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38歲留美博士失業2年,媽媽心痛自白:叫兒子用功讀書、賣房送他出國,是我錯了 七月,台灣失業率飆破4%,社會又陷入焦慮中,也因為正值畢業季,青年的高失業率再度 端上檯面討論。 和全體失業率相較,青年失業率達三倍,在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確是一個棘手問題。但是 請注意,失業率還只是計算到勞動人口,另外有15萬名想工作卻未找工作的「怯志人口」 並不計入勞動人口裡,其中近四成共5萬8千人屬於青壯年,年紀在25至39歲之間,最讓人 憂心! 社會期待,侷限了人生的多元性 寶寶心裡苦,但是媽媽心裡更苦。一位中年媽媽和我談起他的兒子,38歲,留美博士,在 家裡蹲了兩年,她沒有怪兒子,反而是充滿自責。 媽媽說,兒子拿到學位剛回台灣時,有出去找過工作,可是大學關校併校的傳聞滿天飛, 找不到教職缺,而民間企業又覺得用不到博士學歷,而且36歲毫無工作經歷,因此求職也 四處碰壁。說著說著,媽媽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再也收不住,一顆一顆的掉了下來, 哽咽的說: 「是我錯了,不應該從小要兒子好好念書、考上好學校,以為這樣就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 ,讓他有過高的期待,沒有辦法接受現實的人生不如他的理想。」 打從兒子念小學起,成績數一數二,逢年過節親戚看到他,就期許他長大一定要念醫科或 當律師,念博士到大學當教授也挺光耀門楣。這位媽媽自覺有責任好好栽培兒子念書,住 南部的她還為此調職台北,陪兒子在台北念大學,甚至賣掉房子送兒子去美國攻讀博士。 孩子認真自律,一路沒讓父母失望過,整個家族都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 過度關心,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就在兒子開始求職後,人生從彩色變成黑白。不知情的親戚逢年過節看到他,也不察言觀 色就口沒遮攔的問: 「念完博士,現在那一所大學任教呢?」 「念完博士,大企業應該搶著要你,現在那裡高就啊?」 每一個有口無心的問句,都像尖刄一般插進兒子的心窩,他受不住了,於是躲起來不見人 ,最後變成家裡的隱形人口,好像不存在這個人似的,父母不會主動提及兒子,即使有人 問起也是支支吾吾帶過。說到這兒,這位媽媽難過不已的問: 「難道,我的兒子已經走到人生的終點站了嗎?」 回顧過去38年,是不是早知道念到大學畢業就好了?這樣,孩子就不會背負過重的社會期 待,不會走進外在價值的牢籠裡自閉,也許可以輕鬆一點,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人生,她也 能撿回一個快樂的兒子。 人生無法倒帶回去重演,但是可以重新開始,只要有開始就會有轉機,需要給予時間耐心 等待。花了38年在兒子腦海裡打造的自我形象與自我評價,恐怕也是要花不少年時間才能 重建,這個過程可以想見的是兒子苦,媽媽也苦。 三個不,幫幫放棄求職的青年 老實說,這樣的媽媽,我的身邊有好幾位,都是說得上貼心話的至交好友,她們一輩子認 真扮演各種角色,最盡職的就是媽媽這個角色。她們的孩子也努力用功,品學兼優,但是 都在求職上跌跤後再也爬不起來,愈退縮愈不順利,愈不順利愈退縮,退到最後則是關起 人生大門,失去信心,不再外出求職。 孩子長到三十多歲,父母能盡力的有限,最多就是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專家常會建議,父 母要下狠心把孩子趕出去,讓他獨立面對經濟的現實,就會去找工作。這個推理是對的, 對於二十多歲的還管用,三四十歲就難囉,因為趕不出去啊! 做親戚朋友的我們,要知道孩子今天會變成這個樣子,很可能是因為之前的一句話,在孩 子的心裡種下「惡因」,強化了不理性的「社會價值」,那麼此時此刻我們能做的事,便 是拉開距離,做到以下三個不,給他們一個安全安心的時空去修復心靈,以及找回自己: 1. 不詢問:當父母不想多談孩子,就不要「善意關心」問起孩子的狀況,因為每一個詢 問都帶有社會價值,代表某一種社會眼光,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2. 不上門:家是孩子最後的堡壘,他唯一能藏身的地方,任何外人上門都會帶給他和父 母的尷尬與不便,約在外面會是比較貼心的選擇。 