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第一次在這裡發言,說一下我的感想。 我是台灣的土博,現在在歐洲教書,我們土博士要來外國教書並不是不可能, 只是不容易。有興趣的人以後有問題可以發問,我知道的會儘量回答。 上個禮拜我同學告訴我她要去新加坡任職,我問她新加坡給的待遇是怎樣, 他告訴我助理教授年薪大約是8-15萬新加坡幣,條件相當不錯,說真的, 台灣的確開不出這樣的條件,所以用人情牌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不是長久之計。 出國以後,我也接過國內幾間不錯的大學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回台灣工作。 站在人情的立場上,我很心動,畢竟我還是很想念台灣的。 只是我現在對我自己的博士生也有責任,不能說走就走。 所以人情排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會因為我們自身的苦衷而沒有用。 薪水對我們來說當然是一個考量因素,但是如果給我們沒有差很多的薪水, 好的研究環境,其實我相信可以留下許多好的人才。 至於老師加薪有沒有用/?我的看法是沒有,因為國內的制度會變成, 最後誰決定誰加多少這種事情讓國內的大老決定, 而那些大老因為過去有太多資源,自然成果比許多人豐碩, 我現在在講的是許多有心做研究卻沒有資源的人,最後設定出一堆指標, 然後加薪加到大老自己身上來。 最近心中回想起來,我離開台灣的學術界仍讓我心中很激動,其實我只想在台灣教書, 但是在台灣卻找不到教職,在上現在這間學校的那一年,我同時投了美國兩間學校, 台大還有現在這一間學校,共四間,只有台大沒有拿到OFFER,這讓我很傷心的離開台灣, 這個以後應該要另外寫一些我在台灣面試的心得(我總共在台灣面試過10間大學)沒有上過一間。 以上想法供各位參考,我們這裡已經是凌晨了,該去睡覺了。 ※ 引述《Epsilon (我是EPS)》之銘言: : 【中央社╱台北8日電】 : 2011.06.08 08:50 pm : 搶人才大戰開打,面對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各地的獵人行動,拿不出高薪條 : 件的學術單位打出人情牌,招攬希望想要回家鄉、或是想要有不錯研究環境的 : 學者願意回台灣。 : 為了讓研究人員有更好的環境,中央研究院今天舉辦「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 : 革建議書」,由中研院長翁啟惠帶頭呼籲,希望能讓「公務體系」與「教研體 : 系」分軌,給教研體系更多彈性空間。 :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去年錄取5名優秀的研究人員,其中3名是台灣人,但最後還 : 是不敵日本、香港、新加坡等競爭,5名研究人員沒有人願意去中研院。 : 中研院士朱敬一分析,搶人才,台灣競爭對手是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大陸等; : 文法科教師不需要設備,手提電腦一帶就走,因此最容易被高薪挖角;如果要 : 挖化學、生化等人才,還要建同等實驗室。 : 中研院經濟所長彭信坤說,今年成功延攬2名研究人員,其中1名是美國博士, : 曾經到澳洲2個月,但發現他的研究領域沒有同儕可以討論,因此決定來中研院 : ;另1名則是父母親在台灣,希望能回台灣工作。 : 他分析,有家、有小孩的人不容易被挖走,比較常被挖角的是剛結婚的年輕研 : 究人員;台灣薪資不如其他國家,為了給年輕人更多誘因,以經濟所為例,在 : 出國補助上,機會就比資深的多。 : 彭信坤坦言,現在很擔心大陸的競爭,同樣要聘新的研究人員,台灣有一定的 : 程序,通常需要3、4個月;但是大陸可能1、2天就能給聘書,而且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等都用非常優厚的薪水,年薪約人民幣40萬元到45萬元,對年輕的研 : 究人員非常有吸引力,對台灣不利。 : --------- : 如果連中研院都搶不贏別人,那各大學的狀況不知是否只會更差? : 公教分軌這件事基本上是為了改善教授與研究員的待遇,這點是值 : 得肯定。但如果整體教研預算每年走下坡,各大學與中研院將還是 : 無力改善人員待遇,因為總預算就那麼多,如果拿一部份的錢去給 : 人(先不論是少數人還是多數人)加薪,就意味著研究預算會下降。 : 到最後,台灣的學術競爭力是否會因此提高還是個問號,空有高薪 : 卻沒有足夠的資源做研究,是否真的對傑出人才有吸引力也是問題。 : --------- : 下午聽到rumor,中研院某所的一個正研究員被日本挖角了。被挖 : 角不奇怪,因為他是日本人。但在台灣從博後幹到正研究員,他的 : 學術歲月的精華可以說是在這邊度過的,之前也已經好幾次拒絕日 : 本各單位的挖角,這次看來是走定了。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因素,只 : 是,從待遇角度來看,這大概也是必定會發生的事。他在台灣退休 : 的話,領的退休金根本不夠他回家鄉過日子。到頭來,也只能如上 : 面這篇新聞說的,台灣也只能留下那些親人在台灣、走不掉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4.7.112.238
