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dvEduU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是唸Divinity,degree的正式名稱為MPhil in 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剛開始會申請宗教系有一點不甘願。我大學時是唸外文系,所以怎麼想都不會想到要申請 宗教系。當初申請碩士的時候,有申請Edinburgh的History of the Book,是做書的歷史 包含印刷,書的走私,從埃及的papyrus manuscript到十五六世紀印刷術在歐洲開始盛行 等等。也有申請Oxford的Women's Studies,因為我好幾份paper寫的都是跟女性有關。 怎麼樣都沒想到要唸Divinity。 後來大學部的指導教授跟我說,我是做十六世紀的殉道者之書,而全世界這個領域最強 的學者剛好這兩年會在劍橋做研究,並且是隸屬Divinity Faculty,叫我趕快申請。 所以她十一月跟我說要申請Cambridge Divinity。申請的截止日為十二月還是一月。 申請資格為:會兩種以上外語。其中一門為拉丁文或是古希臘文。 可是我不會拉丁文,也不會古希臘文。 所以教授很自作主張的寄了一封信跟台大的范吉歐教授說我必須學會希臘文。然後就這樣 開始了。希臘文教授叫我在一個寒假之內把上學期的希臘文學會,請了一位他的學生 當我的學教老師。寒假每個星期一直寫作業,唸到每天都想哭,每星期都去老師家上課。 老師對我很好,沒有跟我收學費,我也很努力的學,所以終於在一兩個月內把上學期 的課程搞定。最後申請時希臘文教授以及大學的指導教授各寫一封推薦信。算是很緊急 的把我的申請資格搞定。 後來收到Cambridge Divinity的offer,也收到Oxford Women's Studies的offer。 其實內心很爭扎,覺得為什麼要唸宗教系呢?以後要找教職豈不是很痛苦? 教授跟我說,其實學位是拿什麼系的不是很重要,因為文科本來就有一點互通,重要的 是我做的研究的內容以及到時申請教職時有什麼樣的paper發表。 開學之後,我跟我的指導教授碰面。我前一年就有來劍橋參加一場seminar,所以有 碰過一次面。指導教授問我想不想唸博士。我說:非常想。我希望這一年拼全力的唸。 他跟我討論要在劍橋直升博士班有什麼樣的條件。我說總共是四份成績,我的話是 一份五千字的報告,一個English Paleography Exam,一個Latin Exam,再加上我的 15,000-20,000的論文。前面三個小成績佔一半,論文佔一半總成績。總平均要過67分, 論文本身也要過67分,即可直升博士班。 剛開始我對英國的成績制度沒有概念,緊張得要命。到處問同學67分是怎麼個成績。 得到的結論:英國成績分五個等級,超過70分稱之為first,通常是班上前10%的人。 80分以上不用想,至少文學院這邊是從來沒出現過。如果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可能可以 拿到80分剛好。60-69稱之為2:1 (唸法為two one)。聽起來很像台灣的二一,有一點 嚇到。不過2:1的意思為「還不錯」。通常全班大約60-70%的人會拿到2:1。再下來就是 2:2,成績為50-59,然後再下去是third,然後再下去為fail。 2:1又分為三個層級,high two one,mid two one,以及low two one。 所以67為high two one。說高不高,說低又不算太低。預計應該為全班的top 20-30%。 12月13日交第一份paper。其實等到把題目定下來,跟指導教授有一點接觸,已經是 十一月中的事了。但是我想說很久沒有唸書了,之前在台灣的時候都在教托福, 幫學生修改留學文件,改作文,幫台大的指導教授跑跑腿當一個不領薪水的助教, 所以一到劍橋馬上就很努力的把之前唸過但忘乾淨的paper都拿出來唸一唸。每天早上 八點多起床,準時九點鐘到Sidgwick Site的Divinity Faculty Library報到。 唸到十二點多通常會去買一個三明治吃一吃,下午一點再繼續唸到五點或是六點圖書館 關門。課非常的少,只有English Paleography,教我們如何看懂十六世紀的人的 筆跡。一星期兩堂拉丁文,一次一小時。一星期旁聽兩堂希臘文,一次一小時。跟指導 教授會面,一星期一小時。全部加一加,課程一星期六小時左右。 週末的時候我照樣是早上九點唸到下午五點,除非朋友有辦什麼社交活動。 而同時博士班的申請12月15日截止。碩士都還沒進入狀況就得寫博士的research proposal。每天過得很充實,但也同時非常的緊張。很擔心第一份paper沒有67分怎麼辦 終於12月15日,報告也交了,博士班的申請也交了,開始放一個月的長假。