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post-b.tes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好~~~ 今年有幸正取中國後中,想來分享一下準備的心得, 讓未來想走這條路的版友們可以參考。 由於當初決定投入考試時那種無助仍然記憶猶新, 希望可以留下詳細的紀錄給學弟妹們參考,我可能會打得很囉唆喔XD 我分成三個部分, 1.背景程度 2.準備過程 (1)第一年(中國30X,連備取都沒有) (2)第二年(中國31X,口試94,正取/沒考義守/慈濟32X) 3.各科詳細說明與書單 簡單列出補習班教材以外、我覺得不錯的參考書, 同時也會提到準備的方法。 補習班老師的部分我盡量不著墨太多,畢竟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否能夠適應, 最好還是自己去試聽。 4.其他 ----------------------------------------------------------------------- 以下正文 ----------------------------------------------------------------------- 1.背景程度 我高中是三類,但很早就就決定孤注一擲只拼學測不考指考, 所以高三一整年的物化生課程可以說是完全沒印象,完全不知道有教過什麼 而學測幸運申請上臺大二類系,系上課程都跟物理較相關 大一有修過最簡單的普化、普生(普化普生有分程度,我們系只要求最基礎的) 大二曾經不知天高地厚跑去修生物化學,當初念得很辛苦, 但回想起來感覺對生物的幾個章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子生物等等)蠻有幫助的 跟考試相關基礎大概是這些,簡單歸納一下 國文:高中國文程度在班上中等,但大學之後就沒再碰過 英文:跟很多學生一樣,高三應該算是英文程度的巔峰, 大一完全沒準備裸考多益大概800左右,大學完全沒在念英文 然後程度就隨著時間一直下滑 普化:前面幾個章節(緒論、週期表之類的= =)大概還有點高中的印象, 大一都在耍廢,普化老師佛心60分送我過,可以說完全沒學到東西 有機:在準備考試前完全沒有基礎 生物:算是高中比較有在念的科目,考前應該算是有高中選修生物的程度, 雖然過很久了,但是稍微讀一下記憶馬上就回來了 2.準備過程 (1)第一年 其實大概大二時就有考後中的想法,真正下定決心是大三下學期, 所以當時把手邊的外務都做個結束,準備好好念書了 第一年我報台北三元的一年班,當時我大四,學校還有課要修 所以我報了三科正課、兩科視訊,我會把視訊課排在有上正課的時間, 例如當天晚上必須去三元上課,那我早上跟下午就會安排看視訊課 盡量把跑補習班的時間集中,多擠出一些時間自己念書 大四寒假時因為學校學分都夠了,所以就提早辦畢業專心念書, 每天跑補習班或是台大總圖 基本上我是要求自己一定要跟上補習班老師的進度, 下次上課前一定要把之前上過的讀完, 然後寒假過後開始自己安排進度從頭開始念第二遍。 (2)第二年 因為覺得自己去年的分數已經離上榜不遠了, 再花一整年讀一模一樣的東西想到就覺得累,所以前半年找了一份兼職的工作 然後今年我去台北建國報有機的單科 前半年一邊工作、一邊跟梁傑的有機課程進度 其他科也幾乎沒在準備,後來覺得再這樣下去我就要完蛋了, 年底時辭職專心唸書,而梁傑的有機課程也是大約過年那時候就上完了, 所以後半年完全是自己的時間, 我每天幾乎早上8:00總圖開館就進去,一開始大概念到下午6:00左右, 晚上可能去運動或是耍廢看八點檔(不要學我XDDD) 然後慢慢拉長念書的時間,不過我的極限大概就是在圖書館待12個小時(到晚上8:00) 總之,我覺得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像我覺得我比較需要多一點時間自己念書, 補習班課上得再多,如果沒空自己看對我來說就是完全沒用, 然後一定要安排讀書計畫,才會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時間、還有多少要念 3.各科詳細說明 (1)國文 第一年上陳元老師的視訊課,老師非常用心,準備的資料很多, 而且上課會講蠻多故事,不過畢竟上課時間有限 而且國文這種東西不可能只靠別人跟你講,還是要自己下功夫才行 所以我視訊課都1.5倍速度聽過去,當成補充一些常識, 實力的累積還是要靠自己安排進度 我是靠每天讀古文打底,再搭配國學常識(搶救國文大作戰) a.