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John哥走不了 可以從各層面來分析 大頭老闆方面:一個月80%時間飛來飛去搞政治 不是搞學術界政治而已 一半時間都待在DC地區 其中待在Bethesda可能還沒幾天(待在白宮的時間比待NIH多) 放John哥走等於放掉公司60%產能 過去此大頭老闆也曾經佛心過 放過許多高手出去 不過下場就是一兩年的停機 需要他本身減少飛出去搞政治的時間才能恢復產能 對他本身來說勞心勞力 那一兩年親身拉回產能的日子讓他心力交瘁 沒有vacation,健康也出過幾次問題 John哥方面:手上三個Grant,都要run到2015。當然是靠自己實力還有老闆的庇蔭 去別的地方做Faculty把Grant帶走要兩邊單位同意外 Grant的主管機關也要同意 難度很高,老闆很容易可以檔 當然有人說那乾脆不要Grant了,重新開始。我沒聽過這種事,這是很不良的紀錄吧 留在自己機構當Assitant Professor 夠資格 但大頭當然不要 John哥自立門戶後有自己的學生或Postdoc 也要對他們負責 若往後的Publication依然是John哥First 大老corresponding 這樣子就變老鼠會啦 坑殺小的上面坐沙發 再說John哥沒這麼缺德 大老若佛心來 給John哥真獨立 那消失的60%產能怎麼補的上來 助理教授要生存 Funding很重要 離開若會損老闆利益的話 那就要多花點心思 有人說John哥回國就好啦 一定很紅 很可惜 他是美國人 不過呢 五年前有兩位各有兩篇CNS的高手回國 一位愛爾蘭一位韓國 後來都跟大老處的不是很好 很有意思的是 愛爾蘭那位竟然在他的國家經費不順 韓國那位回國後紅到現在一路順順順 我的推測是 歐洲國家文化上還是很走國際化 若得罪國際上的大頭仍然傷你的仕途 亞洲國家若有CNS加上祖國人脈 得罪美國大頭這件事到是雲淡風輕 p.s後來這位大頭的博士後鮮少有亞洲人,有的話只有ABC 那位韓國博後真的隔個太平洋就再也聯絡不到了 ※ 引述《agill (Deportivo)》之銘言: : 那我也來分享一下博後經歷好了 : 土博來到美國也過了三年了 到一個極小的實驗室 : 老闆跟我ㄧ起到,也就是說他被聘為Faculty的第一天也是我博後的第一天 : 你就知道老闆多小 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從買冰箱開始的實驗室 : 很多人勸我說 我就是幫忙建立了啦 可能只是炮灰了 : 不過老闆很積極 想survive 一有data就開始meeting然後假日也在寫paper : 過了兩三年沒什麼假日的生活 壞處就是竟然來美國沒出這個州過(都在實驗室) : 優點是 做出來的東西就會馬上寫幫改 然後積極投稿 : 所以 還沒滿三年 有了IF=3~8的First author八篇 : 事實上 在這個好學校裡面 去Cafe吃飯 可能鄰桌就有CNS的First author : 現在講講另一個實驗室 現再老闆算是有一點點小成果 : 但是申請Grant還是要好Publication和好的Mentor啊 所以跟一個超大頭連繫上了 : 這個大頭來頭可不小 白宮顧問 CNS的Editor級人物 : 實驗室26名博後 訪問教授也十來位 學生和Technician就不算了 算下去爆了 : 兩年發CNS五篇的一個爆炸性實驗室 而且十年來都是這樣穩定的數字 : 我的老闆受到他的青睞 所以他就跟我們合作了 : 26名博後都在幹麻 每一位都是臥虎藏龍 PhD時期的publication都是很嚇人的 : 甚至有CNS First author來作博後的 : 可是呢兩年五篇CNS 那不就只有五位First author 那這26人是不是要有21人是looser : 錯了 是幾乎都是Looser 一位John哥就佔了三篇First author : 兩位訪問教授占其他兩篇 她們老闆發不發其他期刊呢? 不發 : 25/26是Looser 其實還不只 很多人看不到曙光 提早求去的很多 : 你說John哥這麼威幹麻不去找教職 他比誰都想找 邀請他去做的排到巷口了 : 在台灣見到的那種教授專留實驗室最強的大師兄那種情況 竟然在美國也見到了 : 你說老闆幹麻不給他當小老板就是系上的小Faculty : John哥若當了Faculty就有獨立性了那老闆掌控性可能會下降 : 我們才剛合作兩三個月 我就發現了這樣的事實 幸好我們只是collaborator : 傾向乖乖回小實驗室看能不能孵出高點一點的paper 也不要在那裡期待曙光 : 結論就是 你永遠不知道你來美國做博後最後得到的是什麼 : 唯一可以看到的就是海海人生吧 : 做博後增加人生的閱歷 : 但是是不是能增加轉任Faculty的可能性 我是打問號的(John哥名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62.26.189
