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無意引起筆戰,但是我就我工作的地方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來這裡的時候,很不適應的是研究文化的差異。 我在台灣做過博士後,可以想像我老闆的計畫案都是我寫的, 我從碩士班開始就幫我老闆寫計畫,現在算一算已經寫了13個,每一個都過。 在台灣,至少我是這樣,只要有甚麼想法, 不用太去思考(至少我不太思考)研究是否有用,只要確保研究案的內容可以發表, 這樣對我來說也是有好處,就是我可以輕易累積十幾篇SCI,而且都是第一作者。 接著我去日本做研究員,也是寫計畫,那時候也是只要考慮純粹的科學, 不用去管到底誰是你研究的End user,也不用太管他們喜不喜歡。 就這樣,我也是在日本拿到好幾個研究案....所以我那時覺得, 反正寫計畫就是這麼一回事,研究案就是這麼一回事。 直到我接了現在這個工作,我不確定是否整個歐洲都是這樣, 但是至少我工作的國家是這樣,政府決定要刪減預算,所以要拿研究案就變得更競爭了。 在這裡,如果你的研究案沒有業界支持你,那你大概申請不會過。 至於他們要怎麼支持你?他們可以挹注你資金,他們也可以給你in-kind support 就是跟妳定期開會,他們的時間也算錢,但是不會給你拿, 來這裡申請的第一個計畫沒有過,給我很大的震撼... 因為這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寫計畫案不過。 我同事有根我說過,我提的那個計畫業界不會感興趣,所以我就把它當成純粹科學, 甚至還教訓他們,怎麼學校的研究搞得像私人公司的研發部門一樣... 但是這就是研究文化的差異... 上上個禮拜,他們國家的國科會來我們學校演講,他們提到要怎樣提高計畫通過的比例, 他們提到...想要申請研究案以前,想一想你的研究案要如何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產生impact 所以純粹把研究案當成科學來研究,也不見得可以提高一個國家科學的厚度 我以前覺得台灣這樣很不錯,不用太管應用,反正申請就會上(至少就我的經驗), 但是如果未來台灣的走向也是要向國外這樣,那也可以...根大家說清楚就好了。 在我們這裡,你拿不到研究案,妳就沒有錢可以做研究,要升等就不可能... 我想在板上有許多人認是UCLA的Frank,我有跟他抱怨過在國外拿案子不容易, 他倒是滿會安慰我的,告訴我要適應國外的研究文化。 於是我開始覺得我像是一個業務員,四處去銷售自己的研究構想。 上一個禮拜去見了一個大公司的合夥人,那是一個資本額大概1000億台幣的公司, 雖然他們請你喝咖啡,但是你面對他們就像是你要跟他們兜售甚麼東西一樣, 他們告訴我,他們公司要求他們一個小時的產值是12萬台幣,兩個人請我喝咖啡, 那天其實我賺了24萬台幣的in-kind support,當然外加一杯咖啡.... 說說國外的狀況供大家參考... ※ 引述《Wacha (Wacha)》之銘言: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436618.shtml : 教授研究中斷 碩博生須打工 : 【聯合報╱季瑋珠/台大公衛系教授、劉仁沛/台大農藝系教授】 2011.07.04 03:08 am : 過去幾個月來的傳言終獲證實,今年國科會研究計畫通過比例創歷史新低,許多過 : 去有多年期計畫的研究人員,今年突然未獲補助。大約只有去年的百分之三十或更 : 少申請案獲得補助;即使獲得補助,研究期限和補助金額也大幅縮減。 : 此現象遍及國科會每一個處、申請的每一個學校、系所和研究單位。結果造成教師 : 無法安心研究,必須另覓資源,研究生獎助金也跟著縮減或消失。許多博士後研究 : 員要另謀出路,碩博士生也可能必須外出打工,整體的研究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 : 危機。 : 主要原因是國科會突然把經費撥到其他地方!據瞭解,最大宗是「國家型科技計 : 畫」增列預算,佔據大筆經費,其次是「教授彈性薪資」。 : 「國家型科技計畫」是政府依照目前的重要政策,設計的任務導向計畫,例如生技 : 製藥、網通、智慧電子、奈米等,人文處也加上了人口研究。這些基本上屬於「科 : 技」,甚至是「產業」發展,不是「科學研究」,消耗大量資源,卻不一定能提升 : 國家科學研究水準,理論上不應由國科會以科研預算補助,而是應該交由相關的部 : 會,如經濟部、內政部、衛生署資助,並且依照性質邀請產業界投資,而且訂定明 : 確的績效目標。 : 國科會過去最受獨立學者稱道,最符合科學研究精神的,就是完全開放學者自由申 : 請,發揮創意,保障研究的多樣性,不以任務導向的計畫規範研究方向。現在竟也 : 追隨其他部會,以大量資源配置,誘導學者配合任務導向的國家政策,對科學研究 : 的自由和創意,將造成莫大傷害。 : 教授彈性薪資所佔比例較小,但一樣是資源錯置。彈性薪資發生在大專院校,其他 : 研究機構沒有這個需求,無論教學研究,責任都在教育部,不應該由國科會以科研 : 預算支付。 : 綜合上述二者,共同特色就是「劫貧濟富」:資深、資源豐富者,得以因此擁有更 : 多資源;中生、新生代資源不足者,以及他們的研究生,卻因此被剝奪了在學術界 : 基本的生存與立足條件。這是學術的資本主義,極端違背公平正義和科學精神。諷 : 刺的是,那些長期佔據大量資源的大戶,所生產的成果,與所投入的資源相當嗎? : 我們建議: : 一、將國家型科技計畫與教授彈性薪資多出來的預算,交由相關部會來負擔,恢復 : 國科會原有的科研預算。 : 二、恢復往年的研究計畫通過率,今年未獲通過但達到過去通過水準者,不必經由 : 申覆而重新獲得計畫。今年獲得補助,但計畫年期和經費被縮減者,恢復過去的年 : 期和經費。 : 三、保證以後科研預算不會被錯置到不相干事務上,讓獨立申請研究計畫的學者和 : 研究生有穩定的資源,可以安心研究。 : 【2011/07/04 聯合報】@ http://udn.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4.7.112.238
starmi:一個博士變成像業務員一樣要應酬也是怪怪的啦 07/05 08:53
starmi:推"怎麼學校的研究搞得像私人公司的研發部門一樣" 07/05 08:54
starmi:難道都沒辦法並行嗎? 07/05 08:55
cjtang:同意原PO的想法, 我也是想這樣做, 當然台灣的公司更難, 因 07/05 09:13
cjtang:為沒有真正的研發 07/05 09:13
wsc22:我想我們這裡的research council要我們找業界合作,主要是 07/05 09:16
wsc22:怕我們產學脫勾,但這不代表你找到業界合作他們就會給錢, 07/05 09:17
wsc22:你在你的計畫書中要讓他們看到妳的scientific challenge... 07/05 09:17
voices:我覺得就算做比較純科學的 還是要扯到對於應用是關鍵研究 07/05 09:26
voices:像是"某某現象對於石油純化佔有很重要地位,本計畫主要在探 07/05 09:27
voices:討某某現象" (我打顛倒了 應該是先講探討某某現象,因為對 07/05 09:28
voices:於石油純化很重要) 這樣就可以拿到石油相關的funding了 07/05 09:29
voices:但實際上就只是在探討某某現象 完全碰不到石油相關 囧 07/05 09:30
voices:我老闆都這樣搞的 但是作的就超純科學 07/05 09:32
wsc22:我想領域不一樣也有可能會有差異,如果在我們的領域,他們會 07/05 09:33
wsc22:要你去拿石油公司的support letter...如果你能說服石油公司 07/05 09:33
wsc22:當然問題就不大... 07/05 09:33
voices:跟他提idea的時後他也是問應用 沒有應用點就叫你回去想 07/05 09:35
voices:想到了才可以 07/05 09:35
voices:也是有學術機構贊助石油礦物產業啦 它們也是能源的一塊 07/05 09:37
voices:感覺wsc22大那邊是要業界學術界一起審計畫 07/05 09:39
voices:業界是第一關 學術界是第二關 這樣 07/05 09:39
wsc22:到也沒有說學術界與業界一起審查,只是你沒有業界的支持, 07/05 09:42
wsc22:基本上申請案子不會過...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跟業界溝通, 07/05 09:42
wsc22:看你要做得是不是他們需要的... 07/05 09:42
basel:若然,英國fundamental science的老師該如何是好 07/05 10:39
wsc22:做基礎科學的,我在想應該有另外一套準則,這我就不清楚了。 07/06 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