但是其實也 不太敢放假,總覺得同學是劍橋或是牛津大學部畢業的,我一個華人要跟他們一起唸 英國歷史,或是宗教學,一開始的基準點就不太一樣,所以要拼得贏他們,就得更加 的努力。所以整個聖誕假,除了台灣一個友人來訪,我陪她一起去牛津以及倫敦之外, 幾乎都是在唸書中度過。 終於開學之後,我拿到我的成績,61分。 一下子覺得天地都為此靜止。 我覺得一切都完了。在台大外文系,我可以一星期唸十小時,就能有不錯的成績。 在劍橋,我一星期唸四十個小時,結果完全被打得死死的。 我那時非常非常的難過。我寫信跟我一個學妹/學生說:I have failed. I came here hoping that I could proceed to the PhD. I got a 61. There is no way I can rectify this. I never knew that I couldn't compete with Cambridge students. 我系上幾乎完全沒有亞洲人,清一色的白種人。文學院(除非是做亞非研究)也幾乎都 沒有半個亞洲人。一時之間覺得自己是不是不自量力。 我那時整天都悶悶的,同學找我出去看Avatar我都不想去,找我去party我也說我心情 不好,不想去。 我跟指導教授會面,他跟我說,我的成績真的是很低,很難繼續唸PhD。但是他說, 還是有補救的方法。他說我很用功,他看得出來我唸了很多書,但是重點都沒有抓到。 他說我的paper像是一個很大的summary,只是在展現我唸了很多書,卻完全沒有自己的 見解,一點學術貢獻都沒有。 一時之間蠻難接受的。畢竟以前在台大唸書,如果是交那一份paper,鐵定會拿到超級 高分。現在被批評成這樣。 他說這一份報告只佔我的總成績的六分之一,所以還是救得來。但是我接下來的兩份 考試都得拿70分,這樣子我的三個小成績的總平均就可以拉得到67,然後論文好好寫, 論文有67以上,我就還是能唸博士。 我心想,兩份考試都70分以上,談何容易?我得考到全班top 10%以內。 不過痛定思痛,跟拉丁文以及筆跡分析拼了。無論如何,我拼過了就不會後悔。 我也許很不自量力的想來劍橋跟英國人在英國歷史上一較高下,就算最後輸到一塌裡 糊塗,也不妄了花一百萬來唸這一年。 所以我更用功了。每天拿著十六世紀的pdf檔,在電腦上放大放大再放大,很努力想 看懂他們的筆跡。每天拿著五世紀的拉丁文聖經狂K。 最後的結果是,English Paleography考試我拿到70分,指導教授跟我講成績的時候, 心臟都快停了。他說:Fiona, you got a first on your exam. Dr XXX is very pleased with your work. 當場很想飆淚。 兩個月後的拉丁文考試,我拿到78分,聽說是所有考生的第一名。我又去找指導教授 跟他報告好消息。他很欣慰,說很難得能有學生能夠拿到61分敗部復活的。 拉丁文教授的評語為:You are the most hard-working student I have ever taught in my twenty years in Cambridge. 後來申請劍橋的博士班獎學金的時候,拉丁文教授,台大的指導教授,以及劍橋的指導 教授各幫我寫一封推薦信。 所以最後一份成績就是論文。當然研究過程中辛酸有寫過論文的人都會了解,這裡就不 說了。論文成績有過關。所以最後總成績為69,差一點點拿到distinction (如果總成績 過70,大學部的學生可以拿一個first,研究所的學生可以拿distinction)。指導教授 跟我說我在系上三十個學生左右排名第五。沒有當初希望拿到的成績高,但是第一份 報告出那麼大的包我的總成績還能有69我已經很滿足了。 ※ 編輯: shepherdess 來自: 110.159.210.109 (09/10 14:33)
abcdef4 :好詳細又好好玩! 劍橋袍耶~只聞其名跟哈利波特一樣 09/10 14:30
refanna :發現原po之前po的文章我都看過,難怪很熟悉的感覺:) 09/10 17:31
allsunny :原來用台灣的報告寫法會差這麼多..台灣的教育.. 09/10 17:51
ams9 :同感 英國報告真的很要求有自己的想法 09/10 19:04
yellowmickey:好佩服你的努力! 09/10 21:39
Kent406 :我只能說, 你們的系給分很高..... 09/10 23:12
Kent406 :我們係從來沒看過超過71分的分數, full mark 76 09/10 23:12
Kent406 :但要拿PhD的continuation仍要67 09/10 23:13
Ecidnac :好文大推~讀完很感動!! 09/11 23:52
shepherdess :是啊,有聽說論文拿到78的呢,Latin American Studie 09/12 21:36
JamesCaesar :強啊 09/14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