花兩個月每天寫一點作完試題演練1,並且每個選項檢討,作題目的感 覺有慢慢提升,課程結束後在考前兩個月左右,花一整個月的時間把陳元老師發的總複習 認真的讀完、寫完、檢討題目,這讓我自己覺得國文實力大大提升,還有跟前輩買唐志立 老師的講義,覺得地書和醫古文方面對我非常有幫助,第一年考試結果大概各校錯的題數 在5~8題左右,不過作文只有參加一次模擬考時寫了一篇,其它時間都沒練過,分數大約 在13~19。 第二年準備: 檢討第一年國文最容易失分的題目是在成語、注音、改錯、字義方面,所以第二年的準備 上要以第一年的弱點下手,所以自己買了搶救國文、吳亭誼國文、全方位成語、全方位形 音義、123必背詩詞曲、112必考題型等書,花兩個月讀完,並將不熟的內容作成自己的筆 記,方便之後熟讀,我覺得112必考題型和搶救國文讓我對整個國文的範圍能夠掌握並能 分類出題型種類,缺點是搶救國文的內容不夠完整,所以搭配吳亭誼國文的內容作為補充 ,再加上成語和形音義的加強,反而讓去年最容易錯的變成今年的送分題,今年慈濟、義 守的國文錯2~4題。作文我本來是覺得去年的分數就夠用了,而且中國醫也不考作文,所 以今年也沒有任何練習,結果今年老師比較佛,給我分數在21~24。 二、化學: 第一年準備: 因為本身是化學背景,有讀過化學天堂秘笈,第一年普化有快速的將高進老師的課瀏覽一 次,覺得高進老師教得不錯,就是多餘的話(與上課無關)偏多,有機跟著方智老師,覺得 方智老師前面教的很好,有系統、有條理、又有自創快速解題法,若有上有機課,當天回 家會將課本內容重點整理成自己的筆記。但後面教的偏趕,內容編排上也較沒有這麼有系 統讓人能快速掌握,後來有跟前輩買林智和洪亮老師的有機講義來參考,題目只有讀方智 老師編的歷屆試題解析,考前只有讀自己的有機筆記,大概一個禮拜可以複習一遍,第一 年化學錯約3~8題。 第二年準備: 覺得化學不是我的制勝點,所以沒有花特別多的心力在上面,但希望第一年的實力能保持 ,所以對於有機有額外的準備,就是將有機所有內容再重新排列組合,其實有機針對不同 主題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法,我有針對不同官能基反應、不同官能基合成、人名反應、大小 順序比較、生化內容、有機計算題、保護基、氧化還原、動熱控、檢驗法等重新排列,雖 然工程浩大,但可以讓有機熟練度大大提升。後來有花兩個月的時間將各科的歷屆考題演 練檢討完,並將每題對自己的意義進行分析,後面會分享分析方法。最後將筆記整理成一 天可以複習完的量,考前一個月每天都複習讓自己保持熟練度。今年錯約2~5題。 三、英文: 第一年準備: 這科是我有生以來最頭痛的一科,以前基礎就很差,後來上了張文忠老師的課以後,對於 文法豁然開朗,但是對於格林法則和字根還是無法入門,可能是課程安排的時數太少,張 文忠老師無法將字根一一介紹。第一年大概只拿的到文法的分數。 第二年準備: 第一年的檢討就是一直以來的痛,單字量不足,後來有按照前輩的介紹買一些單字書來補 強,加上上網查到一位劉一男老師,很像是大陸補習班專門教單字的老師,他會很仔細的 分析單字的背法,令我受益良多,開始對背單字有入門的感覺,但因為他的課程太多,自 己也無法全不上完,最後準備的方法就是將張文忠老師的格林法則後面的歷屆考題,每個 選項作筆記,每天不斷重複複習,考試時發現不但單字量有提升,連閱讀速度也有增加, 雖然還是遠遠不足,但已心滿意足。作文方面只背了自己準備的兩篇就上了,沒甚麼經驗 可言。 推薦一個劉一男老師的師傅http://www.etymonline.com/ 對背單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去查查。 