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the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 道德責任可以是一套用來解釋價值觀的概念,在此脈絡下它和自然律或決 定論成立與否沒有任何衝突。你只要接受道德責任引用的概念,所謂自由 意志,是虛設或暫定的就好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當然可以完全效益 地解釋罪刑,如果懲罰椰子可以減少椰子砸到人的事故那麼懲罰椰子就是 方法之一。既然你是讀政治哲學的我應該不需要太詳細解釋這件事。 2. 自量子力學發展以來自然規律的成立已經不代表決定論了,我們有理由認 為1935年薛丁格提出貓的問題時或更早人們就已經意識到如此。 3. 你可能需要重新了解你所說的軟性決定論是指什麼。 4. 就你的脈絡分析「人的選擇可以改變未來」此一敘述,只在引用自由意志 此一概念時才有意義。任何和自由意志不相干的觀點都沒有必要能夠解釋 你的敘述。  此外我是建議不要用「演化論」來稱生物領域外的演化觀點。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nexusfantasy:請解釋你對演化的定義,為何不適用。 06/13 18:18 : → nexusfantasy:為何沒處理價值觀,等於什麼都沒講? 06/13 18:20 : 好吧 : 放個大絕 : 演化論的背後依據是自然科學 : 但是能否形成自然科學是依靠因果律和因果法則 : 試圖藉著因果法則尋找自然規律和定律, 以便預測下一次的發生 : 但問題是, 這樣的的做法本身就是決定論了 : 也就是科學決定論 : 若採取硬性決定論的立場, 那麼人將沒有任何的自由意志 : 這也意味著人們不可能有任何道德責任可言, 也就不在有法律 : 絕大多數的倫理學家認為: 沒有自由意志就沒有道德責任可言 : 這就好比一顆椰子砸死人不可能有罪, 因為他是符合自然法則的因果律掉下來的 : 這條殺人的法律和規範要懲罰誰? 你要如何叫一顆椰子負責? : 相同的, 精神病患發病時也是無罪 : 因為他們沒辦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但現在的科學認為精神病患是可以被治癒的, 所以把們他抓進精神病院做醫療 : 軟性決定論比較是: 大範圍是被決定的, 小範圍可以自己選擇 : 就好比口渴時左右手各一杯飲料, 可以選擇兩杯飲料其中一杯一樣 : 在軟性決定論和絕對的自由意志下才有討論道德的可能 : 拉回來看演化論 : 一來是演化論只能解釋現狀, 而不能解釋人的選擇可以改變未來的道德價值 : 二來是演化論以生物學把人當作一個物探討, : 但是卻不會討論到各種道德背後預設的價值觀 : 每一種道德背後都預設著某一種價值觀, 人們根據這套價值觀以自由意志選擇自己行為 : 不符合此道德的就會被懲罰, 和付出應負的代價 : 若是配合決定論和自由意志之爭的問題, 那從演化論來看可能會有硬性決定論的問題 --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http://dejavu.blogdns.org/   騎士是種一旦失去存在的意義,就會崩解消失的東西  因此他們的一生總在追求著某些事物,以維持自己的存在 如果有了存在的理由,即使是一副空的鎧甲,也可以成為騎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49.54
Ebergies:不過 hidden factor 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嗎... 我是愛因斯坦 06/14 09:30
Ebergies:派... 或者說目前看到的科普說法都沒辦法完整說服我 "" 06/14 09:31
hermitwhite:隱變量我認為還是可行的假說,但它沒有什麼證據支持, 06/14 12:23
hermitwhite:事實上也沒有人能夠比較詳細地指出隱變量可能是什麼。 06/14 12:24
hermitwhite:所以我只能說目前自然定律和決定論是脫鉤了,但不代表 06/14 12:26
hermitwhite:它就必然是非決定論的。關於愛因斯坦,他曾和另外兩位 06/14 12:27
hermitwhite:科學家聯名提出「EPR謬論」想指出量子力學的荒謬性, 06/14 12:30
hermitwhite:不料近幾十年根據此謬論發展出來的實驗基本上都支持量 06/14 12:33
