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RUL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議題, 剛好幾個月前我PO過一篇文「為何近年裁判爭議多?」, 裡面其中一個理由就和這個有關。 其實這只要去想一想就知道了, 今天一個教練之所以當教練決不是因為他熟讀規則, 而是因為他以前球技好 或是懂得如何訓練球員、帶兵; 同樣教練要進修的也是戰術 而非規則。 籃球規則10年來變化幅度太大, 有大地方也有小地方, 然後教練和球員常常只注意到大地方忽略了小地方。 就容易產生無謂的積怨。 對他們來說, 心想的該是如何把球打好, 也就常忽略了熟稔規則者才不容易吃虧。 舉例來說三脅勢的概念我認為還滿新的, 在SBL早年下球走步屢見不鮮, 其實那種走步都是很自然就會做出來的, NBA也是一堆只是大都沒吹, 新的概念加上新的走步解讀, 導致早期大家常常只聞其聲不明其理 (但其實走步本來就常不自覺)。 球員出身的李雲翔也頂多表示先運球 (也就是直接捨棄三脅勢), 可能他也對這部分一知半解。 同理 有多少教練和球員當時就已經能把下球技巧的訓練與走步規則融會貫通呢? 我很懷疑。 還有圓柱體也是典型的例子, 很多教練球員也是慢好幾拍才了解是這麼回事。 簡單來說, 瞭解規則理當是上場前的基本需求, 但你我開始打籃球前應該都沒有去把那本裁判規則拿來讀吧? 而打了很多年後, 我們也自然認為自己是個已經充分了解規則的人, 即便那本書我們可能沒翻過一頁。 教練是球員出身, 又不是裁判出身, 很難奢求他讀過而且讀懂最新規則吧? 大比賽有裁判出身的教練嗎? 足球和棒球規則我認為也是有許多不容易剛接觸就懂的規則。 不過只要規則變動少, 球員教練們時間久了就會慢慢習慣並了解。 我還是再次強調, 籃球規則這十年來真的變動太多了。 像是投籃沒碰到任何東西後到底能不能抓下來, 若非我能上網查資料, 不然恐怕我也是很沒信心呢。 所以教練們沒意會到或錯把以前那套拿過來用, 也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教練們自己能主動去了解規則上、判例上有些模糊的地方, 這樣是最理想的。 籃協在新規則頒布後, 除了輔導裁判進修外, 我認為教練尤其是A級以上也該進修。 如果都做不到, 臨場上教練私下問技術委員或裁判等和平的釋疑手段, 我認為也還可以接受。 只是我怕誤會累積過多不知該從何問起直接發起罷賽, 公開批評裁判, 這大概就不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72.143
showbread21:這次新規則的講習,籃協有邀國內學校一級賽事以及A級 12/17 09:13
showbread21:教練免費參加,但有沒有去、有沒有聽懂又是另一回事了 12/17 09:13
snakepan:這很重要!!拿最基本的走步來說 還是遇到很多裁判認為 12/17 22:51
snakepan:腳步"太慢"就要吹 或者是上籃是走步規則的例外情況 12/17 22:52
snakepan:有時候實在無言...球員能了解規則 就能善用規則~~ 12/17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