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pecialm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xys.org/forum2/messages/21815.html   BEC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的字母縮寫。 2001年諾貝 爾物理學獎授予了首次在實驗上實現BEC的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 Eric Connel和Carl Wieman,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Wolfgang Ketterle。當我們追溯 這三位科學家的學術經歷時,發現他們竟來源于同一個學術家族,這個家族的創始人是偉 大的物理學家I.I Rabi.今年10月,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邀請,MIT理學院院長、化學系教授 Robert Silbey到北京訪問,並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學院作了兩場學術 報告。其間,Silbey講述了在BEC研究中發生在兩代科學家Wolfgang Ketterle和他的導師 David Pritchard間的感人故事,這是一個諾貝爾獎版本的“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   Wolfgang Ketterle于1990年從德國到美國MIT物理系David Pritchard教授小組從事博 士后研究。三年之后,Ketterle得到了其它研究機構提供的教席。如果Ketterle接受了這 個職位,那麼,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有關BEC的研究工作就有可能被中斷。于是, Pdtchard向學校提出給Ketterle一個助理教授職位, 以使Ketterle能繼續留在MIT。但是, 美國大學的慣例是在同一個系里不能有完全相同研究領域的兩個教授,于是Pritchard做 出了一個科學家所能做到的最無私的決定。   Pritchard決定讓Ketterle接手原本是他主持的BEC實驗研究工作,而自己則選擇了改 變研究方向。Pritchard說: “我從此脫離了該項實驗,但我得到了一個了不起的同事。”   Ketterle的研究非常成功,他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BEC,獲得了科學界的普遍承認。在 Ketterle獲得諾貝爾獎之前,德國方面打算聘請他回德國主持一個新的與BEC研究有關的研 究所。Ketterle接受了德國方面的工作,並做好了離開MIT的准備。對羽翼豐滿的 Ketterle的離去,MIT校方和Pritchard給予了非常友好的支持和配合。但最后Ketterle還 是留在了MIT,因為他無法離開如此支持他的同事和研究環境。   在MIT,大力支持Ketterle的並不只有Pritchard一人,Pritchard的博士導師、MIT物 理系教授Dan Klepnner也是熱忱的支持者。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偉大的學術家族里的師承關系 和他們的貢獻。這個家族的創始人Rabi是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89年諾貝爾物理 學獎獲得者、哈佛大學教授Norman Ramsey是Rabi的博士研究生,也是Klepnner的博士導師 ;199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William Phillips是Klepnner的博士生,Pritchard的博士 后;而與Ketterle一起在2001年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的Eric Corell是Pritchard的博士生, 另一位獲得者Carl Wieman是Klepnner以前的學生,而且Wieman還是Cornell的博士后導師 。Silbey說,換了別人,也會和Ketterle一樣無法拒絕這樣的同事和研究傳統。也許我們 應當反對學術上的近親繁殖,因為它會造成學術的退化。但從這一科學家族的傳統來看, 卻好像是驗証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梅多沃在《給青年科學家的忠告》中 所警告的,不要過分誇大近親繁殖的壞處,因為“偉大的研究學派往往是通過近親繁殖而 建立起來的”。   參加諾貝爾頒獎典禮后,Ketterle將自己的諾貝爾金質獎章複制了兩份,然后到 Pritchard的辦公室,請他辨認哪一塊是真的。Pritchard一眼就挑出了真正的金牌。這時 ,激動人心的事發生了,Ketterle告訴Prttchard:“這一塊是您的,您才是配得上它的 人。”   在Ketterle獲獎之后不久,MIT理學院邀請MIT的校董事和一些著名校友參加Ketterle 關于BEC的報告會。報告之前,Pritchard問道,各位想不想看一看真正的諾貝爾獎牌? Silbey當時正在主持會議,他說他吃驚地看見Pritchard從口袋中掏出那塊金牌,然后讓大 家一一傳看,並且笑著說: “看完后要還給我,我還要帶它回家。”Silbey說: “這是 多麼動人的一幕,我為自己的學院中有這樣的同事和他們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   2001年MIT共有8位校友獲得諾貝爾獎。 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又授予了一位 MIT生物學教授,Silbey說,MIT這兩年非常幸運,獲得了如此多的諾貝爾獎,但在此中間 ,MIT最願意告訴大家的還是Ketterle和Pritchard的故事,因為這會告訴大,家MIT是怎 樣的一個大學,MIT有什麼樣的人和什麼樣的科學家,才能取得這樣的科學成就。他說像 Pritchard這樣無私的人在任何行業中都是少有的,真正偉大的成就往往與這種無私的支 持和合作聯系在一起。 什麼是真正的科學家?在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的形象似 乎離我們越來越遠的今天,Ketterle和Pritchard作為新的榜樣是否在告訴我們,真正的 科學精神和真正的科學家仍然在我們身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126.245.199 ※ 編輯: joylee 來自: 130.126.245.199 (12/15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