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the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弟是鍵盤修行人啦,因為我覺得原始佛教還是很好的,所以出來PO個文給大家笑一 笑,大家看看就好。如果覺得這篇文太長不想讀,最後面有稍微總結一下重點。 先說一下我自己抱持的觀點,悉達多的整套理論是建立在他成佛(了悟他自己的本然) 的整個過程修行體驗,以及當時流行的印度教上,然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跟我們現在 很像,存在許多對自己生命與環境的幻想,比如說一直禪坐可以飛天,或是不吃不喝 就可以開悟之類的,這些幻想與修行方式影響當時的人至深,卻同時也因為反對現實 而產生了種種的痛苦。 悉達多的理論絕不可能是原創,只是他有他獨到的地方,他也不希望我們一開始就先 假設他說的都是對的,而是在經過自己驗證之後,才去認定說「恩,他說的應該沒錯 」,或是「阿靠,他說的是屁話」。因為他的理論體系有一串是他自己的經驗分享, 這除了自己去體驗以外,很難判別到底他說的是對的還是錯的。然而,這些修行方式 卻又必須經過長短不一的時間才能判定說他說的對不對,所以一定程度上的相信是必 要的。 順帶一提,我不認同要人盲信的言論,但我認同悉達多最原始所講的完全可以藉由人 的邏輯與自我體會來驗證。 那麼,悉達多說了什麼要人修習的東西?他又針對了什麼問題而提出這一套論點? 悉達多當時針對的,是自己生命的不確定性(因他所處的時代戰亂頻仍)與不可掌控 性(比如說生、老、病、死、遇到賭爛的人、離開自己所愛的人...等)這兩個問題, 而他又發現這兩個問題是造成人類陷入集體困頓的主因,但人類卻沒辦法察覺讓自己 生命陷入了困頓狀態的原因,這在佛教中稱作無明。而因為無明,造成了全人類集體 的苦。 總歸來講,悉達多要破除的,是這種無明的狀態。而破除的方法,悉達多統歸成為四 聖諦,即苦的種類、苦的起因、治療苦的方法,以及預防苦的再生四類: 1.苦諦(苦的種類) 舉例來說,當我們有了愉悅、快樂的感受,這種感受的消失就會帶來苦;當我們升起 怨恨、憤怒等令自己不愉悅的情緒,也會帶來苦;希望獲得一個穩定的自我而求不得 ,這也是一種苦。 悉達多將苦分成了三大項: (1) 苦苦:一般的苦難,如生老病死。 (2) 壞苦:因改變而成的苦 (3) 行苦:什麼是「行蘊」?簡單來說,是習性反應。容後解釋。 2.集諦(苦的起因) 悉達多用十二緣起來解釋。然而,在提十二緣起之前,有幾個名詞是必須被定義清楚 的: (1) 行:悉達多將自我分成兩個部分:可見(色)與非可見(名)。在非可 見(比如聲音、味道、想法...等,但絕對不是靈魂這一獨立於身體的存在 。)的部分,悉達多用了四個集合名詞來描述「名」的運作過程:受想行識 。而化作中文的話,大概如下: 識:感官與外物有所接觸而生的「塵」,比如說眼睛對到顏色,而 不是聽到顏色。 ↓ 想:對這些「塵」做分類的動作,分辨是哪一類的感官所感覺到的 「塵」。 ↓ 受:對這些感官所接觸而引發的事件產生感受。比如說,我聞到屎 的臭味,而產生一種厭惡之感。 ↓ 行:我們對感受的固有反應,有些人會說「認同情緒」。比如說我 有了憤怒的感受,我以前是對這種憤怒的感受是怎樣處理的? 是迸發出來?還是壓抑?或是採取其他作為?如果對這個過程 沒有認知,我們就會一直採取同樣的作為方式繼續下去,這就 是自己本身的「業」(因果法則)。 (2) 無明:對受想行識這個過程的不瞭解、對自我本質的沒有體認,以及對 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沒有控制能力,如同蒙眼在路上開車一樣的這 種狀態稱做無明。 回歸十二緣起,十二緣起的內容如下: 無明緣行:因為不知道自己作感受的認同模式,所以不斷地重複以往所採取的認同 方法,此時,「我」的概念也在此生成。 ↓ 行緣識 :這種既有的認同方法存在於時間流上的每一刻,並反應出片片刻刻的意 識流。這裡的識並非五蘊中的識蘊(分別蘊),而是自己的意識流。 ↓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對我的認知進一步擴大,產生出身體與心靈的兩個分類, 這兩個分類又被切割成六種感官:眼睛、鼻子、耳朵、舌 頭、身體,以及意念流。而這些概念又會回去補強識的認 知,形成一個不斷回饋的迴路。 ↓ 六入緣受:因為有感官,所以對應外界事物就有了種種的感受。 ↓ 受緣愛、愛緣取:我們對感受產生於愉悅和不愉悅的判斷,而有了愛執:偏好的感 受出現,而更進一步地去追求好的感受(貪)、厭對不好的感受 (嗔),並且持續地對這種平價感受的模式執迷(癡)。 ↓ 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就是對貪愛的執著,固化了我們對一個永生不死自 我的觀念,這個永生不死自我的生會反應出現實的 「你必須老、必須病、必須死」的痛苦。 3. 滅諦(如何滅除苦) 苦的根源是什麼?悉達多發覺到,如果無明(因為對自我運作方式的不瞭解而產生的 混沌狀態)消失了,那麼既往的習性也消失,跟著自己身上的獨立存在那些部位的想 法也消失,對「有一個獨立、穩居世間不變的我」的想法也消失。 簡單來說,是內在種種妄想的熄滅 - 即涅槃(火焰的熄滅)。 而剷除苦根源的方法,在於八正道 - 八種讓你探覺自我的方法。 4. 道諦(預防苦再生的方法) 八正道可以分作三大項:戒(自我的規範)、定(定力的增加),以及慧(智慧的產 生)。 (1) 戒:持戒的目的,在於減少自我的惡業(業是行為的意思)。惡與善的 分辨標準很簡單:你說這話、做這事,是不是會損害到他人心中的 平靜,或者會傷害到他人的身體? (2) 定:定力的增加,可以增加自我的觀照能力,也是分為三類: (3) 慧:持戒可安定,定則可增慧。慧是讓自己走出苦難的最主要關鍵。 四聖諦大概是這樣,這也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會PO是因為看到有人在問四聖 諦的內容,所以把以前打的copy一下。如果有哪裡怪怪的拜託講一下)。 那麼之後佛教各派的發展呢?比如說禪宗、淨土宗,或者日本的日蓮宗? 這個我倒想借用《製造耶穌》這本書作者的想法,這些宗派的發展,是建基於每位開 山祖師對佛教的原始教派的解讀方式不同,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佛教,實際上有效、或 是這個宗派對於當時的人們若確實有吸引力與安定作用在的話,這個宗派就會順利的 被留下來。這些宗派的教典,多半有開山祖師自己本身的體悟與經驗,只是是藉由悉 達多之口所講出,這些經典對我來說,跟莊子外、雜篇很像(當然,唬爛或神話悉達 多的一定有,而且好像很多)。 簡而言之,現在的佛教派與派之間彼此發展出來的理論,彼此之間沒有矛盾是一件不 可能的事,而去爭說大乘優於小乘,或大乘非佛說這些議題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要判定哪些是最原始的佛教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只取信符合這個世界的規範,以及 可以用邏輯思維的論點,似乎是可以比較有系統了解佛教核心的方式,那些不能論證 的就只能存而不論了。 -- [總結] 我認為 1. 悉達多是人,他說的是人話,他說的東西符合人的邏輯。 2. 悉達多是人,自然會有偏見,他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述他體會的東西,但不代表他 說的都對。 3. 現在傳世的著作,有可能是禪師自己的心得體會、唬爛文,或是神話故事。 4. 悉達多最初所說的,不一定能夠完全解決現代人的問題。他有他那時代的問題,我 們有我們這時代的問題,只是他所教的現在還有一些可以拿來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98.30 ※ 編輯: Imbufo 來自: 118.166.98.30 (10/20 21:17)
