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國河南多地搶建民用機場調查:18個地市11個機場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1023/10930613.html 河南18地市搶建民用機場   儘管民航運營直接效益不佳,但政府更看重拉動效應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勇 高匯|河南報導   2011年至2020年,河南擬新(擴)建11個支線機場。對於這個以傳統農業、工業為主, 擁有18個地級市的內陸省份而言,11個支線機場背後,是急功近利還是高瞻遠矚?   18個地市、11個機場   2011年1月,中原經濟區建設被正式納入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這給河南各行業 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民航業便是其中之一。   2011年10月,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 見》)明確提出,「推進鄭州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把鄭州機場建成重要的國內航線中 轉換乘和貨運集散區域性中心。」   隨著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河南進出口總額在快速增長,旅遊市場規模進一 步擴大,民航與貿易、旅遊等關聯產業相互促進,打造包括民航在內的國內綜合交通樞紐 大動脈,河南迫在眉睫。   「民航是各地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直接的抓手。」國家民航局機場司 副司長王坤之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現代新型產業大多要求24小時全球熱點 區域要飛到,沒有機場的地方,政府想引入高端信息產業不太可能,航空是河南走向世界 的橋樑。   河南目前有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下稱「鄭州機場」)、洛陽北郊機場、南陽姜營機場三 個民用機場。來自河南省民用航空辦公室的資料顯示,包括3個現有機場在內,2011年至 2020年,將完成洛陽、安陽豫東北、平頂山等新建、擴建7個民用機場;並規劃研究三門 峽、濟源等4個支線機場,總量達11個。   「通過多個地市的支線機場與鄭州機場相互輸送客流及貨郵,支撐鄭州國內大型航空 樞紐地位。」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蘇表示,鄭州作為河南省會城市,對全省 具有引領帶頭作用,這是一個大的謀略和布局。   現有機場的尷尬生存   「有高鐵了,以後坐飛機的乘客更少了。」去年12月,京廣高鐵全線貫通,「陸空之 戰」正式在河南上演。   來自河南機場集團的數據,京廣高鐵開通后,鄭州至北京航班由原來每天11班減至4 班,上座率由原來90%以上降至50%~60%;洛陽飛北京由每天3班降至1班左右。高鐵的開 通對鄭州—北京、廣州、深圳等主力航線影響較大,長沙線停飛。   「高鐵對我們機場前半年影響較大。」9月15日剛出差回來的河南省機場集團市場推? 部部長康書霞一臉疲憊,為增加航班、航線吸引更多乘客,市場部每星期都有兩組成員到 全國各地出差洽談業務。   鄭州機場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1月,鄭州機場經營增速為負15%左右。2月與1月持平 ,3月增速1%左右。   「坐飛機在兩個機場的路上費時間太大。」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副院長、洛陽 北郊機場副總經理藺中嶽表示,在低於1000公里的情況下,坐航班沒有優勢,飛機還經常 晚點。   高鐵帶來的挑戰,只是河南民航運營的冰山一角。相對於鄭州機場的四處奔波,尋找 客源,洛陽機場生存得更為艱辛。   9月16日,落日餘暉下,基礎設施完全現代化的洛陽北郊機場冷冷清清,包括機場人 員在內只有寥寥數十人。據記者了解,翌日中午,等待上機的乘客也不過百人。   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洛陽GDP總量高達3000億元,僅次於5000億的鄭州,位居河南 第二。作為中原副中心城市,洛陽有9縣6區,總人口600多萬,城市人口160萬。   為提升機場業績,洛陽北郊也曾東奔西走,組織大量人員趕往全國各航空公司,以財 政補貼、免稅等直接優惠政策,加航班、航線,提高上座率。   