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 於 台 灣 溯 溪 環 境 前言 : 這是我從電視上看來的 因為社上蠻流行溯溪的 所以就做了筆記  順便就po上來了     溯溪特質 : 講究團隊精神 必需膽大心細 適合溯溪季節 : 以四月中旬到十月底最為適宜 主要原因是水量較穩 水溫較高 適合溯登季節 : 冬季 溯溪人員要求 : 溯溪時最少三人成行 其中一為領隊 負責人員 行進等事宜 另一則為主攻擊手 負責各式地形的克服 最後是副攻擊手 主要為協助主攻擊手 台灣的溯溪環境 : 台灣高山林立 河流短急 並多在群山中蜿蜒 所以造就台灣溪谷多深潭多峽谷地形 溯溪等級 : 初級 ~~ 水緩 落差不大 行程可一天來回者 中級 ~~ 得具備基礎攀岩及游泳橫渡技巧者 行程3到5天 高級 ~~ 6到8天以上 需具備專業攀岩及登山能力者 橫渡方式 : 順流沿45度橫渡 必要時 攻擊手需架繩 橫渡深潭 : 固定 ~~ 主攻擊手拋擲五爪勾過深潭固定 架繩 ~~ 接著主攻擊手橫渡深潭架繩 並拆解五爪勾 橫渡 ~~ 副攻擊手橫渡 確定安全 然後全員準備通過 溯溪手勢 : 手臂伸直 握拳 掌心朝下 mean "注意" 手臂伸直 手掌攤開 掌心朝下 手掌左右平移 mean "危險" 手臂伸直 手掌攤開 掌心朝下 手掌..........(不會形容耶) 其中還有"架設不穩"及"隨行"的手勢 如果有興趣想知道得話 問佳珊或是問我(仕坤) > -------------------------------------------------------------------------- < 作者: himalaya (海豚阿德) 看板: mountain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Fri Apr 14 11:47:48 2000 ※ 引述《fourkon (黑色奇萊)》之銘言: : 關 於 台 灣 溯 溪 環 境 : 橫渡深潭 : 固定 ~~ 主攻擊手拋擲五爪勾過深潭固定 這東西不容易玩(五爪勾)... 社上有一支, 在幽幽谷,木盛溪玩過幾次..感覺是太笨重了,不容易拋. 最後還是放棄,直接橫渡.. > -------------------------------------------------------------------------- < 作者: nneeww (賣女孩的小火柴) 看板: mountain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Fri Apr 14 11:53:29 2000 這是我跟仕坤無聊亂轉電視看到的公視專訪 趕快作筆記 有賣錄影帶咧 雖然蠻短的 對入門不錯 範例沒猜錯的話是關刀溪 請指正 > -------------------------------------------------------------------------- <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洗溫泉囉), 看板: mountain 標 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發信站: New Zamenhof BBS (Sun Apr 16 18:58:22 2000) 轉信站: NCKU!ccnews.ncku!news2.ncku!ctu-gate!news.nctu!netnews.csie.nctu!news. 請問溯登和溯溪有和不同呢??? 為何一個季節在四月到十月...一個在冬季 這樣不是衝突的嗎??? > -------------------------------------------------------------------------- < 作者: sfat (賀波奇東東小翔金榜題名) 看板: mountain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Mon Apr 17 08:51:27 2000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洗溫泉囉)》之銘言: : 請問溯登和溯溪有和不同呢??? : 為何一個季節在四月到十月...一個在冬季 : 這樣不是衝突的嗎??? : 哈哈......問的好........ 溯溪跟溯登玩的東西基本相同啦 只不過溯登的意義更為積極 它不僅要溯溪 更要完溯(註一) 先前幾篇文章有提到溯溪的難度區別 CD 其中很重要的的一項就是水量 同樣一條溪谷在不同時期的水量所造成地形的難度也不同 所以囉 冬季時恰逢台灣枯水期 溪谷裡很多地形比起夏季好欺負多了 也正因此完溯的機會大增 但假如你溯溪單純只是為了清涼好玩的話 勸你別跟自己過不去在嚴冬中還往溪底鑽 總歸一句話 台灣真是他媽的一年四季都適合溯溪啦!! 