hermitwhite:子力學的「粒子在被觀察到的瞬間才決定其屬性」(可參 06/14 12:34
hermitwhite:考wiki的「貝爾定理」)。我們現在只能說如果隱變量系 06/14 12:35
hermitwhite:統存在,那它必然是某種超越我們目前時間空間知識的系 06/14 12:36
hermitwhite:統。而這種概念並沒有比今天量子力學的主流詮釋明確。 06/14 12:38
Ebergies:或許之前的說法有點容易誤解, 量子力學其實沒有詮釋什麼 06/14 16:44
Ebergies:它只有預測, 而沒有告訴我們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06/14 16:46
Ebergies:愛因斯坦提出 EPR 並不是要證明量子力學是錯的, 而是他認 06/14 16:46
Ebergies:為一定還有什麼東西造成了現在量子力學預測的結果 06/14 16:47
Ebergies:當然他提出簡單的隱藏變數假說被證明是不對的, 但這產生 06/14 16:50
Ebergies:的結論感覺似乎更讓人迷惑, 所以我可以經由遠處的測量精 06/14 16:51
Ebergies:準的 "控制" 另一個電子的自旋狀態嗎~? 06/14 16:51
Ebergies:順道一提另外一個說法, 我覺得挺有趣的, 就是我們所謂的 06/14 17:00
Ebergies:電子或其它的量子, 只有經過測量才知道它的存在, 所以它 06/14 17:01
Ebergies:們真的是粒子嗎? 或許螢幕上一點一點的電子只不過是電子 06/14 17:02
Ebergies:波與其它物體交互作用留下的痕跡 (它的確也是) 而從沒有 06/14 17:03
Ebergies:電 "子" 的存在 06/14 17:03
Ebergies:但話說回來這樣還是無法讓人很全然的接受 EPR 遙控的問題 06/14 17:05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11.253.80.38 (06/14 17:07)
hermitwhite:前一個問題,目前認為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即使量子不確 06/14 17:08
hermitwhite:定性背後的真的是某種隱變量機制,就我們目前理解時間 06/14 17:08
hermitwhite:與空間的方式來看它也是違背相對論的,是瞬時傳遞的, 06/14 17:09
hermitwhite:它會是一種非局域性的隱變量系統。目前相當被重視的新 06/14 17:12
hermitwhite:領域量子電腦和量子通訊,就是基於前面的概念。 06/14 17:13
hermitwhite:至於基本粒子是否是粒子,它們在測量中確實表現出某些 06/14 17:15
hermitwhite:粒子性和某些波動性。我們目前只能想它們不是「直觀的 06/14 17:17
hermitwhite:波動或粒子」。 06/14 17:17
Ebergies:嗯我了解你為什麼會這麼說了, 有關第二個議題, 其實在量 06/14 17:28
Ebergies:子力學的操作(?)裡面現在會用其它的波來做出相對應的粒子 06/14 17:29
Ebergies:特性, 例如最常見用聲波做出來的 "聲子" 可以說粒子和波 06/14 17:30
Ebergies: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06/14 17:31
caseypie:呃,兩位對隱變數似乎有不少誤解.... 06/15 13:54
caseypie:愛因斯坦提出的EPR矛盾也和隱變數完全沒有關係 06/15 13:54
caseypie:隱變數的問題不是違背相對論,而是根本不符實驗結果 06/15 13:55
caseypie:這一點已經被Bohm's inequality證實了 06/15 13:56
caseypie:還有隱變數的英文原文是hidden "variable" 06/15 13:56
hermitwhite:Bohm? Bell? 06/15 14:54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11.253.80.38 (06/15 15:02)
hermitwhite:事實上並沒有實驗已經排除了隱變量,目前真正被排除了 06/15 15:03