2012年,洛陽北郊機場開闢總航線17條,客運吞吐量72萬人次,比2011年的35.5萬人 次增長103%,全國排名從第85位升至第65位。即便這樣,仍難脫尷尬。「由於每班航線乘 客只有30~50人的上座率,遠不能滿足一架飛機的運行成本,有些航線飛了又停,處境非 常尷尬。」藺中嶽很糾結,「難以維繫成本使很多航空公司不願在此駐地起飛,就形成了 8至9折的高價機票。每天航班數量在5~11班之間徘徊,臨時取消航班更是常態。」   對於乘客而言,趕往100公里以外的鄭州機場,2至3折的機票是更實惠的選擇。   當然,機場運營艱難的不止河南一家。   中國民航網站顯示,2012年全國190多個機場,有90多個年旅客吞吐量在30萬以下, 中國民航機場大多「吃不飽」。業內人士表示,綜合評估,養活一個支線機場每年需3000 萬元左右。   瞄準貨運   2009年國務院頒布民用機場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機場屬於公共基礎設施,即有一定的 公益性,要為公眾提供服務,同時也有收益性。   中國民航運營已如此艱難,政府建機場的熱情仍然不減,為什麼?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表示,民航投入和產出比是1:8,而這一數據在不斷刷新。 這意味著,政府每在民航上面投入1元錢,將帶動本地經濟收入8元或者更高,而公路的這 一比例僅是1:5。   「航空業的發達,有利於引入高科技、環保、信息化等新型現代化產業。」王坤之表 示,機場不僅給當地帶來「美譽度」,拉升機場周邊服務業的發展以增加GDP收入的同時 ,還能帶來潛在的工業和經濟轉型,招商引資,以貨郵帶動客運。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個機場的年客運吞吐量達不到80萬人次,考慮其他都是徒勞, 除非政府拿錢去賠。河南目前只有鄭州機場的客運吞吐量滿足80萬人次/年這一條件。   在客流有限的情況下,河南民航把目光聚焦于貨郵運輸。包括鄭州、安陽、南陽等大 多已建或未建機場都定位於以貨運為主,以促進當地招商,為引進現代新型產業而服務。   洛陽是幸運的,雖然機場經營不善,卻為該市招商引資增加了有力砝碼。今年7月, 總投資20億美元,集人員培訓、交流、科研為一體,佔地面積約570畝的惠普國際軟體人 才及產業基地在此落戶。「也許機場不是招商的絕對優勢,但如果沒有,對方是不會考慮 洛陽的。」藺中嶽表示,「類似惠普這樣的國際性高科技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把國際 、國內人才聚焦在此,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前提。」   「經濟全球化分工,智能型企業對交通要求更方便、時效,今天生產的產品,明天就 要到美國市場,海運、鐵路等不可能,只有航空可以做到。」河南省民航發展建設委員會 辦公室副主任康省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   2008年以來,河南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河 南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00億美元,引進省外資金4000億元左右,增長46%,兩年接近翻番。 「河南,已成為閩商、台資及沿海大型企業紛紛來豫考察,作為第二投資熱土的對象。」 王永蘇表示,河南發展貨郵運輸不是一句空話。 ==== 這讓我想到中國的一大票蚊子鎮蚊子市,一大片的新房屋,卻沒幾人居住 因為都是過分投資+人均所得沒上來的結果 在中國,還沒像台灣已經到了"人人都能坐飛機,阿貓阿狗都能出國"的程度 -- 喜歡的ACE COMBAT系列中,出現過的戰機: F-22A,SU-47,ADFX-02 Morgan,X-02,ADF-01 FALKEN,F-15S/MTD,SU-37 R-103 Delphinus #3,UI-4054 Aurora,XR-900 Geopelia YF-23A,F-16XL.X-29,F-4E,F-14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79.184
visa9527:大陸有廉價航空後,出國也不難了啊 10/23 13:53
visa9527:慢慢會變得像東南亞的廉價航空一樣成為該水平可消費的 10/23 13:54
starbuckser0:"人人都能坐飛機,阿貓阿狗都能出國"我想臺灣也還沒啦 10/23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