四、生物: 第一年準備: 一開始上課時就被沈浩老師嚇到,因為上課講得不但快,而且快到我幾乎無法理解內容, 後來我跟別人借campbell中文版,上課前先讀內容,下課後再複習沈浩老師上課內容,還 有跟前輩買沈浩生物上課黑板筆記,才慢慢較能體會,所以雖然花了大量的時間,但都在 打基礎,有把中文的普通生物學題庫(A1)寫完,但只能熟悉課程內容,最後考試時發現出 題老師的用字遣詞是需要生物感覺去體會的,所以常會誤解題目的問法,導致分數始終突 破不了80。 第二年準備: 檢討第一年的弱點,就是對整體內容不夠熟,所以利用暑假兩個月重上一遍一樣的內容才 發現,當有基礎之後聽沈浩老師的課程,會完全跟得上,甚至可快轉,不過我還是打算穩 紮穩打,將筆記做好,最後一直複習筆記內容至熟透,遇到歷屆考題中不會的選項就記錄 筆記中,繼續熟透,今年果然不但突破80,甚至可達90。生物內容繁雜,沈浩老師著重內 容的紮實,但東西多了會不知重點所在,所以需以題目入手,沈浩老師會在解析課快速帶 歷屆試題,但速度太快,所以還是需要自己去緩慢消化,將歷屆試題常考需要記憶的內容 自創口訣,反覆背誦,在面對考試時會發現那些原本刁難的記憶性內容會變送分題。 考完心得: 我覺得第二年準備真正讓自己實力提升到足以面對考試,除了將第一年的弱點彌補之外, 最重要的是好好利用考古題,考古題不但可以定位自己的實力,也可以找出考試的重點和 方向,讓自己少走些冤枉路,有些很難的東西甚至根本不用去會,將容易出的內容完全掌 握熟悉更為重要,重點是要將考古題每個選項徹底檢討。所以第二年考前三個月時,我花 了兩個月去將所有考古題寫完並檢討,但發現市面上補習班提供的詳解其實還蠻不詳的, 不能只解釋對的選項,而是要將錯的選項一一解釋,有些只能算是解答,所以檢討選項這 方面花了我很多時間,最後將所有筆記整理成一天可以複習完的內容,考前一個月就每天 熟讀內容為主。 考古題用途: 一、定位自己的實力: 考古題可以拿來將自己分數和每年上榜分數進行評估,雖然歷年分數有變動,但基本上要 上榜「總錯題數可以估三十題之內」就有機會。若將各科分成優(錯<5題)、強(錯5~10題) 、中(錯10~15題)、弱(錯>15題),要上榜至少四科都要強以上,或優+中=2強,若有弱科 ,則除非有多科優,否則上榜無望。 二、考古題檢討: 將寫過的題目進行檢討,除了要知道每個選項的正解外,還要知道我對此題目的認識,所 以寫完題目不管對錯,要評估 1.粗心(語意看不懂、看錯題目敘述、計算錯誤) 2.不熟(對題目觀念有模糊印象、知道題目答案但沒背熟) 3.不會(對答案沒有任何印象) 4.提醒(因題目的設計可以選出答案,但並不完全了解所有選項內容) 當確立自己對題目的認識後,將其依各種評估結果整理起來,為日後彌補自己不足及再次 檢驗自己的進步做準備。 三、考古題詳解: 有鑑於歷屆考古題詳解的缺漏,我在暑假期間將中國醫(94~104)、義守(99~104)、慈濟 (101~104)化學考古題,盡量每個選項檢討寫成詳解,裡面附有化學準備方法介紹。因為 有機部分有參考方智有機,所以順便提供自己的有機筆記(166頁,一星期可複習完)。 化學歷屆試題詳解試讀:http://tinyurl.com/ntt85tm 有機筆記試讀:http://tinyurl.com/pgz3sv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29.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b.test/M.1439904979.A.F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