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studyteac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4.10.17  中國時報 何苦稱作流浪教師? 邱瓊玉 我是一名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每每看到新聞出現 「流浪教師」這個字眼,心裡不禁感慨萬分。媒體常使 用「流浪教師」這個字眼,也許為了凸顯取得教師資格 人數眾多的問題,殊不知,「流浪教師」這個名稱的流 行,已讓有心當老師,想考師範或想修習教育學程的學 生卻步,也讓正在念教程或還徘徊在學校門外的準教師 們,特別感到心裡悲憤與羞辱交錯,徬徨與心酸。 「流浪教師」這個名詞究竟從何地、何時出現不得 而知,但令人弔詭的是為什麼有「流浪教師」的詞句出 現?卻沒有所謂「流浪學士」、「流浪碩士」或「流浪 建築師」……等等的名稱?自師資培育多元化後,師資 晉用已屬自由市場競爭機制,修習教育學程的目的,等 同於是多一份證照,但並不表示你一出學校就能保障應 徵得到教職。就像法律系的學生,不見得畢業就能考上 律師、司法人員國考,而碩士畢業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 從過去以來就是如此,也不會被稱為「流浪律師」或「 流浪碩士」。 「流浪教師」這個名詞,具有一種負面、貶低、分 化、挑撥、孤立、輕視的感覺,它所造成的結果便是讓 準教師們的自卑、沒信心,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進 一步覺得社會不公平;另一方面也讓一些優秀學生放棄 報考師範或修習教育學程,因為害怕自己成為「流浪教 師」的一員,現在許多大學報名教育學程人數大幅減少, 師範大學院校的錄取分數大幅下降,便是明顯的實證。 「流浪教師」的論述,在大家的腦海裡已經「殖民 化」,局外人只單憑片面的事實便開始種種虛構的想像, 而這種想像又幾乎都是負面的;透過這種負面的想像, 建構出來的語言符號在大家的腦海裡形成一個牢不可破 的印象,而我們卻毫不自知。就如同傅柯(Michel Foucault) 曾經說過,我們必須挖掘語言符號背後的權力結構,而 非受人愚弄、隨人起鬨,才能得到自我主體的建立。 正因如此,希望媒體不要再稱準教師為「流浪教師」, 我們需要的不是想像中的同情或社會上的焦點,我們要 的是一份尊重、鼓勵、正視和認同。教師職業是一個值 得投入的行業,師範系統仍有非常高的競爭力,修習教 育學程的學生仍是百中選一,因此所學如果沒有用在教 育市場,在民間業界仍能發揮所學,一樣能發光發熱。 教師市場化已是一種趨勢,身為準教師的我們,同樣不 應該人云亦云,自我矮化,不是除了當老師什麼都不能 做,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應該向前看、平常心看,而 不是緬懷過去的風光,怨天尤人、封閉自我。 以目前修習教育學程人數來講,確實超出太多,需 要有關當局設法解決。雖然教師市場已轉由市場機能或 價格機能運作,但是教育如果不是公共財,應也不是「 私有財」,它應該介於中間的「準公共財」,教育財主 要是經由政府預算提供,並以滿足大多數人欲望為主。 尤其是教師培育這一項,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基礎教育, 包括高中、國中、國小。因此需要政府正確的介入與關 心,否則會造成優秀人才不願從事教職,教師素質日益 惡化,就像目前政府因操作不當,已然形成教育市場的 失靈。 (作者為教育學程學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9.237
Thanatos:太敏感了 沒那麼嚴重啦 220.141.71.131 10/18
> -------------------------------------------------------------------------- < 作者: tub (呼) 看板: studyteacher 標題: Re: [中時論壇]何苦稱作流浪教師? 時間: Mon Oct 18 23:44:29 2004 轉 作者 [email protected] ()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Re: 這個詞是這版上流傳出來的吧 時間 KKCITY (2004/10/17 Sun 13:31:48) 路徑 news.sa.ncyu!news.ncyu!news.csie.ncyu!news.cna.ccu!netnews.csie.nctu!n 來源 bbs.kkcity.com.tw ─────────────────────────────────────── 看完該文章...忍不住想講一些事...... 如果真的考過教師甄試, 那就真的瞭解「流浪教師」這四個字! 91學年度是我實習那個年度, 92年5月中旬我就開始考了, 到八月初才考到代理教師... 那一年算一算彰化以北除了東部宜蘭沒去考, 各縣市我到處跑...約25間國高中... 但今年暑假我跑得更遠了, 遠到高雄、台南我也去考了... 