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M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共全面封殺張惠妹的消息,傳到台灣已經一個多禮拜了,仍然沒有善終的趨勢。台灣的輿論和民眾,儘管普遍對這個荒謬的決定感到不解和憤怒,但似乎仍無法喚起中國大陸方面善意的回應。 中南海的領導們才因為對台系統在選情評估上的重大錯失,而勃然大怒之際,又對台灣的民情文化,做出這樣一個愚蠢的判斷,讓關心兩岸交流的人為之扼腕。為了協助對台灣人民寄予厚望的中共領導們,對台灣的文化社會做出更準確的瞭解,我們願意不憚其煩的對這個事件作更進一步的探討。 不論是在大選中投或沒有投給陳水扁的人,大概都不會否認陳水扁陣營在選前文宣上的突出表現。這種在文化事務上充滿創意的作法,顯然已經漸漸發展成陳水扁陣營的特殊風格,並在五二○的就職典禮中再度顯現出來。 找一個紅透半邊天的原住民女歌手,在國家最重要的慶典中引吭高歌,就是這種創意的最佳表意。類似的作法,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中,也許已經成為一項新的傳統,但在充滿陳腐氣息的台灣高層政治中,卻絕對是一項創舉。 熟悉了那種在慶典中,用誇張的近乎肉麻的女聲,高聲朗誦上總統致敬電、上三軍將士致敬電的民眾,尤其能體會到由流行歌手演唱國歌的突破意義。所以即使那些沒有投票給陳水扁的選民,也都可以跳脫原有的政治框架,用一種充滿好奇與欣賞的眼光,看看這位衣著大膽,渾身洋溢著現代、青春氣息的張惠妹,會把讓人厭倦的「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唱出什麼新名堂。 就張惠妹而言,會引起這麼多年輕,和不那麼年輕的跨黨派聽眾的普遍喜愛,完全是因為她嘹亮撼人的歌聲,而不是她的政治立場。提到伍佰,提到羅大佑,聽眾大概還會連想到他們各自的政治立場,提到張惠妹,大家大概只會想到她「政治正確」的原住民身份,而不會有任何人那麼無聊的把她當成危險的台獨同路人。退一萬步,張惠妹因為演唱飛碟台歌而發跡的過程,反倒可以讓任何喜歡用泛政治化的眼光,窮盡萬物之理的好事之徒大作文章。 再退一步看, 一個曾經高倡台獨萬萬歲的明獨總統,突然「浪子回頭」的在中華民國的國歌聲中,在中華民國的國旗前面,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的總統,不是讓箭在弦上,發也不是,不發也不是的中共領導們暫時鬆了一口氣嗎?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不是符合了中共當局的最低期盼嗎? 如果是這樣,一個中華民國的國民演唱中華民國的國歌也錯了嗎?難道中南海的袞袞諸公期望她高唱星條旗頌或義勇軍進行曲嗎? 我們當然不期盼一個會出動坦克鎮壓自己國民的政權,會用這樣一個簡單易明的邏輯,輕易地接受我們對事件的推衍。我們也知道,當一個霸權做好了隨時使用武力解決紛爭的準備時,一切民主國度習見的論辯和抗議,就像螳臂當車一樣的可笑。 但如果中共的領導當局果真還對台灣人民寄予厚望的話,我們也願意慎重其事的把台灣人民的聲音再次加以陳述。對居於台灣民意主流,主張不統不獨的絕大多數民眾而言,一國還是兩國,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其實都不是問題的重心。這些人真正關心的還是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差異。 張惠妹事件正是這種差異的極佳詮釋。對台灣民眾來說,張惠妹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演唱國歌的意義,固然反映了新政權銳意求新的思維模式,但深一層看,其實正說明了流行文化勢力的龐大。流行歌手演唱國歌,對歌手固然是一項殊榮,對新政府來說,更是一項抓得到時代脈動的「酷」行「炫」舉。 新政府在意的是流行文化所能轉化的選票,年輕的選民則往往因為新政府種種符合時代脈動的象徵性演出,而不假思索的投下一票,這其中,文化的因素實遠大於意識型態的考量。 養在深宮上院,閉門造車的中南海領導階層,在磨刀霍霍,左思又顧之餘,竟挑中一個柔媚無力的弱女子下手,正是不瞭解台灣社會脈動的最佳說明。 對一個動輒訴諸武力的政權來說,左手抓一個法輪功信徒,右手打一位台灣流行女歌手,都是易如折枝的芝麻小事,但看在三天出一個流行歌手,五天出一個宗教大師的台灣民眾眼中,卻是心驚肉跳、膽顫心寒。 如果口口聲聲寄厚望於台灣人民的中南海袞袞諸公,作的卻都是這樣讓兩岸在生活、文化上漸行漸遠的「倒行逆施」,我們擔心台灣的人心,是永遠無法被寄望到的。 Follow Ups: -- 所謂學問就是把簡單的事物用複雜的話表達出來 而上課求學就是要讓你學會那些表達學問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9.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