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gricultu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xidation (100%純棉棉被)》之銘言: : 之前跟一個朋友在聊天,他對現今台灣農業有些意見, : 他認為台灣實在不太適合發展農業,台灣地狹人眾, : 可耕地面積不大,地價高,發展農業的成本高,一旦WTO農業問題解決, : 其他開發中國家農業技術又再進步,台灣農業在外銷市場上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 甚至連本身的市場,也因外國的對台進口,使得台灣農業的總供給量大量下降, : 到最後大部分農產品都因內需不足以支撐其生產,而被迫放棄。 看到這篇文章突然有點感想,如果有哪些不客觀的地方 請多多指教 如果我們的食糧都依存國外進口 不能自給 一但國際有變動,或是食糧供給有問題 (尤其台灣國際上的地位微妙) 就會造成恐慌 成本高可是不可廢 日本現在百分之七十的食糧依存外國進口(美國跟中國....等) 除了安全性問題還有必須負擔風險 但是日本對於農業並沒有因此就覺得沒發展的必要 相反的 積極地尋找出路 : 還有,很多人喊出什麼農業是「生產、生活、生態」的口號, : 生產在上面敘述過了,生活面,有人說農業可以增加生活品質, : 他認為這是很片面的說法,試看現在台灣畜牧業的禽畜糞尿和 : 狹義農業的農藥,讓河川污染,也讓附近居民的衛生及健康受到影響; : 最後在生態上,這是他最不能理解的,過去,因為農業的發展, : 使很多原始的地區受到破壞,現在,這個現象依然存在, : 高山上的果樹蔬菜破壞水土保持,野生動植物的棲地消失了, : 還有現在很多林業的樹苗產業,都是先把土地上的大樹和其他植被砍掉,種小樹, : 到一定高度後再挖掉,再重新種小樹, : 這對水土保持只有破壞,談生態,口號重於實際。 要說破壞生態 豈只有農業? 日本現在環境保全農業佔的比例越來越高 是目前的趨勢 地形上日本跟台灣有些先天條件類似 台灣是不是也應該重視這一點? 但是根本的問題 不只是上面的人連台灣人民 其實對於環境的意識或是重視普遍不高갊 不只是農業 整各大環境都市都是如此 生態一直都是口號 這是我呆生態研究室兩年的感想 讓人有心無力 環境意識不提升 問題一直存在 : 同樣土地面積所生產出來的價值和就業率,他不認為農業會比工業、服務業還要高, : 而且隨隨便便把台灣農地釋放出10%, : 普通住宅用地、工商業用地的地價就會大幅降低, : 這些行業的成本也跟著降低,就業率也跟著提高,對台灣其他產業有大大的好處 : 經濟學認為人類進步的原因是來自於分工,台灣在世界分工上恐怕不太適合發展農業。 : 我敗了........ 農地釋放出來 就發展的成工商業? (工商業除了基本資本還有變動資本...一些條件不足還是沒辦法說做就做的) 而不是成廢地? 基本上 台灣在世界分工上應該發展什麼 應該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以客觀來看 台灣有什麼優勢.... 所謂的經濟奇蹟 那真的是奇蹟 農業要是廢了 我以後一定要有塊地自己種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7.127.162
starsprince:推~ 11/20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