zeuklie:希達多說今世修行絕對不夠 還有很多階級都要修幾千年 10/20 22:01
zeuklie:這完全可以藉由人的邏輯與自我體會來驗證? 我靠! 10/20 22:02
Imbufo:大哥 別激動 我有說那些我不知道的我存而不論了...... 10/20 22:07
zeuklie:"只取信符合這個世界的規範,以及可以用邏輯思維的論點" 10/20 22:17
zeuklie:因果輪迴(至少對我來說)第一個就不合格 10/20 22:18
Imbufo:Fine,那我簡單講一下我的想法可以嗎? 10/20 22:18
zeuklie:現代救病的藥方需要經過多重的實驗與考評才能為人所接納 10/20 22:19
zeuklie:古人救世的藥方卻是廢話少說先用過之後再論 10/20 22:20
zeuklie:結果不設標準評估者來批判謹慎求知者妄迷? 10/20 22:22
zeuklie:請說 10/20 22:22
先說關於輪迴的部分,我自己接觸到可以取信的佛教師所講的輪迴,不是針對生命 或靈魂的流轉那種大輪迴,而是我們這個當下的小輪迴。比如說對於情緒的慣性反 應。這種慣性反應很像一種線性的處理器,有什麼情緒進去,我們就反應出一個對 應的感受出來,這樣就好像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一樣。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我可以認同跳脫輪迴是一件很必要的事,因為我的確因為這種 被情緒的制約而感受到痛苦。你要我舉證據我還真的舉不太出來,只能跟你講我自 己因為逐步的練習而逐漸走出被情緒的制約,用現在的話來講,可能可以說是EQ變 好了吧?但是我也只能止步於此,而不能說「你一定要修這個才會怎樣怎樣」,這 樣反而變成一種很恐怖的偏執,這是我亟欲避免的。 我同意z大你前面所說的「古人救世的藥方是先用過再評論」,然而佛教中所設立的 三個檢立標準:每一種世間中的事物都會變、沒有一個獨立於世間或永存於世間的 我存在(萬事萬物有互相的相依性correlation),以及脫離苦的必要條件是看見自 己真正的本性。因為我能認同這三個標準,所以不太能同意z大你後面所說的了。當 然,悉達多還建立了更多的標準,比如說他很要求弟子專注這個當下,而先不要去管 比如說第一因怎樣的問題。這樣的教法的確有其問題在,但是因為我在他背後隱約看 到了一貫的邏輯,加上我自己驗證到這些東西,所以我認同了他的言論。 我的想法啦,還有z大好兇,嗚嗚QQ ※ 編輯: Imbufo 來自: 118.166.98.30 (10/20 22:37)
hazel0093:大推 10/20 22:27
hazel0093:補 10/20 22:32
※ 編輯: Imbufo 來自: 118.166.98.30 (10/20 22:38)
Imbufo:好啦 我認為悉達多說的是人文思想 是一種可思辨的哲學 10/20 22:40
Imbufo:但是因為流傳太久 越來越多人在裡面加註解 所以變得越來越 10/20 22:40
Imbufo:怪 結果就是今天宗教化的佛教了 10/20 22:41
Imbufo:我心中的佛教跟教團沒有關係就是了... 10/20 22:41
aaa955051:推,雖然我還看不太懂前面 但後面的整理 很好 10/20 22:45
hazel0093:嗚呼 還是基本教義派比較好(誤) 10/20 22:49
Imbufo:haze大~~要不要看漫畫 有一套日本人畫的很接近禪宗精神 10/20 22:50
zeuklie:這些婆羅門教的遺產 10/21 00:26
zeuklie:推錯 10/21 00:27
LukeMoon:這篇挺少人推的XD 10/21 07:13
MartinJu:佛的弟子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原始佛教也開始不承認了喔 10/22 08:29
Imbufo:不是不承認,只是神通不是修行體系的重點,那是過程中的副 10/22 21:18
Imbufo:產品。 10/22 21:18