高中古文四十篇 一開始先買市面上的高中古文四十篇來念,念法是要字字句句斟酌, 每個字的解釋和注音、 每句話的意思(分為字面上直接翻成白話文的意思和背後的意義)都要了解 讀完之後馬上寫題目,高中參考書的編排就是把跟該篇相關的題目放在一起, 這樣可以馬上檢驗讀過之後的成效。 另外,不得不說,多選題真的是很好的訓練, 雖然我們不考多選,但是國文的多選題每個選項都值得仔細看, 如果有正確判斷多選題的實力,那單選題根本是一小塊蛋糕 b.古文觀止 雖然說古文多到一輩子看不完, 更不可能去期待考出來的文章老師都教過或你都剛好看過 所以培養無障礙閱讀古文的能力我覺得蠻重要, 這種語感能夠幫助你在考場上不管看到怎樣的文章,都能迅速理解 所以我每天從古文觀止裡面挑2~4篇文章來看, 我不照古文觀止從頭讀到尾,而是翻目錄任選想看的,然後搭配題目 古文觀止是直接順順的「閱讀」過去,不像四十篇一樣慢慢念 這樣的訓練我覺得很重要,雖然大家可能會認為國文又不是只考古文 但是國文絕對脫離不了「閱讀」,光是理解題幹就是一種閱讀了啊! 這樣的訓練不只是針對某類型的考題,而是提升整體的國文底子 c.國文文類精選(瑞華文化出版) 第二年的二月左右開始讀這本, 裡面有一部份和四十篇的選文重複,題目也是以高中的考試題型為主 大約花兩個月迅速看完,而且有古文觀止打底, 會覺得這種「熱門」的古文非常簡單(所謂熱門就是考試往往容易出現的) d.古今悅讀100(龍騰)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高中的閱讀測驗參考書,可以去書店找適合自己的 我在四月底左右時挑了這一本,一回共3篇10題,我每天做4回,一直到考試前 這本的選文非常多樣,有古文、白話散文、詩詞、現代詩 e.搶救國文大作戰(龍騰) 我覺得國學常識讀這本應該就夠了,只是這些東西很容易忘記, 最好可以安排讀個兩次 f.其他 除了這些之外,陳元老師的試題演練、他整理在FB的題目我都會印下來練習 (2)英文 這應該是我最沒有方向的一科,大概就是文法讀到精熟、大量的練習閱測和克漏字 第一年跟著張文忠老師的進度,張文忠老師文法會教得非常紮實 老師上課時用英文精華,他上到哪,句型結構我就寫到哪,第二年也是重新念英文精華 另外因為覺得自己英文程度退步太多,所以買了不少高中參考書來練習 我有個朋友花兩個禮拜準備,托福考95分, 她說她自己覺得如果英文程度指考能到85分,剩下的大概就是考試技巧的問題了吧 而我自己也胸無大志,就把指考程度的選擇題全對當目標在準備XD 我英文的敗筆就是單字背得不夠多 到後期覺得也來不及了,就從加強克漏字、篇章結構、閱測下手 雖然是可以說是我準備得最差的一科, 但去考試時除了單字錯一屁股之外,其他題型寫起來倒也不覺得太難 今年中國的英文我也只有錯單字題XD a.six-way 這本應該超多人高中都寫過XD 由於大學之後英文退步太多,所以又去書店買了一本six-way從頭寫一遍 b.英文科指考模擬試題解析 這本是高三生模擬考的考題,通常感覺會比指考難一點點(畢竟模考就是要嚇嚇人) 寫這種模考題的好處就是一次可以練習每一種題型, 很接近考試的狀態 c.高中英文克漏字&高中英文閱讀測驗(晟景) 大約五月中才開始寫這兩本,每天寫兩回克漏字、一回閱讀測驗直到考前 這時候應該也已經抓到寫這些題目的技巧了 而這兩本的難度用來維持手感我覺得剛剛好 (不會太簡單沒挑戰性、也不會太難覺得挫折) (3)普化 三元我選高進老師現場課,他上課非常活潑,會注重一些解題的技巧 我覺得蠻有幫助。 第一年跟老師的進度,老師上到哪就要讀到哪, 上課的範例回家都要自己做一次,因為老師上課時順順的講就過去了 自己寫過才知道是不是真的懂,而精選練習也是下次上課前盡量要寫完 到大約過年後開始自己讀第二遍,然後開始寫高進課本的歷屆試題 寫歷屆試題時應該已經對該章節的內容都非常熟悉, 並且要求自己能夠看到題目就大概知道它在問什麼 同時開始做筆記,用活頁紙把重要的公式寫下來, 我作筆記的訴求都是以在考場準備的40分鐘能夠看完為主, 所以太細太雜的東西都不會寫進去 第二年沒有補習,向板友買了空白的高進講義, 把去年的上課筆記、範例等等都重新寫一遍。 也許是因為去年有認真在跟進度,所以第二年普化這科自己讀起來覺得輕輕鬆鬆 而且之前覺得難的東西,因為反覆地咀嚼好像突然就懂了 普化這科我只有用高進老師的講義,沒有再買其他參考書 (4)有機 第一年上方智有機,但他的教學方式我非常沒辦法適應, 常常離題,雖然他說那是在打比方,不過這對我來說非常沒用, 講了一大串他兒子老婆哥哥或是狗怎樣怎樣的,到頭來我還是搞不懂那跟有機有何關聯 再加上上課會突然罵人,我對這一點蠻反感的 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認真在上課的,就那一個人偷用手機, 為什麼我要浪費我的時間聽老師罵那個人? 