insert66:對您的經驗滿有興趣的,無論是國外教職或國內教職,請您 06/13 10:20
insert66:多多分享~ 06/13 10:20
Hadoop:領域也是有影響的. 台灣本來就很強的領域,大頭多,徒子徒孫 06/13 10:24
Hadoop:多. 自然競爭也就更激烈. 另外台大一直以來都有名校洋博情 06/13 10:25
Hadoop:節 (不過以台大的招生看起來,這招倒是很漂亮的一招..畢竟 06/13 10:26
Hadoop:高中生、家長打開網頁一看MIT, Berkeley, Stanford直覺就是 06/13 10:27
Hadoop:這所學校老師好威. 其他publication, SCI有多少他們根本也 06/13 10:27
Hadoop:看不懂..不過台大老師的publication是也都挺不錯的..) 06/13 10:28
hahahal:請問新加坡的月退制度如何 06/13 10:29
hahahal:NTU 有個ME新老師剛來半年就跳去新加坡NTU 06/13 10:29
hahahal:原來是樣阿 06/13 10:29
puec2:感謝分享 06/13 10:49
SakuraWars:求分享詳細情況 @_@ 06/13 11:29
belleville2:你是人才,但是很可惜的,台灣未必有讓人才發揮的舞台~ 06/13 11:49
louispasteur:查到PO在Leeds大學 那應該是成大建築畢業的那位高手 06/13 11:57
louispasteur:今年初成大建築系訊原PO就有寫整個過程 06/13 11:58
louispasteur:推薦板友去看一下他寫的文章 06/13 11:59
louispasteur:成大建築100年三月簡訊第七頁 http://ppt.cc/U@0( 06/13 12:26
JohnMash:人事任用不透明 貪污盛行 06/13 12:29
geninhuang:(Y) 06/13 13:10
puec2:看完再推一次。 06/13 13:19
Dethklok:That's to metal! 06/13 13:24
Dethklok:(1)沒聽說過「大學沒有讀台大,日後別想教台大」!? 06/13 13:24
Dethklok:(2)別在板上抱怨太多,說不定日後、明年就有機會了... 06/13 13:24
Dethklok: 可聽說過國外一聘,國內就搶著聘的!? 06/13 13:24
Dethklok: 國內老牌私立搶著聘,國立就要聘的!? 06/13 13:25
SakuraWars:感謝 louispasteur 分享或許是原 po 寫的成大簡訊一文 06/13 13:27
bervis:推JohnMash大發言,確實如此~ 06/13 17:06
nash73:連結裡寫是在Bath任教吧 06/13 20:42
tainanuser:真的是推啊! 06/14 00:05
tainanuser:不容易的歷程...增加自己的機會 06/14 00:06
qtzbbztq:感謝分享 希望能像您學習~ 06/14 01:16
phyton:感謝分享,多了一點信心:) 06/14 05:44
reinherd:感謝分享 06/14 06:26
herstein:高手寫文必推 06/14 08:16
wsc22:Dethklok,我沒有讀台大,可是當初是台大裡面的大老要我去投 06/14 08:56
wsc22:的,我也不是這麼稀罕台大。至於日後有機會,我真的沒差, 06/14 08:57
wsc22:出來了,也不一定要(也不一定能)回去了...我無求於人 06/14 08:58
wsc22:所以國內是不是搶著聘,國立大學是不是搶著聘,都不重要了.. 06/14 08:59
puec2:大家要養成出走的習慣,國內大學才會怕。 06/14 10:18
Epsilon:先推樓上。台大方面,門戶之見確實滿重的,但我也看過台大 06/14 11:22
Epsilon:聘不是台大出身但很優秀的人,所以這種事不一定。 06/14 11:23
majohn:大推 06/14 17:06
yowsien:請多多分享! 謝謝! 06/14 21:17
clarewang:推~ 閣下的經驗啟發我很多~ 06/15 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