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ometimes 信箱] 發信人: forjjlu@TWserv (阿竹), 信區: mountains 標 題: [轉貼] 雪山圈谷擦痕 證實台灣有冰河遺跡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Sat Nov 14 11:34:22 1998) 轉信站: TWserv 轉載按: 想到以前在山板說圈谷是冰河遺跡還曾經被罵.... :)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信區: univnews 標 題: 雪山圈谷擦痕 證實台灣有冰河遺跡 發信站: 【政大新聞系.傳播資訊站】 (Fri Nov 13 15:45:08 1998) 轉信站: twserv.csie.nctu!netnews.csie.nctu!news.csie.nctu!chpi_pbbs!nccu_pbbs  【記者張茜台北報導】台灣高山有無冰河遺跡,一直都是學術界長久 以來爭論的問題。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楊建夫日前於「台灣 之第四紀」研討會中大膽地表示,「雪山上的冰斗,就是冰河地形!」。  楊建夫表示,除了日據時代和大陸從事第四紀冰河研究的學者,肯定 台灣高山存留末次冰期的冰河遺跡外,光復後的台灣地形、地質界均持 反對的論點。  他指出,日人鹿野忠雄是台灣高山圈谷調查最徹底、研究報告也最多 的學者。依據日據時代鹿野忠雄等學者的考察,台灣高山約有八十個圈 谷,其中以雪山的三十五個為最多,台灣東北部的南湖大山則有十二個, 他們並認定這些圈谷即是冰斗,屬於冰河地形的一種。  今年中旬,楊建夫連同北京大學地理研究所教授崔之久及成功大學地 球科學系教授宋國城等人,循著鹿野忠雄研究文獻所論述的部分山區, 在雪山主峰周圍的圈谷群中,找到了冰河擦痕及只有冰河才能挖蝕成的 冰坎地形,這是當年鹿野忠雄沒有發現的重要冰河作用直接證據,證實 台灣高山確實有末次冰期的冰河遺跡。  楊建夫表示,過去地質學界曾有兩位著名的學者,即前中央地質調查 所的兩位前所長詹新甫和徐鐵良,曾撰文公開極力反對日本學者的主張, 即所謂的冰河說。他們認為日本學者所稱的這些圈谷,只不過是河流源 頭的向源侵蝕作用所造成的崩谷,並非真正的冰河地形。  但楊建夫認為,詹新甫當年只在南湖大山現場做短暫的停留和考察, 便提出反對說的做法有欠妥當。楊建夫認為,台灣三千三百公尺以上山 地的冰緣環境,其最大特徵就是在冰點以上以下凍融循環的寒凍風化作 用。而向源侵蝕和寒凍風化是兩種不同的地形營力,不宜將台灣高山的 河谷源頭一律都解釋為向源侵蝕的崩谷。  楊建夫還表示,根據過去的氣候資料,地球在過去二百萬年以來的第 四紀地質年代裡,至少發生過四次比現今要冷很多的冰河期,尤其是最 後的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兩個。因此增加了台灣在三千五百公尺以上高 山區,在第四紀最後兩個冰期發生冰河的可能性。  不過,他也說,過去氣候上的證據只能間接推論,並非一定有冰河。 但現在他們已找到地形、地質的直接證據可以證實冰河的存在。 -- * Origin: 【政大新聞系.傳播資訊站】/Jour.nccu.edu.tw/ .............................................................................. -- 阿竹 風過竹不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