hermitwhite:的是古典式的隱變量,亦即如果有隱變量存在,那它和現 06/15 15:04
hermitwhite:在的主流詮釋會同樣是nonlocality的,是就我們理解時 06/15 15:04
hermitwhite:間和空間的方式來說違背相對論的,和主流詮釋一樣。 06/15 15:04
Ebergies:多謝 case 的指正不過其實這東西很久以前看的後來發現寫 06/15 15:06
Ebergies:錯但反正都看得懂就沒特別更正, 另外我想我和 h 的認知 06/15 15:06
Ebergies:應該是相同的東西, 也並沒有誤解 06/15 15:07
Ebergies:P.S. ERP 被提出來的時候... 隱變量就是詮釋實驗結果的一 06/15 15:09
Ebergies:種假說, 實際上他們當時也不可能做實驗所以不知道是錯的 06/15 15:10
Ebergies:也就是說為了不違背相對論, 提出一種可能性, 除非真的有 06/15 15:12
Ebergies:超光速通訊的可能性, 否則量力就是不完備的 06/15 15:13
Ebergies:雖然有點跳不過大概是這樣, 有錯的話也可以詳細討論 06/15 15:14
hermitwhite:不過以目前的理論上來說,人與人之間的超光速通訊還是 06/15 15:24
hermitwhite:沒有辦法達成的。這牽涉到(我還讀得不夠清楚的)理論 06/15 15:27
hermitwhite:問題。大致上來說是由於雖然粒子之間可以視為瞬時傳遞 06/15 15:30
hermitwhite:的,但這些資訊是沒辦法被直接測量獲得的(需要其他通 06/15 15:32
hermitwhite:訊手段介入),結果就是人沒有辦法超光速獲得訊息。所 06/15 15:33
hermitwhite:以目前量子通訊比較被當作是不可破解的加密方式發展。 06/15 15:34
Ebergies:因為目前如果兩個粒子真的有 "通訊" 的話, 它們也只是告 06/15 15:29
Ebergies:知對方要不要跟自己一樣的訊息... 這必需要把兩邊資訊結 06/15 15:30
Ebergies:合才能取得訊息 (靠斷到推文了 = =) 06/15 15:30
hermitwhite:(沒關係又沒斷了) 06/15 15:37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11.253.80.38 (06/15 15:38)
caseypie:是Bell沒錯,Bohm是第一個提出隱變數之後卻又推翻的人 06/15 19:28
caseypie:我打錯了 06/15 19:29
caseypie:EPR被提出的時候並沒有隱變數,也和資訊傳遞無關 06/15 19:31
caseypie:1935年的EPR論文所講的是複數個"physics reality"的問題 06/15 19:33
caseypie:但是這個質疑被Bohr直接用哥本哈根詮釋駁回了 06/15 19:34
caseypie:隱變數理論則是直到1951年才由Bohm完整建立的東西 06/15 19:34
caseypie:nonlocality的隱變數理論也不需要牽涉相對論 06/15 19:39
caseypie:另外Bohm一開始建立隱變數理論的時候就知道不違背相對論 06/15 19:41
caseypie:因為所有的資訊是在一開始建立糾纏態波函數時就輸入了 06/15 19:41
caseypie:剩下的只是用算符提取資訊而已 06/15 19:41
caseypie:從哥本哈根詮釋的觀點來看,波函數就是一切 06/15 19:42
caseypie:先建立波函數(訊息建立)再分離然後測量(提取訊息) 06/15 19:43
caseypie:這之中沒有違背的地方 06/15 19:43
caseypie:量子加密與其說是不能破解,不如說是不能無法察覺地破解 06/15 19:51
caseypie:因為一截聽就破壞量子糾纏態,通訊雙方就知道有人搞鬼了 06/15 19:52
Ebergies:原來如此,我看到的版本都直接把這些一起說明了 06/16 00:03
Ebergies:不過你說波函數是一切是可以接受,但為何兩者在很遠的距 06/16 00:05
Ebergies:離仍能互相影響呢?因為一開始便決定好的假設已經被證明 06/16 00:05
Ebergies:應該是不正確的,也就是說兩個粒子是在測量過後才決定 06/16 00:06
Ebergies:自己的角色,這很顯然是違背相對論的不是? 06/16 00:07
