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tmountai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賤卒), 信區: AR 標 題: 日耳曼建築與巴伐利亞建築文化上的差異 發信站: 中原建築[大觀園]建築專業站 (Sat May 16 06:43:11 1998) 出 處: arch.cycu.edu.tw 日耳曼建築與巴伐利亞建築文化上的差異 首先,必須了解日耳曼與巴伐利亞皆為德國的南北兩大語系.因此對於 建築在政治上的影響相對下顯然比較小.若把角度放在文化上則建築風 格的差異仍然依稀可尋. 長久以來,不只是日耳曼與巴伐利亞是因區位性的差異而產生了不同的 文化.同樣的現象亦出現在世界上各個角落.若我們把尺度一再的擴大 ,似乎連日本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比較都可以用相同的原因的分析.或 許是氣候的關係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長相.也有可能是因為地球磁場對 於人類行為的影響.總而言之,北方的文化在一般上而言是屬於比較冷 靜,強悍,思考理性的;而南方則顯然比較熱情,休閒,感性,文化比 較豐富.就以義大利的維也納來作比喻,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加上民風 自然,休閒,文化特質豐富,建城歷史早,因此理所當然的被喻為世界 文化首都. 德國的兩大語言派系,日耳曼與巴伐利亞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形成了 文化上的差異性,日耳曼位於北德,氣候不穩定,生活條件差,因此一 般日耳曼人所給予人的印象是體格較高大,瘦長,人性比較強悍,冷靜 ,因此日耳曼人做事的效率比巴伐利亞人高,至使工業發展比較快;巴 伐利亞位於南德,氣候比較溫暖,人性較溫和.體型較小,胖.人文, 藝術,音樂素養好,喜好浪漫.因此性格比較慵懶,文化氣質比較豐富. 在建築上的比較,北方的日耳曼工業比較發達,以近代歷史的角度看來, 這正式符合了日耳曼人的生活習性.工業革命在很短的時間內影響了日 耳曼地區的建築發展.在工業革命後初期,德國派學生留學英國,回來 後致力於工業化的發展,當時許許多多的新建築在這裡產生,因為對工 業革命的崇尚或反省,於是德意志工構聯盟,包浩斯,表現主義在這裡 相繼展生.這可以視為日耳曼地區在近代建築史上發展的一些大成就. 巴伐利亞由於生活腳步較慢,因此目前仍然保留了當地傳統的氣勢,建 築變化的現象較遲緩.不過重要的是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比日耳曼人純 樸,許多木構造的舊房子仍然被珍惜的保存下來,甚至連外墻的木構架 己呈彎曲,弧型了,仍然重覆的翻修,使用. 另外一點相當有趣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巴伐利亞人執著於悠閒的生活態 度,在半個小時的影片當中,有一幕是有關一巴伐利亞村婦為了保留了 高聳的髮型捨棄了坐計程車的便利而繼續使用腳踏車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這一個例子對於解釋巴伐利亞人的生活態度最為合適不過了. 總而言之,日耳曼與巴伐利亞在及建築上的差異是可以透過文化層面來 解釋的. 日耳曼人的效率,思考性,創造出包浩斯及表現主義的成就;而巴伐利 亞在傳統建築上的保留上亦表現得相當出色.也許正因為這兩個文化的 差異所碰撞出來的火花讓人覺得德國的不入俗與與眾不同吧! -- 這封信是他(她)在 [大觀園]建築專業站 05/15/98 10:30:56 Fri 偷偷寫的喔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