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大家討論熱烈, 小弟我考慮再三, 終於忍痛省下半杯Coffee的零用錢 買了這期網路版. 果然, 如Clipper 大所講的, 追打有餘, 但論述及證據不足. 但這不是學校的報告, 普羅大眾們也無興趣看一堆專業名詞報告, 做為廉價刊物的八卦雜誌, 其內容果如 其往日水準一樣'整齊劃一', 只是執筆人要真是風雨華航的曾建華, 那小弟也感嘆 排他白白浪費了過去多次訪談所得的一手資料及閱覽一般人不易看到的二手資料. 不過, 小弟還是努力找出對個人覺得還有一點收獲的地方. 1. 文中提到"十餘年前,華航已經決定買空中巴士某一機型,甚至已經租進數架使用,但 突然轉向波音同類型飛機。" 連開會時, 波音向華航航務及機務副總恭賀時, 兩人還搞 不清楚狀況. 其實作者乾脆就說明白, 說本租了A320, 但卻莫名其妙買了737-800 (如今成為版上C君 的最愛). 其實個人對這段轉折以前就很好奇, 也有前華航服務人士透露說, 買738 是因為比較之後認為738 航程可以較A320 遠. 只是這理由倒是有點牽強, 因為A320 的續航力 也很不錯啊. 看看美國東西岸之間也不少用A320. 或許當時的'政治氣氛 ' 是明顯偏向波音. 專業評估不如後來高層之間私下的'默契'. 2. 文中提到趙董對"前董事長魏幸雄的談判底線非常不滿,他說:「條件寫的多苛呀! 有這種談法的嗎?是明明要走向破裂嘛!」" 先不論兩人有何恩怨情仇, 這倒是反映出兩人思考上的差異. 個人來揣測趙董的想法 (喜不喜歡這個人就另當別論了)-- 按老趙的想法, 假如是按照老魏那套慢慢'磨', 不曉得要等到何年何月約才可以簽成, 屆時2018才可以交機 (787 or 350) 的可能性其實是蠻大的. 雖省下短期財務負擔, 然而744 就算改艙其操作成本高, 也早應汰換, A343 邊飛邊嫌, 結果新機還要拖這麼久. 現在簽約, 至少確保最快2015年中長程新機可以開始引進. 至於魏董的想法, 可能是想從A350談判上得到更多比787 有利的條件.787訂單都破7,800 了, 價格硬, 交機slot 何時可得都是比A350更大的挑戰. 要是不能從ILFC , GECAS 之 類大型租機公司先喬好提早引進 (別家航空公司也會搶), 只怕787等到2018是很有可能的. 至於魏董個人喜好之猜測, 其實小弟認為並非關鍵, 因為雙方的bidding 條件也非個人所 能控制的. 然而如最近新聞中所提, 華航是2006年底才開始針對350等購機開始評估. 如屬實的話, 其 實華航的動作真的是比別人慢上半好幾拍. 沒記錯話, 新航, 卡達等航空公司早就在這之 前簽意向書, 並開始積極談判了. 油價從2003~2004開始就明顯一路上揚, 華航應該也早在 2005就已經發覺用A340 越來越不經濟 (如與773ER比較). 個人是認為華航最大的錯誤 就是太晚下787 or A350 訂單, 一直拖,一直評估與對方磨, 其實是把自己的空間磨掉了. 本來或許還有買787的可能, 等到787 都已經破4,500架訂單了, 交機也排到2015以後了, Well, 就算價格多爭取到一些折讓, 然而現役744 與A340 都是四發吃油怪獸, 不也是 操作成本比別人高的時程注定拉的更長. 其實A340的下任機種應該是比744 的繼任來的迫切, 因為不管買747-8 or A380 交機都 不需向787/A350 等那麼久, 結果華航好像沒弄清楚事情輕重緩急, 2006年底那時一度 傳出747-8 都要簽下去了. 依小弟愚見, 該急的不急, 不該急的卻弄的煞有其事. 747-8 或許有來自波音的政治壓力, 然而中型長程客機真的是2006下半年以前沒聽到特別的風聲 說要開始來認真談判比較. 這點個人認為是魏董任內最大的失策. 一(壹)周閱讀心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8.32.116.233 ※ 編輯: nyrnu 來自: 78.32.116.233 (04/04 09:03)
CLIPPER:這些急不急應該多少都與政治因素有關 04/04 19:18
Bcl2:個人以為 A340早該丟了 而不是拖到現在 甚至當初就不應該買 04/04 19:52
cobrachen:如果可以把MK5提升到MK9,買吧^_^ 04/04 21:13
Bcl2:Rafale才是王道啊~XDDDDD 當然 潛艦更好! 04/04 21:18
cobrachen:等到有AESA的時候再買Rafale吧 04/05 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