caseypie:沒有被證明不正確啊 06/16 01:28
caseypie:一開始的波函數已經被決定好了,量測時才決定物理量 06/16 01:28
caseypie:量測時才決定的是波函數的塌縮方式,不是波函數本身 06/16 01:29
caseypie:早在實驗一開始,就已經知道波函數必定是糾纏態了 06/16 01:30
caseypie:之後所有的「瞬時」資訊傳遞都是基於這個認知 06/16 01:30
caseypie:把一開始對波函數型態的認知考慮進去,就沒有瞬時的疑問 06/16 01:31
Ebergies:我指的一開始就決定好是指粒子的自旋方向之類的物理量 06/16 09:46
Ebergies:不是指波函數. 而另外, 為什麼知道波函數是糾纏態, 就沒 06/16 09:48
Ebergies:有瞬時的疑問呢? 畢竟這一樣是兩個分開的粒子, 為什麼它 06/16 09:50
Ebergies:會知道什麼時候該要 collapse 呢? 06/16 09:50
caseypie:是糾纏態就不是分開的粒子了啊 06/16 13:02
Ebergies:所以它是「很大顆」的粒子嗎~? 無論如何兩邊距離很遠是事 06/16 14:03
Ebergies:實啊,就算它們是「同一個波」好了,為什麼可以知道該如 06/16 14:04
Ebergies:何在瞬間正確的 collapse? 06/16 14:04
Ebergies:阿阿同不同一個波不是重點重點是兩邊測量距離很遠 xD 06/16 14:07
caseypie:很遠還是同一個啊,所以沒有知道不知道的問題 06/16 14:13
Ebergies:並不是同一個就可以無視距離很遠的問題吧 @@? 06/16 14:19
Ebergies:因為在兩邊其中一邊被用 ABC 三種方式測量,另一邊結果就 06/16 14:24
Ebergies: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 06/16 14:25
Ebergies:正因為會影響結果才會有「知道」這種說法... 06/16 14:26
caseypie:既然是同一個波函數,就沒有「一邊」的問題 06/16 14:33
caseypie:你有測量,就是整個波函數塌掉 06/16 14:34
caseypie:既然是同個波函數塌掉,當然會「知道」「另一邊」塌縮 06/16 14:34
caseypie:「知道」是量測的人「知道」,電子本身不需要知道 06/16 14:35
caseypie:那量測者的「知道」要回溯到一開始糾纏態建立時 06/16 14:35
caseypie:所以沒有資訊瞬時傳遞的問題 06/16 14:36
caseypie:距離很遠不是重點,只要維持住糾纏態,多遠都是同一個 06/16 14:36
caseypie:所以實務上兩顆電子/光子很難離得很遠 06/16 14:38
caseypie:因為一不小心糾纏態就被破壞掉了 06/16 14:38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11.253.80.38 (06/16 16:03)
hermitwhite:在1935年的EPR paper中,確實沒有提到資訊傳遞問題。 06/16 16:22
hermitwhite:在這篇文章中,三位科學家基於量子力學觀點會導向能夠 06/16 16:22
hermitwhite:從觀測糾纏的量子A的結果得知B的屬性,指出B的屬性在 06/16 16:23
hermitwhite:此可以說是「先於測量被決定的」。但量子力學主張基本 06/16 16:23
hermitwhite:粒子的(從不同觀點來說,所有物體的)屬性並不先於測 06/16 16:25
hermitwhite:量存在(也就是你前面說的phisical reality問題),因 06/16 16:26
hermitwhite:此如果此現象成立,會直接導向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這 06/16 16:26
hermitwhite:個問題事實上有不同版本,原因在於原始的EPR paper很 06/16 16:26
hermitwhite:短,一些問題是在衍生的爭論中才出現。至於資訊傳遞會 06/16 16:28
hermitwhite:變成超光速的問題,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三位科學家中的 06/16 16:28