今年我曾經有一天早上從桃園搭火車到台中, 接著在台中坐客運到竹山高中報名, 竹山高中報完名我馬上坐公車到斗六, 然後趕火車到高雄...我要報名中正高工! 幾天後考完中正高工的筆試, 我趕到高雄火車站搭火車到彰化, 我要報名鹿港高中! 就在那天報完鹿港高中回桃園的路上, 我真的體會到「流浪」這兩個字的含意... 就因為我不想流浪, 我繼續堅持, 才在七月底考上正式教師...考了16間... 當然, 那時我知道還有人還在流浪... 7/18在左營高中複試時, 我曾經和一個老師聊天, 他說他今年是第10年考試了, 我就聽他講這10年的遭遇, 他說到激動的地方眼淚就流下來了, 害我陪他哭了出來... 八月底我用google查他的名字, 查到一個和他同名同姓的老師考上某高中代理代課... 看來這是他第10年的代理教師生涯...(名字一樣、科目一樣出錯機會應該不大吧) 最後分享我自己寫的一段話...那是9/26對發票的感想... 我今年7-8月的統一發票, 比以往都還要多, 拿在手上的感覺沈甸甸的, 也差一點點中了4000元... 看著那一張差點中獎的發票, 看到兩個小字: 新市... 那是我考新化高中初試時, 在7-11買的御便當... 翻了翻其他的發票, 有台南市的, 還有高雄市、有左營、有彰化、有鹿港... 當然還有一些桃園的, 也有一些在苗栗的... 每張發票都有一些回憶: 今年暑假為了教師甄試的苦與悲, 奔波與成長... 雖然沒半張中獎, 但我決定好好保存他們... :) 準老師們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31.225
Thalia:有同感,看完想到自己也很辛酸... 61.228.62.180 10/18
> -------------------------------------------------------------------------- <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看板: studyteacher 標題: Re: [中時論壇]何苦稱作流浪教師? 時間: Tue Oct 19 00:05:18 2004 "流浪教師"在前年以前 指的是無法分發或調動回家鄉而在外流浪的老師 當時留在北部的想回南部的老師很多 但南部的缺額較少 一堆人都調不回去 1998/99年間 北部還常常出現一間學校 因調動而出缺的缺額高達30到50名 新聞還報導有老師成立一個"流浪教師聯盟網站" 提供想要調動回家鄉的老師聯絡之用 但從前年開始 各新聞台開始炒作教師甄試的新聞 便把"流浪教師"這一詞以訛傳訛的 套用在南北奔波考試的準教師身上 不過他們沒有用待業教師/失業教師這些詞類來形容 還算不錯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9.237 > -------------------------------------------------------------------------- < 作者: dorahua (o^^o) 看板: studyteacher 標題: Re: [中時論壇]何苦稱作流浪教師? 時間: Tue Oct 19 21:56:43 2004 今天,剛好看到中時社論有相關回應, 所以就轉貼過來,大家參考看看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 ,110514+112004101900270,00.html ===================================================================== 2004.10.19  中國時報 流浪教師 投射教改亂象 崔恭棫/北縣土城(退休國小校長) 拜讀十七日邱瓊玉小姐「何苦稱作流浪教師?」一文,筆者有些話要說。 「流浪教師」一詞,應是筆者大約於十年前提出。當時有關當局擬以「師資培育法」 取代實行已久的「師範教育法」,即欲破除師範校院對師資培育的「專賣與壟斷」, 以「多元」刺激教育的變遷與組織再造。筆者以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的概念,大膽 提出諸多假設,認為不消十年師資必定培育過剩,因為大學校院均可依「師資培育法」 自行培育師資。目前全國有八十八所大學校院設有培育機構,致使約有三萬名合格教師, 每年須全省考透透,精力交瘁後仍然無法取得教職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流浪教師」。 筆者提出「流浪教師」其定義有三:一、具合格教師證書卻連代理、代課教師都考不 取;二、具合格教師證書卻只考取代理、代課教師,一旦聘約期滿,恐無工作或至他校繼續 尋覓教師職缺;三、具合格教師證書卻考取離家很遠的學校,年年參加教師甄選卻考不回 家鄉,注定終年流浪在他鄉。提「流浪教師」一詞,絕不是污名、貶低、分化、輕視,而 是希望有關當局正視衍生出來的問題。諸如:師資培育是否因此流於功利、快速、量產? 各校所培育之師資素質如何把關?優秀青年是否仍願從事教職等諸多問題。當初用意是希 望當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