Imbufo:過度強調神通會讓修行偏了頭 這不是最初的本意 10/22 22:04
hermitwhite:雖然不是本意,不過實證的第三者會把它當成是一個檢驗 10/22 22:34
hermitwhite:重點,因為它是一個能在客觀實證上區分佛教的典範和現 10/22 22:35
hermitwhite:今主流自然科學典範的項目。所以有些主張神通存在的學 10/22 22:36
hermitwhite:佛者基於這不是修行本意而避談神通的態度反而讓外人感 10/22 22:37
hermitwhite:到這是一種逃避問題的態度;對他們來說這確實是問題。 10/22 22:37
Imbufo:了解,那我這樣講看看,你聽聽。 10/22 22:44
Imbufo:廣泛來講,神通是一種超出常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態, 10/22 22:45
Imbufo:比如說走得飛快,或是可以看得很遠。這種被稱作神通的狀態 10/22 22:46
Imbufo:,就像我們今天會說一名能舉400磅重的舉重選手他有超乎我們 10/22 22:46
Imbufo:一般人的能力,但超能力那邊我不敢隨便說。 10/22 22:47
hermitwhite:這個講下去又是個很長的故事了。不過我先介紹你一下, 10/22 22:58
hermitwhite:之前有位叫flamerecca的板友用和你上面幾行完全相同的 10/22 22:58
hermitwhite:方式帶進和神通相關的討論。在板上留有很長的討論串。 10/22 22:59
Bonaqua:客觀實證是現代科學的用詞,是為了想探索什麼想得到什麼。 10/22 23:26
Bonaqua:學佛並非為了想得到什麼,而是學習放下什麼。 10/22 23:27
Bonaqua:所以佛教強調自修自證。我難過只有我自己願意改變才有救。 10/22 23:29
Bonaqua:周遭的人再怎麼快樂,也跟我內心的痛苦難過無關,所以憂鬱 10/22 23:30
Bonaqua:症患者才需要透過心理諮商師去開導心靈,最終也是要患者自 10/22 23:32
Bonaqua:己願意走出陰霾,這就是為什麼要自修自證的原因。 10/22 23:32
Bonaqua:佛不度無緣之人,要靠的最終還是自己的心。 10/22 23:37
Imbufo:h大 那串文我沒仔細看 但是前幾篇的問題似乎出在神通無法以 10/24 01:51
Imbufo:藉由某些方法可以重複這個實驗結果得知 但是我可不可以說 10/24 01:52
Imbufo:我抓幾個身體素質差不多的 重複當初舉重選手鍛鍊的過程 10/24 01:53
Imbufo:最後可以得到接近的體格、相似的答案 這樣是可重複的實驗呢 10/24 01:54
Imbufo:如果我理解錯誤 那再請跟我說 10/24 01:54
hermitwhite:(我偷了個懶,等等來回答問題) 10/29 22:14
hermitwhite:在系列爭論中我認為主要有幾個問題: 10/30 20:40
hermitwhite:1.你說的所謂神通如何可以從佛教的理論中推論出來?前 10/30 20:42
hermitwhite: 面的討論中有板友闡述了他的想法,但我們看來其內容 10/30 20:42
hermitwhite: 實在沒什麼必然性,他只論及神通「可能」存在而已。 10/30 20:43
hermitwhite:2.如果佛教的理論確實導向神通存在,那麼它要如何被針 10/30 20:43
hermitwhite: 對性地檢驗出來?它和一般人類的身體能力相比有何獨 10/30 20:43
hermitwhite: 特性? 10/30 20:44
hermitwhite:3.採用的理論在佛教界中是否是被夠多的學派公認? 10/30 20:44
hermitwhite:好了拖稿結束(繼續打瞌睡 10/30 20:45
loyang:講的好清楚 推 11/07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