hermitwhite:哪位提出的,但它確實是這問題中的一環。 06/16 16:28
※ 編輯: hermitwhite 來自: 111.253.80.38 (06/16 16:38)
hermitwhite:然後我認為你最後這段回應事實上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 06/16 16:41
hermitwhite:那只是哥本哈根詮釋式地敘述一遍數學結構對應的現象, 06/16 16:41
hermitwhite:然後說「這就是它的性質」。不管從哲學還是直觀上都沒 06/16 16:41
hermitwhite:有解答到本來的問題。 06/16 16:41
Ebergies:樓上說出了我的想法 06/16 16:44
hermitwhite:噢其實它回答了EPR paper的問題(比Bohr的回答好,他 06/16 17:42
hermitwhite:回答說這沒辦法測量,事實上還是錯的);我要說的是這 06/16 17:44
hermitwhite:沒有解決Ebergies提的問題。 06/16 17:45
caseypie:愛因斯坦在1935年念茲在茲的physics reality並不是屬性 06/16 22:07
caseypie:他說的是波函數, 06/16 22:08
caseypie:他的論證:A和B有共同的波函數 06/16 22:08
caseypie:所謂「共通」是指A和B有某種交互作用 06/16 22:09
caseypie:然後把交互作用關掉,讓A和B的波函數維持在關掉之前狀態 06/16 22:10
caseypie:然後在這個時候測量A,那麼B的波函數會跟著塌縮 06/16 22:11
caseypie:愛因斯坦的認知是:這樣B未受測量,所以那個塌縮的波函數 06/16 22:11
caseypie:依舊是"reality" 06/16 22:12
caseypie:但是B未塌縮的波函數也是reality,所以就有兩個reality 06/16 22:12
caseypie:波爾的回答也不是沒辦法測量,他是說這兩個波函數不能拆 06/16 22:13
caseypie:不能拆開討論,我的回答基本上就是波爾在1935年的回答 06/16 22:14
caseypie:我不知道你說的哲學和直觀是什麼意思 06/16 22:14
caseypie:對我來說那聽起來很像無法接受量子力學的人的直截拒絕 06/16 22:15
caseypie:中學物理考試就讓很多人知道物理直覺和生活直覺差很多 06/16 22:16
caseypie:既然量子力學沒有被實驗破解過,那麼它才是物理上的直覺 06/16 22:18
hermitwhite:你這個主張事實上是在說這種脈絡下問為什麼沒有意義, 06/17 00:24
hermitwhite:而不是回答了對方的問題。我知道物理學界很多人有採用 06/17 00:24
hermitwhite:閉嘴計算來詮釋問題的傾向,我對別人採用這種方式沒有 06/17 00:25
hermitwhite:什麼立場,但回答問題和反對問題本身應該要有所區別。 06/17 00:34
caseypie:這不是閉嘴計算也不是說問題沒有意義 06/17 00:40
caseypie:好吧,或許算是說這種問問題的方式沒有意義 06/17 00:42
caseypie:所謂的直覺不過就是我喜歡吃苦瓜這類事情 06/17 00:43
caseypie:當然有人可以追問說為什麼不喜歡吃 06/17 00:43
caseypie:並且聲稱對方不喜歡吃苦瓜的理由無法說服自己 06/17 00:43
caseypie:只是我看不出這樣的追問討論有什麼意義而已 06/17 00:44
caseypie:當然如果你可以明確定義你說的哲學和直覺是什麼意思 06/17 00:44
caseypie:那就另當別論,否則我想到的回應只有把雅量一文貼上來 06/17 00:45
hermitwhite:既然你主張問這問題沒有意義,那為什麼還要問我有效地 06/17 01:01
hermitwhite:回答問題的方法? 06/17 01:02
hermitwhite:再回到EPR paper。它其實很長,我之前是看到節錄的版 06/17 01:05
hermitwhite:本。現在看以下這篇連結: 06/17 01:06
hermitwhite:我看不出physical reality有指涉波函數的意思。所有的 06/17 01:06
caseypie:EPR paper很短,只有三四頁..... 06/17 01:07