況且,說難聽一點,如果課程內容夠豐富、緊湊,誰還有時間邊滑手機邊聽課? 總之,方智的課對我來說幫助幾乎等於零, 而大學又沒有有機的基礎,所以非常慌。 當時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網頁上看到有一整套的有機課程(完全免費喔,大推~) 想說死馬當活馬醫,重新聽一次好了,想不到非常有用! 也許是因為不以考試為取向,所以不會教解題技巧, 倒是很多原理、機構講得很清楚, 對我來說,有機這科理解的重要性遠大於方智教的那些解題技巧 所以第一年的農曆年後我幾乎不再去上方智的現場課, 而是自己先聽過線上課程後,再找時間去補視訊 雖然有機還是很爛,但是在考場上還不至於都不會寫 第二年去建國上了梁傑老師的有機,覺得蠻適應他的教法, 也因為梁傑老師,今年才開始有真正學會有機的感覺。 基本上我也是以跟上老師進度為主,到農曆年過後那陣子就上完一輪 因為梁傑上課很緊湊,很多筆記都是先抄下來再說, 所以回家一定把筆記仔細看、做題目,不然一次上課的內容非常多,很快就跟不上了。 然後第二次自己讀時也開始做筆記, 我作筆記方式是打破章節,把類似反應整理在一起 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你更融會貫通。 (5)生物 第一年在三元上劉旭老師的課,然後跟板友購買沈浩老師的教材當參考 我覺得劉旭老師的課程份量對我來說剛剛好, 而且我也相信把基本該會的東西念到熟、融會貫通, 在考場上會寫90%的題目了,這樣的實力已經贏過一堆人, 而剩下那10%課本沒有的題目我不會別人也不一定會, 一口氣學太多反而會搞不清楚重點在哪裡。 所以第一年是跟老師上課進度,然後買了campbell 8th 中文版 讀完課本覺得不清楚的地方再去查campbell, 第二年也是一樣讀campbell和劉旭課本,並且自己做筆記, 把一個章節的東西盡量濃縮到不超過兩張活頁紙, 在考場時就只念自己的筆記 --------------------------------------------------------------------- 4.其他 (1)生活作息 在考試的時候我會把自己的生活圈縮得很小, 只有重要的朋友偶爾吃飯小聚,還可以互相嘴砲紓壓一下 其他不是太親密的朋友聚會一概拒絕,對我來說這完全是毫無意義的社交活動 第二年的時候更是如此, 找了一個正在考國考的朋友當念書partner、平常還是會跟男友吃飯, 其他的朋友幾乎都失聯了,等到放榜再好好找他們炫耀XDDD 日常生活盡量規律,我會讓自己習慣早起 一個星期大約有2~3天是早上5:30起床去運動,之後直接去念書 而且我在圖書館習慣坐固定的位子,所以都會一大早就去 也因此我每天晚上12點前一定要睡覺。 我覺得不管習慣如何,規律是最重要的 (2)心情調適 我自己覺得第一年時的情緒狀態非常差 也許是因為壓力大,身邊又沒有認識的人一起、自己也沒有經驗, 那時候每天情緒非常緊繃,很多小事都可以惹毛我。 後來第二年可能是因為有經驗了,檢討自己後覺得不能再像去年那樣亂發脾氣, 因此把每天保持穩定的心情當作對自己的期許, 運動是個很好的方法, 第二年時也因為有好partner一起念書,有人可以吃飯時聊聊天對壓力的釋放也有好處 誠心建議如果可以找到念書的伴是很好的精神支持 我的分享大概就到這邊,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實在一言難盡 如果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站內信討論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97.102.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b.test/M.1435595241.A.E08.html
manguy: 版大的第二年打錯囉 06/30 00:35
謝謝提醒,已改XD ※ 編輯: belleza0618 (120.97.102.98), 06/30/2015 00:36:57
letmeask: 心得寫的很詳細,推 06/30 09:08
Kirschmaple: 辛苦推~~~ 06/30 09:38
duckteeth: 推原po超強~~XD 06/30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