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the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你的觀念跟佛教有一點像 佛教說的善惡是根基於快樂和痛苦 造成快樂的事情或原因 被叫成 善因 造成痛苦的事情或原因 被叫成 惡因 其實跟道德毫無關係 如果整天打炮、嗑藥、睡覺 最終可以造成真正的快樂的話 在佛教就會被說是 善因 就算別人道德上覺得這些是壞事,只要能造成快樂的事情或者因素 都叫成 善因 你的問題感覺是像在問人這一輩子是否只要活得快樂 道德上、觀念上 那些所謂感覺很善良的、正義的 事情 其實不用去管他 因為人最重要的是活的快樂 什麼助人、救助流浪動物 之類的 不過都是無謂的 其實我沒有要傳教的意思,不過你這樣的觀念 完全就是佛教的觀念 所以我就來提提佛教的一些觀念 佛教認為一個人、或者一切萬物、或者腦中那些正義的觀念 全都是隨時變動、隨時會升起、隨時會毀滅 可以說沒有什麼意義 什麼救人、佈施、或者心中那些正義的想法 全都是變動不定的 今天看了電視推廣一些助人的概念 看了一些感覺很良善的書籍 腦中就會被影響,然後就覺得正義很好,幫助別人是好事 但是改天學了另一種知識 例如 物理、數學、化學、生物 就會覺得什麼助人、幫人 完全只是腦中原子的交互作用 完全只是腦中神經元放電的訊號在作用而已 助人完全沒有意義 就像這樣,我們根據看到的、學到的 這些東西的不同 一直在被影響,難怪說 不管一切萬物,包括我們腦中的觀念 全都是動盪、快速變換的 就以我這篇文章來說,也正在改變你腦中的一些觀念和想法 那麼,既然一切變動不定、身體變動不定、腦中觀念變動不定 那些物理學所謂的定律 也變動不定 (一大堆曾經美妙的定律都被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打翻了 誰知道量子理論什麼時候會翻) 身為一個人,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曾經我也深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後來,我認為佛教的答案算是不錯,可以參考 不過佛教也並非所有的東西都不錯,我有些部分認同,有些部分不認同 佛教認為,既然一切都是變動不定,很多執著就失去意義了 像是執著我們的外觀應該永遠那麼漂亮、執著我們的壽命應該越長越好 各種執著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些執著和事實相反,只會造成痛苦 那佛教認為一個人該怎麼活著呢? 佛教認為一個人應該"快樂"的活著,這就是佛教的答案 看起來有點白痴、有點像廢話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答案其實非常像我心中真正的答案 其實你PO了"人是否能夠自私自利的活著"這個問題 其實答案應該也跟佛教的答案一樣:人應該要 快樂 的活著 只是你認為快樂的來源是自私自利,不用再管其他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了 這個部分跟佛教認為的快樂來源 完全不一樣,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平方再開根號 首先,你、我 跟 佛教創教者"釋迦牟尼" 應該都認同 這一生 快樂的活著 是最大的目的 現在要分岐的地方是 到底要怎麼快樂 的這件事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快樂的情緒也只是神經元放電 透過身體各部分的酵素互相協調產生的一種身體和精神的狀態而已 如果能在腦子控制快樂情緒的神經元附近,放入人工放電器 不斷輕微放電,不知道能不能讓人活得快樂一點呢? 可惜2600年前,釋迦牟尼的年代,還沒有生物學出現,他沒辦法從生物學的角度處理 快樂的來源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本來是印度一個小城的王子,每天過得倒是蠻愜意的 要錢有錢、要地有地、要權有權、要女人有女人 不過他自己倒是覺得自己過得不是很快樂,他也說不上為什麼 他第一次出城巡視民間的時候,看到很多景象,有些人生病,很痛苦 有些人死掉,死掉的親友很痛苦 有些人老邁,行為緩慢,過得很痛苦 這時候釋迦牟尼受到衝擊,他決定找到 讓人快樂的方法 接下來講的是佛教認為 快樂來源 的觀念 你的觀念可能跟他不一樣,我的可能也跟他不一樣,不過可以參考釋迦牟尼說的 說不定可以激發我們的思考 自從釋迦牟尼受到衝擊之後,他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在思考 快樂來源 這件事 他經過一些方法,刻苦的思考,後來在一棵大樹下,看到一個流星飛過去 然後他自稱自己想到 快樂來源 的答案了 , 也想到讓人邁向 快樂 的方法了 他說,想要快樂,先要了解痛苦,了解痛苦的來源,並且斬斷痛苦的來源之後 自然快樂就會湧現 所以,他的問題從 "找到快樂來源" 變成了 "找到痛苦的來源並斬斷" 的這個延伸問題 他認為,痛苦的來源是 源自 人們某些觀念上的錯誤 什麼觀念上的錯誤呢? 