hermitwhite:physical reality,有確切指出對象的,都是在說那兩個 06/17 01:07
hermitwhite:不可同時測量的物理量,位置和動量。 06/17 01:08
caseypie:我不是問你有效回答問題的方法,我是說訴諸直覺沒有意義 06/17 01:08
caseypie:除非你能明確定義你說的直覺是什麼 06/17 01:08
hermitwhite:比兩三頁更短的版本:http://ppt.cc/igMd 06/17 01:13
hermitwhite:我是在說你直觀上沒有回答到問題,所以如果你主張沒有 06/17 01:14
hermitwhite:這個問題,那我不管回答直觀是什麼你都會想否定。即使 06/17 01:15
hermitwhite:如此我還是可以稍微說一點。例如你假如回答出一個更基 06/17 01:16
caseypie:你那篇就是原文,777-780,一共有四頁 06/17 01:16
hermitwhite:礎的、更簡約的理論架構,那麼我會認為在直觀上這有回 06/17 01:16
caseypie:我什麼時候主張沒有這個問題? 06/17 01:17
caseypie:所謂的簡約和基礎,在你的談話脈絡裡跟直觀一樣 06/17 01:18
caseypie:這樣缺乏明確定義的問題原本就是無法回答的 06/17 01:18
caseypie:physics reality的歧異是因為量測不同物理量造成塌縮不同 06/17 01:19
caseypie:重點在於量測了A的什麼,B就變成該物理量的本徵態 06/17 01:19
caseypie:既然波函數長得不同,那去量什麼東西都會不同 06/17 01:20
caseypie:第一次量測行為是造成reality的歧異 06/17 01:20
caseypie:而歧異則體現在未被量測的那顆粒子的波函數上 06/17 01:21
hermitwhite:回到EPR,我還是看不出原文討論的physical reality指 06/17 01:48
hermitwhite:的是你說的那個東西。你怎麼讀「reality as given by 06/17 01:49
hermitwhite:a wave function is not complete」這句? 06/17 01:49
caseypie:由波函數賦予/定義/奠基的真實性是不完備的 06/17 02:20
caseypie:我建議看p780右上角的段落 06/17 02:21
caseypie:其實你從原文看得出來,愛因斯坦說的reality 06/17 02:22
caseypie:指的是更廣泛的概念,「客觀存有的物件」之類的 06/17 02:25
hermitwhite:我也認為他指的是更廣泛的東西,所以我不認為那指的是 06/17 03:51
hermitwhite:波函數。在他的觀念裡波函數比較像是用來描述physical 06/17 03:52
hermitwhite:reality的東西,而不把它當作reality的一種。 06/17 03:53
caseypie:我會說那是reality的具體描述 06/17 04:53
caseypie:亦即「這個系統現在是什麼狀況」的表達工具 06/17 04:56
hermitwhite:從某些觀點來看波函數可以是reality的具體描述,然而 06/20 14:55
hermitwhite:提出Can Quantum-Mechanical...此一質疑的並不持這種 06/20 14:56
hermitwhite:觀點。他在此問題中在意的物理現實之本體確實是泛稱, 06/20 15:01
hermitwhite:對主張波函數就是基礎的現實的人來說波函數也確實可以 06/20 15:02
hermitwhite:是其內涵;然而對於反對量子力學完備性而事實上也懷疑 06/20 15:04
hermitwhite:把波函數當成基礎現實的愛因斯坦來說,他用physical 06/20 15:09
hermitwhite:reality來專指波函數?這可能性很低。而且該文中的質 06/20 15:10
hermitwhite:問不用限定physical reality就已經有意義了,那麼你要 06/20 15:11
hermitwhite:把它解讀成專指波函數,我看這樣的理解很冗贅。 06/20 15:11
hermitwhite:你如果還是反對我的讀法,要不要移駕物理板討論? 06/20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