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ussiekiw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XlRaA4D ] 作者: saiulbb (#KEEP MLB GREA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澳洲發現1,306隻腳的馬陸 「千足蟲」稱號 時間: Sat Dec 18 18:33:43 202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地球圖輯隊 2.記者署名: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2021-12-17 by:阿雀 3.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澳洲發現1,306隻腳的馬陸 「千足蟲」稱號終於名符其實 4.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說到腳很多的動物,大家想到的不是蜈蚣,就是馬陸了。其中,馬陸又被稱為「千足蟲」 ,但這個通常被認為有些誇張的名號,在近日被證實並不只是誇飾。 註:本文含大量馬陸照片,未免造成觀看不適,部分已先進行預防性的模糊處理,請審慎 點閱。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112/4c/cd/61bc42bd54ccd.jpg
去年,科學家在澳洲西部發現了真的擁有超過1,000隻腳的馬陸。 Photo: Virginia Tech's Digital Repository 沒有千足的千足蟲 馬陸,倍足綱節肢動物的通稱,英文俗名為「Millipede」,其中,「milli-」代表「千 」、「-pede」則代表蟲,因此馬陸又可稱作「千足蟲」,而世人通常都認為,所謂的「 千足」不過只是誇飾,馬陸最多只有幾十或幾百隻腳。 環境評估的意外發現 但大家都錯了——去年,在澳洲西部,一群科學家在協助礦業公司進行礦區的地下環境影 響評估時,在三個鑽孔的15至60公尺深處,發現了真的擁有超過1,000隻腳的馬陸,相關 研究在本周四(16)時公布於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112/4c/42/61bc4384b4c42.jpg
「Eumillipes Persephone」的頭部成錐形。 Photo: Virginia Tech's Digital Repository 「真正的千足蟲」 這種馬陸身長約95毫米,但身寬卻不到1毫米,而且身體多達330節、擁有1,306隻腳,頭 部成錐形、體表顏色蒼白。 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Eumillipes」的意思是「真正的千 足蟲」,「Persephone」則來自希臘神話,也就是被冥界之神黑帝斯(Hades)帶往冥界 的女神波瑟芬妮。 之所以會這樣命名,是因為科學家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的祖先肯定和波瑟芬 妮一樣,是在地表開始了自己的生命,但隨著演化,才逐漸將棲息地移往越來越深的地下 ,而這可能是因為陸地上逐漸變得乾旱、不宜生存。 或許還存在有更多隻腳的個體 科學家們一共發現了8隻「Eumillipes Persephone」,牠們的足部多寡不一,除了一隻成 熟雌性有1,306隻腳外,另一隻有998隻腳,還有兩隻成熟雄性則分別有818隻以及778隻腳 。 因為目前只發現了這8隻,他們認為這些個體尚不能代表整個物種的尺寸標準,或許別處 還存在著擁有更多隻腳的「Eumillipes Persephone」。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112/0f/e1/61bc43c1a0fe1.jpg
美國加州中部一種名為「Illacme plenipes」的馬陸,有750隻腳。 Photo: Marek, P.; Shear, W.; Bond, J. 本來的紀錄保持者有750隻腳 此前,擁有最多隻腳的紀錄保持者,是美國加州中部另一種名為「Illacme plenipes」的 馬陸,有750隻腳。 「在這之前,雖然馬陸的名字意思是『千足』,但沒有任何已知的馬陸真的有1,000隻腳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Virginia Tech)昆蟲學家,同時也是本次研究的領銜者馬雷 克(Paul Marek)如此表示。 「是演化的奇蹟」 事實上,馬陸在4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現在約有1萬3,000多個相異物種。 「在我看來,這(指本次發現的「Eumillipes Persephone」)是種令人驚豔的動物,是 演化的奇蹟,」參與研究的生物學家之一布札托(Bruno Buzatto)指出:「牠們代表了 馬陸界至今所能發現的最極端長度,而馬陸又是第一批征服陸地的生物。」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112/f6/69/61bc43fbaf669.png
葡萄牙馬陸大概只有25節身體,但「Eumillipes Persephone」有330節。本照為葡萄牙馬 陸。 Photo: J. Coelho 方便移動而演化出的身體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昆蟲專家,同時也是協作研究者的羅德里格斯 (Juanita Rodriguez)則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這個新物種之所以會有這樣 的身長,或許是為了要方便在地下移動,而演化出來的結果。 「你的長度越長,就越有力量可以往前推進,」羅德里格斯指出,以330節構成的身體, 足以讓這種馬陸在岩石的裂縫裡自在穿梭。 羅德里格斯還補充表示,相比之下,常見於當地大雨過後、來自歐洲西南部的入侵種「葡 萄牙馬陸」(Ommatoiulus moreletii),則大概只有25節身體。 或許是以真菌為食 另外,羅德里格斯認為能在這麼深的地下發現新馬陸非常令人驚喜,雖然一些馬陸會生活 在洞穴裡,但大部分的物種都棲息在地表,以落葉等有機物質為食物來源。目前,科學家 們對這個物種的所知仍很有限,但認為牠們或許是以真菌為食。 https://fpscdn.yam.com/world/202112/d9/4d/61bc421f8d94d.jpg
科學家認為「Eumillipes Persephone」或許以真菌為食。本照為其足部特寫。 Photo: Virginia Tech's Digital Repository 「教科書都必須要重寫了」 領銜研究者馬雷克則表示,他們希望這次的發現能引起世人對地下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同 時也很高興能打破關於馬陸可以有多少隻腳的紀錄,「所有教科書都必須要重寫了,」馬 雷克笑稱:「至少,馬陸(千足蟲)的那段是這樣沒錯。」 百足蟲的命名也有錯 順帶一提,同樣很多隻腳的蜈蚣又稱百足蟲(Centipedes),其命名某種程度上也是錯的 ,雖然不同種的蜈蚣可以擁有數十隻或數百隻腳,但因為牠們只能擁有奇數對的腳,例如 15、17等,所以不存在有著「百足」——也就是50對、共100隻腳的蜈蚣。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dq.yam.com/post.php?id=14549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說實在不是很在意馬陸有幾隻腳,這麼多腳蠻恐怖的QQ 只能說澳洲之大無奇不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6.143.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9823626.A.10D.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aiulbb (61.56.143.149 臺灣), 12/18/2021 18: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