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erob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很多人上完激烈的有氧課都會跑去泡個熱水池放鬆一下, 不過從這篇文章的觀點看來似乎不太妥當@@" --- 三溫暖~讓運動後的身體越泡越累 作者: 宋永圭 | 大田出版 – 2012年8月13日週一 台北標準時間下午2:09 運動一段時間後,經常聽到休息與營養比運動更重要的說法。其實讓運動後受傷的肌肉與 組織復原,是非常重要的過程,這時候最有效的就是「飲食」與「休息」。可是如果忽略 這個過程,或是沒有確實做好的話,就會讓身體變得更加疲勞。 「隔天會累」是使人逃避運動的眾多原因之一。說實在的,對於不常運動的人來說,運動 是一件非常勞累的事。就算再怎麼適當的運動,如果太久沒有做,或是當下逞強、貿然為 之的話,那麼隔天就要擔心了。為了緩解這種疲勞,必須適當攝取營養並多加休息。 運動後 補充醣類與蛋白質 若運動消耗掉身體儲存的能量,就得再提供養分修補身體受損的組織,強化組織的能力, 醣類與蛋白質就是扮演這樣的功能。 運動後,原本儲存於肌肉的醣類被消耗殆盡,如果持續處在缺乏醣類的狀態下,我們的身 體便會開始分解肌肉形成醣類以補充能量。所以為了阻止肌肉的減少,並加速肌肉的復原 ,運動後最好補充醣類。這是使醣類再儲存回肌肉的方法,建議於運動後十五分鐘內攝取 。補充醣類,能有助於胰島素再造運動中消耗的肝醣。如果沒有在兩小時內攝取醣類的話 ,那麼再儲存的量就只剩兩小時內攝取醣類的一半。 另外蛋白質能提供必需胺基酸,藉以重建因運動而損壞的肌肉組織。由於運動促進胃腸內 水分的吸收,能有效幫助肌肉的再造,一般認為醣類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以四:一最為適 當。如果蛋白質攝取量高於以上比例,將延遲肝醣的再造與肌肉水分的補充,效果反而大 打折扣。 為了減少肌肉的損失與消除疲勞,營養的攝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過度攝取營養反而會導 致脂肪燃燒量減少的後果。其實運動後雖然新陳代謝增加,但是大部分的新陳代謝中,醣 類的使用量較脂肪多,如果為了恢復損失或受傷的肌肉而攝取過量的飲食,這種運動補償 心理反而會讓身體發胖。 另一項與營養補充同等重要的,便是休息,必需的休息包含洗澡與三溫暖。現在就請讀者 仔細回想。和朋友或是身邊的人一起去登山或從事激烈運動後,是否就去了三溫暖?將身 體泡在三溫暖內霧氣蒸騰的熱水中,瞬間感到身體揮灑汗水後累積的疲勞一掃而空,不知 不覺發出「啊真舒服!」的感嘆。奇怪的是,一到隔天全身便癱軟無力、步伐沉重,每一 牽動小腿,就覺得不舒服。 泡冷水 緩和運動後肌肉疼痛 為什麼剛泡入熱水的心情,到了隔天全變了調?如果從事高強度的運動,或是鍛鍊不常使 用的肌肉,肌肉就會受到微小的傷害。加熱受傷的組織,會使因肌肉纖維腫脹產生的疼痛 與不適更加惡化,加重發炎與水腫的症狀,所以溫熱的溫泉與三溫暖應謹慎為之。 相反的,激烈運動後泡入冷水中,能迅速消除疲勞,降低肌肉的疼痛與不適,包括無數的 馬拉松選手在內,許多運動類型的選手都偏好這種方法。 其實比起激烈運動後泡熱水或直接休息,將身體泡入冷水,或是採用冷熱水交替泡澡的方 式,都能讓身體更快恢復體力。所以許多人習慣在運動後洗溫水澡或將身體泡在熱水、洗 三溫暖,這些反而會阻礙身體恢復體力,應盡量避免。 當然泡冷水時,也有必須注意的地方。正所謂過猶不及,身體泡在冷水中只要十分鐘就夠 了。如果泡在冷水中的時間超過十分鐘以上,反而可能使肌肉緊縮,變得非常僵硬。 還有採用冷熱水交替泡澡的方法,通常將身體泡在冷水一分鐘後,再泡入溫水兩分鐘,如 此反覆三次。但是這種方法的效果,與直接泡在冷水的效果並無太大差別。 1. 運動後補充營養至少要在兩小時內,醣類與蛋白質的比例為四:一。 2. 運動後營養補充過量的話,反而可能降低脂肪的代謝。 3. 運動後最好避免泡三溫暖與熱水;激烈運動後,建議將身體泡入冷水中。 文章出處:《健身毀了我的身體:55個懂了一定不會受傷的健康運動法》 http://tw.specials.yahoo.com/news/issue22myth1-1.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239.35
paso:謝謝分享! 10/31 12:17
pinkkky:thanks!! 11/01 15:08
elvanpenz:推推 11/01 23:58
goldenlau:收到 11/02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