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nti-Canc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還沒看完全部.. 不過有幾點都可以很簡單的推翻: 對於很多慢性病..醫界的治療第一步都是life style modification 像是糖尿病..在前幾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guideline(準則)都還把生活習慣改變擺第一 若三個月後還失敗才要用藥.. 但是在這幾年這樣的原則被拿掉了..因為他們發現只有不到3成的人是可以在3個月內有 生活作習改變..剩下的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得接受藥物治療..反倒是這些人得多冒三個月 的時間在高血糖的風險之下.. 高血壓的guideline也是如此..最有效降血壓的方法不是各種ABCD的藥物..而是飲食運動 和不喝酒..問題是有多少人做得到?? 不過這種影片通常不會提這件事..開頭第一句就醜化藥物的好處..然後提倡生活作息改變 的好處..卻忘記就是絕大多數的人是改變不了這些..才需要藥物介入.. -- 國家從來就不是目的,唯有當它成為讓人類實現目標的條件時,它才具有重要性。人類的 目標不外是提升所有個人的力量,來促成進步。如果有任何國家體制阻撓個人內在力量的 發揮、妨礙思想的進步,即使它的思想再細密、結構再完備、它還是無用和有害的…… 白玫瑰19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2.4.91
flamerecca:推這篇 很多這種宣傳都太偏頗了 02/17 21:31
※ 編輯: Huangrh 來自: 111.242.4.91 (02/17 21:39)
redshiftin:同意,但某情況下病人竟然沒有life style guide的資訊 02/17 21:52
redshiftin:建議直接跳到一小時的地方再看 02/17 21:57
redshiftin:但是為何東京都立大塚醫院廣用該療法,早已超過500病例 02/17 22:28
zDavi:不這樣講怎麼賺得到錢 02/17 23:31
catsea:同意原PO 病識感與醫療智商才是關鍵 02/18 00:27
catsea:red所講的情況是 在目前台灣的制度下的問題 02/18 00:29
catsea:生活習慣調整的成功率以及健保點數的雙重考量 02/18 00:30
catsea:在台灣很難像大塚醫院用這樣的方式與病患溝通跟配合 02/18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