SakuraWars:增廣見聞推! 06/18 13:43
orita:故事好好聽喔!(拿椅子) 06/18 13:55
oplz:大頭的 lab 跟新人的 lab 一樣, 都是有好有壞.. 只有在選擇的 06/18 13:58
oplz:時候多留心 不要一時衝動誤上賊船..一樣有很多正面的好例子.. 06/18 13:59
oplz:許多時候出去後發展不好是老闆的問題..但有的時候也有可能是 06/18 14:01
oplz:自己的能力其實不在那 沒了庇蔭就垮了 06/18 14:02
istertw:推經驗分享 增廣見聞 06/18 14:24
puec2:那應該是不夠大頭 真的大頭是拜託你不要亂掛他的名子 06/18 14:36
puec2:下面會有另一個PI在維持實驗室 06/18 14:37
puec2:大頭的實驗室都一樣吧 叢林法則 06/18 14:53
puec2:一年出一兩篇cns 實驗室都是十幾二十個postdoc在苦撐 06/18 14:54
SakuraWars:說真的待白宮比待 NIH 時間多的教授除了諾貝爾獎得主 06/18 14:54
puec2:能紅的就是那一兩個 06/18 14:54
SakuraWars:可能很難再更大頭了,就像臺灣可能只有中研院長等級的 06/18 14:54
SakuraWars:待總統府時間和待實驗室差不多 06/18 14:54
oplz:還好吧 做總統科技顧問之類的大概都會這樣..如果你是某某 06/18 15:38
oplz:society president 之類的.. 往白宮或國會跑也是很平常的事. 06/18 15:38
oplz:大頭也是有很多人好很關心底下人發展 有學者風範的..只是當然 06/18 15:40
oplz:大家愛講愛聽的都是那些比較極端的例子. 06/18 15:40
SakuraWars:我還沒聽說過有啥小頭能做到總統科技顧問的 XDD 06/18 16:02
SakuraWars:Society president 也不會一半時間在白宮吧... 06/18 16:02
puec2:我講的例子當過FDA head 這樣夠大頭嗎? ^^ 06/18 16:36
puec2:NIH deputy director. 06/18 16:36
SakuraWars:樓上的例子應該是說明有大頭「不愛亂掛名,底下有 PI」 06/18 16:44
SakuraWars:而非「不愛亂掛名,底下有 PI」的都是大頭 :p 06/18 16:44
oplz:一樣..要講極端的例子一定有..但講成只要是大頭或在那個位子 06/18 17:08
oplz:的人都是這樣就有點過頭了.. 要講狗屁陰暗的事我知道的也很多 06/18 17:08
oplz:這文章裡講的例子最該負責的是自己決定要加入的人..如果 06/18 17:09
oplz:agill 在實驗室外三個月都看得出來..當初 interview 時也該都 06/18 17:10
oplz:明白這些事..願打願挨而已.. track record 就在那邊還往裡面 06/18 17:11
oplz:跳.. 只能怪自己不小心太自信. 06/18 17:11
oplz:舉例來說 Bruce Albert, Harold Varmus 都是很有風範的科學家 06/18 17:16
oplz:雖然他們也的確因為這些政府的外務基本上實驗室丟著顧不了.. 06/18 17:17
oplz:但實驗室裡的人也沒因此聽過被欺負壓榨甚麼的..跟個人人格關 06/18 17:18
oplz:係較大..跟他在哪個位子沒有絕對關聯.. 06/18 17:18
SakuraWars:同意樓上 06/18 17:19
puec2:同意樓樓上 06/18 18:08
saltlake:歐洲跟美國有些科學研究計畫會彼此邀請專家審查 所以... 06/18 20:00
saltlake:不像古時候在歐洲得罪人還可以跑到新大陸另起爐灶 06/18 20:00
ccshan: 06/18 23:56
Bisbal:幾位的故事可以拿去賣給民視拍「實驗室(屎厭世)人生」 06/19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