他認為人們天生有兩個很大的觀念錯誤,使人感到痛苦 1.人們認為自我 "是獨立存在的" , 與其他事物沒有任何關係 (據說量子理論認為所有事物都互相有點關係的,到底有點什麼關係我也不知道) 2.人們認為這個獨立的自我 "是不會變化的" 可以一直存續下去 你看看第二點,好像有點奇怪,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究會老、會死 怎麼可能會 "認為自我是不會變化的" 、 "是可以永存下去的" 呢? 其實這就是問題所在,人們深信的事情 "和事實不符合" 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我獨立存在,並且不老不死,死亡那天一定不會到來 等到老化來臨、死亡接近,我們心中長久的信念就開始崩潰,感到痛苦 釋迦牟尼 說 人們不只有認為 自我是 "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的 人們認為 所有的東西、所有的精神想法 都是 "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的 所以人們每天都在面臨一次次的信念崩潰、失望 只要找到一套方法,改變了人們誤認為一切事物 "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的誤解觀念 那們人們自然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就自然會快樂一些 由此,釋迦牟尼的任務就是找到 "一套斬斷誤解觀念的方法" 其實說實在的,對這世界的認識越深刻,"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的觀念自然會越淡 畢竟"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和世界的真實狀況並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學習化學、物理、生物 等等自然科學 也算是走在釋迦牟尼的路上 因為他認為最終 斬斷誤解觀念的方法 就是 : 提升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對這個真實世界認識的越深刻,就越不容易感到痛苦 (我想愛因斯坦當年應該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吧XD) 至此,釋迦牟尼的任務又改變了,他的任務變成"找到一套方法教導人們世界的真實樣貌" 釋迦牟尼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 條件聚在一起 而出現 都是因為 "聚在一起的條件沒了" 而消失 他當時說的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其實這句話是很科學的 就算量子理論說,這世界的存在只是各種可能性的組合,只有當觀察者進行觀察 某件事物才會被強迫出現 釋迦牟尼的這句話仍然包含了量子理論的範圍 可能性和觀察者都只是條件的一部分而已,只有他們兩個湊在一起,某個事件才會出現 (上述這句話是我個人的見解) 釋迦牟尼 發現了這個世間事實之後,往後的數十年,他就在教導這一個觀念 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教導不同個性的人,但是這些不同方法背後的觀念都是那句話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句話同時告訴我們 1.一切萬物都是不穩定的,時常變化的(因聚集條件許多故) 2.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我或個體(因條件聚集故) 一個事件的條件眾多 只要一個條件崩潰,一個事件就會崩潰,而每個各個條件又各有其組成條件 因此隨時會崩潰,所以 正在運行的諸事件都是時常變化的 (諸行無常) 簡單的說,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快樂(離苦得樂) 而得到快樂的方法是了解世間真實的樣貌 釋迦牟尼教導別人的方法是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也就是因緣法 但身在現代,我們也有其他方法去了解世間的真實樣貌 例如深入學習物理學、化學 等等 我個人是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資質去學習高等的物理 理論 畢竟需要一點抽象的概念 但是學習因緣法則倒是不困難 至於,助人為樂這件事,佛教有另一套解釋 佛教認為,人們自私自利最終會造成整體的不快樂 並且人們自私自利也是因為對世界的觀念誤解,也就是認為 所有事物都是 "獨立存在" 且 "永存不變" 的這個誤解 要突破這個誤解,除了努力了解 因緣法 之外 努力的幫助別人也可以從行為上幫我們突破這個觀念上的誤解 總之,佛教認為最重要的是突破觀念的誤解以得到快樂 助人是從行為上輔助我們突破誤解 因緣法則是從理論上突破誤解 釋迦牟尼認為人們的心緒接觸太多東西,非常混亂,極難專注 對於從理論上了解因緣法來說,有很大的困難 因此他鼓勵人們練習靜坐、打坐 但是這不是釋迦牟尼的最終目的,打坐只是一個讓人變得比較專心的方法而已 以上是對釋迦牟尼對人生體悟的一些簡介 希望打出釋迦牟尼的人生體悟,對你我都有一些思考上的刺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0.115.151