3. 不拒絕:碰到這種情況,父母與孩子都有如走上絕路般的無力與無助,如果他們開口 請求幫忙,請盡力給予協助與提攜,甚至做必要的承擔與背書。 http://goo.gl/sRJ8b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165.212.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eerPlan/M.1472630145.A.124.html ※ 編輯: antonio888 (115.165.212.246), 08/31/2016 15:59:09
jjkobe: Pity 08/31 16:05
xiix: 讀博士的下場 08/31 16:39
blence: 媽媽太黏孩子了,會變成媽寶 08/31 16:43
hint: 哪個領域出國還沒獎學金拿的? 投資真的過高了... 08/31 19:07
hint: 聽過要自費的 像IE 但是那是美國前三的學校 國內好幾個缺 08/31 19:08
hint: 就等畢業回來就業的... 08/31 19:08
apporience: 比較弱的像我就沒錢拿呀 08/31 19:52
apporience: 比較弱的像我就沒錢拿呀 08/31 19:52
ChesterB: 去美國讀博還沒獎學金 也太噴錢了...真勇者.... 08/31 21:48
forrester: 十年前土博畢業也很容易找到教職 誰知道今天會這樣 08/31 22:11
Scansnap: 為了生存只能拼命~~~兩年可以做很多事不能只坐以待斃 08/31 22:17
Scansnap: 念書沒有錯錯的是自己都認輸了 08/31 22:18
Scansnap: 我很好奇一個這麼快就認輸的人怎麼拿到博士的?? 08/31 22:19
Scansnap: 不論做研究不論人生 很多時候除了拼就還是拼 08/31 22:21
Scansnap: 說穿了 不就是家裡太有錢 記者故意下標衝點閱率而已 08/31 22:22
nokko: 把自己歸零就處處都有工作機會了 08/31 23:52
goodday06: 留洋博拚英文補教名師也可吧 09/01 00:12
playcool: 只有我覺得親戚這種生物很愛用過多的關心去妨礙他人嗎XD 09/01 01:19
goodday06: 整體時代沒有以前好啊 錢、生育力都變少 關心要拿捏 09/01 01:28
pc1234: 什麼領域的博士?工程領域的就算沒教職缺也不至於找不到業 09/01 02:25
pc1234: 界的工作吧! 09/01 02:25
pkuer: 十年前土博好找教職?誰跟你說的?除非你碰到矽導計畫那一波! 09/01 05:44
pkuer: 你知道民國八十三年報紙的標題是啥嗎 高學歷高失業率! 09/01 05:45
pkuer: 為啥我知道?因為當時我在猶豫要不要念博士 當時就難找教職 09/01 05:47
hsiawenc: 樓上是不是快50歲了?XD 09/01 07:43
springman: 十年前找教職應該已經不容易,因為少子化的現象已出現 09/01 07:58
springman: 不過 83 年時似乎還沒有那麼嚴重才對。 09/01 07:58
springman: 那時專科升格的學校很多,找教職似乎還不算太難。 09/01 07:59
deutschland: 90年教職簡單多了 博士少 一進去就副教授起聘 09/01 08:18
deutschland: 再加上升格及廣設大學 機會一大堆 09/01 08:19
jcjan: 86年起phd起聘是助理教授 09/01 12:13
youzi1114: 這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到底要討論什麼?連他讀什麼都不知道 09/01 13:31
HotDesert: 至少去找個博後幹一陣子吧.... 09/01 17:44
dafuhaw: 文組就是沒案子接 沒工打 連獎學金都沒得領啊 09/01 18:23
cothuho: 推y大,這記者只是在營造博士是魯蛇的氛圍。外行只看到 09/01 21:26
cothuho: 學歷,內行的才看能力 09/01 21:26
moewgi: 「當教授,當醫師,當律師」,觀念問題 09/02 10:01
JamesChen: 要全額自己拿錢唸博士就不要唸了 09/07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