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zac1b (Goodday)》之銘言: : 先承認我還沒拿到學位 =.= : 還得要數十日 : 除非發生重大變故 : 我覺得當今政策兩大失誤 : 衝大量高等教育與衝大量P : 可能領域有別啦 : 但我看到的是現今學術環境對於展業發展很不利 : 教授眼中只有衝P : 不管是大量P 或高點P : 但很多P 對產業完全無幫助 : 而P 的撰寫非常費時 : 產業尚且存活困難難道還要撥錢撥人幫教授寫P 嗎? : 結果產業合作 : 會被學界視為大麻煩 : 文件一堆又沒好處 : 想合作OK : 來個幾千萬再談吧~~~ : 而大量博和教授只是在衝P 而已 : 學界發展和產業發展到底該不該混為一談呢? 理論上 至少我聽過幾個美國的模式 應該是這樣的 實驗室成果-->發paper-->引起創投興趣 --成功-->創投成立公司-->科學家技術入股-->養小三 -->先期投資尋找應用可能性 --失敗-->創投抽銀根-->科學家摸摸鼻子-->繼續發paper 我認為台灣在科學研究的能力上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的 是出在台灣的創投太少,投資太保守,玩金融遊戲的多,真 正大膽投資的少。當然台灣還是有照上面模式成功的例子, 但是普遍性不足以維持這個研發的"產業",就不用拿出來替 台灣的創投反駁了。更別說台灣拿得到錢的公司或科學家, 後面跟銀行跟創投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若從政府衝大量高學歷的策略來看 : 應該是要混為一談的 : 但結果卻是很糟的 : 衝點數策略只是反映台灣人對科學缺乏自信 : 不敢做自己想做的東西 : 只是看很多國家PAPER/人口 比高就先進 : 就學人家而已 : 個人覺得大量高學歷非常失策 : 政府應該主導要進行的國家發展重點 : 再培養適當質與量的人放到這些重點上 : 而不是培養一堆人後再請這些人自己想要幹嘛 : 而不是衝大量教授博士發大量無關痛癢P : 我不是說發P 錯或教授錯或博士錯或大學生錯 : 而是整個策略看不到效益 : 但我也覺得策略有稍微緩慢地在改進調整 : 我知道某先進b 大可能又要指教我幹嘛不以身作則放棄 : 我只是說說心得而已 : 我之後大概不會再做了~~ : 還在學界的各位先進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6.175.170
saltlake:創投抽銀根-->科學家摸摸鼻子-->轉行當小三 12/11 19:49
xiang:推樓上,因為我笑了 12/11 19:55
francej:不覺得台灣創投太少是理由. 畢竟都發國際期刊paper了,如果 12/11 22:54
francej:真的是可以賺大錢的,應該早就引起國外創投的注意了吧 12/11 22:55
francej:再著有國外創投參與對於拓展國際市場也是會有助益的 12/11 22:56
BColangelo:不是創投太少 而是投資保守 但這難以改變 12/11 23:24
BColangelo:因為在台灣投資創業的風險報酬相較其他國家太低 12/11 23:26
BColangelo:或有人會提到以色列的例子 但台灣當前還未具備類似條件 12/11 23:28
Gaussian09:台灣幾乎都在透過工研院做產業化 12/1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