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身邊聽到越來越多孩子得到腸病毒 再加上我兒子也才剛腸病毒痊癒而已 我想把我這陣子找到的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 希望有幫助 如果可以的話 希望永遠不要有機會需要查詢這類資料 ^^; (如果沒時間看這長篇大論的話 可以直接end到最下面看重點整理懶人包) ======================================================= http://ppt.cc/RBFW < 漫談腸病毒 腸病毒 是一大類病毒的總稱,包括有「小兒麻痺病毒」、 「克沙奇(Coxsakie) 」、「伊科(Echo) 」,及一般腸病毒三大 項,因為這些病毒都是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所以在學術上統稱 之為腸病毒,因為小兒麻痺在經過了多年的預防注射努力防治之 後,問題已經很少了,現在的問題是小兒麻痺以外的這些腸病毒 。這些腸病毒下面又可以再分為大約有七十多型,國內所流行的 腸病毒,大多以克沙奇病毒稱之,因為手口足病以克沙奇病毒最 常見。不同型的腸病毒引起的疾病種類也有些不同,包括手口足 病、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流行性結膜炎、 心肌炎等。因為有些不同的病毒也會引起相同的症狀,故手口足 病這類的病症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發作幾次。 腸病毒的流行曲線是什麼?根據台灣地區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 腸病毒流行曲線形態;第一形態,在4-6月,第二形態,在9-10 月。隨著氣溫升高,腸病毒更為活躍。 腸病毒的症狀: 大約感染病毒之後二至十天以後才會出現症狀,大多數人的症狀 不重。 標準的症狀為口腔的後部、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爛 ,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所以常稱了為「手足口 症」。 如果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其它地方沒有為「咽峽炎」 。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很疼,不敢吃東西,口水變多,同時也可 能有高燒,平均七天會痊癒。有的小朋友也可能不出現標準的手 足口症或咽峽炎,只有一般的感冒發燒症狀,但是在發燒退了以 後,皮膚會出現類似長痱子一樣,以軀幹為主的全身性紅疹,醫 學上稱之為「熱性疹症(febrile exanthematous disease)」。 如果合併有「昏睡」、「抽筋」、「嘔吐」等症狀則要住院處理 而且可能有危險性,因為可以合併出現無菌性腦炎、肺炎、心肌 炎、心包膜炎及麻痺等併發症。其它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有:發高 燒超過三天,血糖超過15Omg/dl,以及出現四肢無力的症狀等, 都要特別注意。 腸病毒所引起的咽峽炎與另一種病「皰疹性齒齦舌炎(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甚為相似,但是「皰疹性齒齦舌炎」的潰 爛位置是在口腔「前半部」,一樣會疼痛、流口水,但是不是腸 病毒造成的。 「腸病毒333專案」 1.第一危險族群,3歲以下。根據1998年,腸病毒疫情統計,78% 的死亡案例年齡小於3歲。 2.第二危險期間,3天之內。腸病毒71型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病例 ,其發病到就診時間,平均3.4天,許多病例在第三天之後才到 急診或加護病房,以致搶救不及。所以發病的最初三天,病情變 化極不穩定,最需要密切追蹤。 3.第三危險症狀有三,昏睡、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針對腸病 毒71型所引發的腦幹腦炎致死及瀕死病例分析,發現這三種臨床 症狀最有指標價值,若有上述症狀,必須以重症處理。 腸病毒感染途徑 1. 第一飛沫感染: 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病毒集中在咽喉,咳嗽所散布的飛 沫就有病毒存在,因此腸病毒疫情到達「紅燈標示區」,通常建 議停課三週。 2.第二是糞口傳染: 腸病毒生存力、繁殖力強,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 3.第三是接觸傳染: 污染的手接觸摸眼、口、鼻而受到感染。 ======================================================= http://ppt.cc/Ns6w < 腸病毒一共有幾種? 作者:台大醫院小兒部李秉穎醫師 建立:1999.08.15 修改:2004.11.09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其中包括23型A型克沙奇病毒、6型B 型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echo)病毒與最後 發現的第68到71型腸病毒。克沙奇是美國一個鄉鎮的名稱,這種 病毒因為它的第一次發現地而命名。A型克沙奇、B型克沙奇與伊 科病毒的區分,主要是根據這些病毒在實驗室的一些不同特性, 而它們引起的疾病種類也稍有不同。 但是後來醫學界發現,把小兒麻痺病毒之外的腸病毒分為A型克 沙奇、B型克沙奇與伊科病毒等三類,有時候會有困難,因為有 些腸病毒會同時具有這些不同分類的部份特徵。所以,後來醫學 界就規定不要再勉強把新發現的腸病毒歸類了。於是,最後發現 的腸病毒就被命名為腸病毒68型、69型....... 最後發現的腸病毒編號是腸病毒72型。腸病毒72型也就是A型肝 炎病毒,因為它的致病型態特殊,主要只會引起肝炎的變化,所 以後來一般都把它排除在腸病毒之外。這樣說來,腸病毒一共有 七十一種,而腸病毒71型就是最後被發現的一種。 但是,後來學者又發現,在這七十一種腸病毒之中,有些是重複 的、有些是分類錯誤的,所以實際上的種類應該比較少。至於最 後剩下幾種腸病毒,在不同的教科書卻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 六十七種、有的說是六十八種、有的說是六十九種。筆者在提到 腸病毒種類的時候,都會說腸病毒一共有六十幾種,這樣,我說 的話就不會錯了............. ======================================================= http://ppt.cc/l26t < 腸病毒消毒法 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 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 去活性,水中0.3到0.5ppm的餘氯即可使其不活化,而衣物漂白 水(含氯)亦可殺死腸病毒。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 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 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如何泡製消毒水:以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1)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1湯匙(一般喝 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2)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4瓶即 等於5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 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 重點整理懶人包: 1)腸病毒不怕冷 不怕室溫 不怕酒精 不怕胃酸 2)腸病毒簡易消毒方法:稀釋的含濾漂白水、陽光曝曬、高溫(超 過50度即可)殺菌。 3)傳染途徑:飛沫傳染、糞口傳染、接觸傳染 4)得過腸病毒之後可免疫,但只針對那一型的腸病毒免疫而已。 而腸病毒總共有六十幾型。 所以就算得到過腸病毒,仍需謹慎小心。 5)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以外,沒有疫苗可以預防。 目前並沒有殺腸病毒的特效藥,一般都是針對發生的症狀,採 取對症療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09.208
arcdreamer:謝謝整理,看起來好可怕,希望小雨永遠不要碰到 05/13 00:12
※ 編輯: yuyufish 來自: 123.204.109.208 (05/13 00:44)
tray:感謝小餅媽的整理及分享 05/13 00:46
irnen:(筆記中)很實用~推推! 05/13 01:44
yonatsumi:謝謝很實用!! 05/13 03:20
ypurple:感謝整理,辛苦囉! 05/13 07:54
kidoradult:好實用喔 感謝分享~ 05/13 10:10
ashleyfay915:好清楚的整理,謝謝小餅媽! 05/24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