註一:行進到溪谷源頭 最終登上某個山頭(俗話說"發源地") > -------------------------------------------------------------------------- < 作者: sometimes (被打敗了...:)) 看板: mountain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Mon Apr 17 13:32:10 2000 ※ 引述《sfat (賀波奇東東小翔金榜題名)》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洗溫泉囉)》之銘言: : : 請問溯登和溯溪有和不同呢??? : 只不過溯登的意義更為積極 : 它不僅要溯溪 更要完溯(註一) : 註一:行進到溪谷源頭 最終登上某個山頭(俗話說"發源地") ~~~~~~~~~~~~~~~~~~~~~~~~~~~~~~~~~~~~~~ 就地形學的原理來說, 溪源接上稜線的地方應該多是鞍部吧. 所以溯登的意義還是值得討論的. 若是指登上某座山頭的話, 溯溪不過是所採取的一種途徑, 若指對一條溪的完全溯行(註) 的話, 應該是指接到溪源鞍部就結束了... 接下來自鞍部循稜線上山頭, 那是另外的事了.... 註: 完全溯行有眾多說法定義. 有意謂從頭到尾都不離水流所流經河道. 亦有允許部分高繞, 但應以高繞所經仍可目視河道及溪谷景觀為限. > -------------------------------------------------------------------------- < 作者: sometimes (被打敗了...:)) 看板: mountain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Mon Apr 17 13:44:53 2000 ※ 引述《sometimes (被打敗了...:))》之銘言: : ※ 引述《sfat (賀波奇東東小翔金榜題名)》之銘言: : : 只不過溯登的意義更為積極 : : 它不僅要溯溪 更要完溯(註一) : : 註一:行進到溪谷源頭 最終登上某個山頭(俗話說"發源地") : ~~~~~~~~~~~~~~~~~~~~~~~~~~~~~~~~~~~~~~ : 就地形學的原理來說, 溪源接上稜線的地方應該多是鞍部吧. 除非是獨立山塊所形成放射狀水系吧.... 在台灣, 除了火山運動造成的大屯山系, 或一些較獨特的山塊比如玉穗山塊.... (大屯山系應該稱作是稜脈發長尚不明顯的年輕山火群吧) 板塊推擠所造成逐漸隆起的狹長山脈, 一般應該不會出現放射狀水系吧? 而且像玉穗山西部(東部是接雲峰的深鞍)那幾條放射狀溪... 集水區都不會大到哪裡去, 水量小, 暴起暴落, 自然沒什麼好溯的. > -------------------------------------------------------------------------- < 作者: sometimes (被打敗了...:)) 標題: Re: 台灣溯溪環境!! 時間: Mon Apr 17 18:22:34 2000 ※ 引述《himalaya (海豚阿德)》之銘言: : ※ 引述《fourkon (黑色奇萊)》之銘言: : : 關 於 台 灣 溯 溪 環 境 : : 前言 : 這是我從電視上看來的 因為社上蠻流行溯溪的 所以就做了筆記  : : 順便就po上來了 : : 橫渡深潭 : 固定 ~~ 主攻擊手拋擲五爪勾過深潭固定 ^^^^^^^^ : 這東西不容易玩(五爪勾)... : 社上有一支, : 在幽幽谷,木盛溪玩過幾次..感覺是太笨重了,不容易拋. : 最後還是放棄,直接橫渡.. 前輩的建議是多用冰鎚代替吧... 五爪勾用於勾灌樹叢尚可, 用來勾溪石蠻困難, 不若冰鎚的單片長勾好用. 而且冰鎚的鎚頭可用以釘岩釘打固定點, 和拆卸. 稱作橫渡深潭或許不甚恰當, 依據流體力學的渠道理論, 斷面積愈大的渠道流速愈慢... 故愈深, 或愈寬的河道流速應該都不會快到哪裡去... 除非是河道轉折處的不均勻深潭或瀑布底下持續沖激的瀑窟, 可能會有漩渦或捲流產生. 而溯溪中對水流的困難度, 在於其急, 而不在於其深... 若是一般的深潭, 直接派攻擊手身上綁著繩子游過去就行了. 出狀況後方確保者再將之拉回來. 水不急, 再深也無懼, 一樣游的過去. 水淺不及腰, 但一樣可以急的讓人無法立足, ... 故稱作橫渡急湍或急湍前進比較好, 這也是CD一文採用 Dalles (急流) 的用意. 拋勾(冰鎚)的方法不單用於橫渡急湍深潭, 尚可用於突破急湍前行. 有時先鋒者甚至可能攜帶不只一個的冰鎚... 在過長或轉折處, 分段拋勾前進, 類似人工攀登(aid climbing)的原理. 這是CD分級法中意謂的 D5 級急流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