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96305XXX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尤爾根.哈伯瑪斯 ( Jurgen Habermas ) 一、簡介: 哈伯瑪斯生於1929年,曾先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瑞士蘇黎士大學以及德國波恩大學學 習哲學、心理學、歷史學、經濟學等,並以論文《論謝林思想中的矛盾》獲哲學博士學 位;1961年以《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已有中譯本)一書獲得教授資格。 1961-1964年任職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64-1967年任職法蘭克福大學哲學以及社會學 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1971-1983年任職德國馬格斯布朗克研究所所長; 1983-1994年任職法蘭克福大學哲學以及社會學教授,1994年退休。他退休後仍然從事研 究、著述和學術政治活動。 「90年代,他同弟子以及現任德國外長、當時的黑森州環境部長菲舍爾一起組織政治俱 樂部,定期舉行政治沙龍,從政治哲學的角度討論內政外交問題,對現政府外交政策發 生了直接影響。有人認為,德國提出的歐盟改革的一攬子計劃的建議就同哈伯瑪斯的話 語政治模式有內在的聯繫。1998年德國大選中,哈伯瑪斯在關鍵深刻為民主黨大造輿論, 提供理論支持。」(靳希平,2001, http://www.booker.com.cn/big5/paper54/1/class005400040/hwz125205.htm;2001/8/27) 哈伯瑪斯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理論社會學家,哲學家,在德國、歐 洲、北美哲學社會學有著廣泛影響,是已經載入各國哲學教科書和社會學理論教科書的 重要思想家。 以當代德國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溝通行動」可以說是哈伯瑪斯個人的哲學標誌,也 可視為二十世紀歐美哲學的總結。 當代德國開創性的哲學流派,分屬以弗萊堡大學為中心的「現象學運動」,以及以法蘭 克福大學為中心的「批判理論」,其中又以哈伯瑪斯最為活躍。他除了致力於開創自己 的哲學主張外,也積極的吸收德國學界之外的各類思想。 哈伯瑪斯不遺餘力的介入種種的學術論戰,由其中形成自己的體系性思考,彷彿想經由 這種方式去操練批判理論的題旨,並藉此考驗自己理論的適切性。 哈伯瑪斯通過對實證主義知識論和方法論的詳細批判,以及對源於德國哲學和社會學傳 統的淵博知識而獲得的洞察力,他為德國思想界批判地接受英美經驗主義作出了持久的 貢獻。 二、重要著作: 1961《學生與政治》 196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1963《理論與實踐》 1968《知識與興趣》 1968《作為意識形態的技術與科學》 1969《抗議運動和高校改革》 1970《社會科學的邏輯》 1971《體繫研究的成果是什麼?》 1971《哲學-政治側影》 1973《晚期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問題》 1976《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 1980《〈時代的精神狀況〉一書目錄》 1981《政治短文集》1-4卷 1981《交往行為理論》 1983《道德意識與交往行為》 1984《交往行為理論的先期研究和補充》 1985《現代性的哲學話語》 1985《新型的混亂》 1987《一種對遺憾的清算》 1988《後形而上學思維》 1990《追加的革命》 1991《作為未來的過去》 1991《文本與上下文》 1991《對話語倫理學的解說》 1994《人生現實(Faktizitaet)與有效性》 三、相關網址: 1.Habermas Links http://www.helsinki.fi/~amkauppi/hablinks.html 2.Habermas http://www.uchicago.edu/research/jnl-crit-inq/v22/v22n3.habermas.html 3.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http://www.phy.nau.edu/~danmac/habcritthy.html 本文來自: http://tns.ndhu.edu.tw/~chihming/em/links/%AB%A2%A7B%BA%BF%B4%B5.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0.98.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