jerbluba:感謝你 11/28 10:55
Boss77575:不好意思 吐個嘲 善因 惡因不是這樣講的 11/28 19:11
Boss77575:善因=你的行為造成他人溫暖與快樂 對你起感恩等正能量 11/28 19:12
Boss77575:惡因=你的行為為他人帶來痛苦 悲傷 仇恨等負能量 11/28 19:12
Boss77575:自己關起門來嗑藥 打砲 不讓任何人產生正負能量的狀況 11/28 19:13
Boss77575:叫做 無業因果 前提是不影響任何人 11/28 19:14
Boss77575:但這是不可能的 嗑藥你爸媽會傷心 打砲要兩個人 11/28 19:15
awpadam:你好,我的善因善果定義源於佛學大辭典,節錄如下 11/28 20:25
awpadam:善因:為善根招善果之因者。本業經下曰:善果從善因生。 11/28 20:26
awpadam:善果:依善業所招之善妙結果也。 11/28 20:26
awpadam:而佛教常見的善果是離苦得樂的結果 11/28 20:27
awpadam:因此我再這篇文章直接寫為 造成快樂的原因或因素 11/28 20:27
awpadam:所以我認為你上述所說,是造成 "他人"如何如何 的能量 11/28 20:28
awpadam:應該與我的觀念不同,或許學習到的東西不同罷 11/28 20:29
Boss77575:您說的是簡易說法 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11/28 20:42
Boss77575:況且 善因不等同快樂 因自身快樂使他人產生痛苦 11/28 20:43
Boss77575:就又是惡因了 11/28 20:43
Boss77575:然而佛教所說的善因快樂 是樂他所樂 11/28 20:45
Boss77575:幫助他人 他快樂 所以我也快樂 他心中溫暖 我也感同身受 11/28 20:45
Boss77575:廣義來說 造成他人誤解 進而把快樂建立在他人苦痛之上 11/28 20:50
Boss77575:惡因此時立成 11/28 20:50
Boss77575:又如能解釋清楚 你我都種下善因 幫助了位網友 11/28 20:51
awpadam:你好,若在建立自己快樂的過程中,使得他人痛苦了 11/29 06:49
awpadam:而後經過種種作用(業),再造成了自己痛苦 11/29 06:50
awpadam:那麼前面一開始的這件事,就不是善因了 11/29 06:50
awpadam:善因應該是要考慮到結果才叫善因 11/29 06:51
awpadam:不過是否一定要幫助到別人,樂他所樂 11/29 06:51
awpadam:我認為在 善因的定義中應該沒有這層意思 11/29 06:51
awpadam:因為這隱含了 -> 幫助他人快樂你最終才會快樂 11/29 06:52
Boss77575:簡單來講 善因不等同是快樂 考慮其結果而為 不等同善因 11/29 15:21
Boss77575:一切有目的之出發點與行為模式 不能稱之為善 11/29 15:23
Boss77575:最多只能稱之為 表面上的善 其果 也是表面上的善果 11/29 15:23
Boss77575:金剛乘 較為推薦 隨緣 隨樂 隨喜 隨法 主要就是不帶目的 11/29 15:25
Boss77575:並且以他人 覺受為主 不已自己想法為主 11/29 15:27
Boss77575:並且可以達到樂他所樂 的善因喜樂感 11/29 15:27
Boss77575:當然 這不是絕對 世事無常 但善因與惡因 11/29 15:29
Boss77575:不是以自身快樂為主 這樣容易被誤解成 姿意妄為 11/29 15:29
Boss77575:還有 幫助他人不一定是最終快樂 這只能算喜樂的一種 11/29 15:32
Boss77575:只要願意 寸草殘花 都可以為你帶來喜樂 11/29 15:33
Boss77575:天堂與地獄 就只是在我門周遭 是什麼全憑自己一念之間 11/29 15:34
Honokawyt:善惡是主觀的,誰主觀? 11/30 19:07
awpadam:沒有東西在主觀 11/30 23:28
loyang:感謝你。我自己的思考也跟你很相似,有種被印證的感覺~ 12/30 16:53
astearsgoby:受益良多 02/08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