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olo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SciScape 新聞 (http://leos.bu.edu/) **************************************** [Sep 12, 00] 人類的費洛蒙受器基因 洛克菲勒大學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第一次鑑定出人類費洛蒙的 受器基因。這對了解人類之間的社會通訊之分子基礎將大有助益。 該基因V1RL1 (V1R-like gene-1)轉碼成一種和老鼠費洛蒙受器有相 似胺基酸的蛋白質。費洛蒙是同種的個體之間用以傳達訊息以誘發特 定行為的化學分子。哺乳動物一般利用鼻腔內表現出費洛蒙受器的感 覺神經元來偵測那些化學訊號。齧齒目動物的受器分屬兩大類,稱為 V1r和V2r。雖然費洛蒙的效應在人類中曾被證實過,尤其是住在一起 的女性月經週期的同步,可是在這之前未曾在人類發現類似齧齒目動 物的受器基因。 研究者利用基因組學的方法找到了八個類似V1r的序列。其中七個序 列是屬於「偽基因」(pseudogenes)的,偽基因看似基因,可是它不 能產生完整的蛋白質。洛克菲勒的Peter Mombaerts認為偽基因一般 上是演化的痕跡。對其他物種,例如齧齒目動物,那些基因對牠們的 生存是很重要的,然而對我們而言,它們已經沒有利用值價了。在老 鼠中,有超過100種有功能的基因屬於V1r家族。在人類,V1RL1可能 是唯一有功能的V1r對應基因。 他們篩選了許多人類組織以決定V1RL1基因的表現之處,結果發現它 們一致地表現在嗅黏膜上。在腦、肺和腎臟中也發現有極少量的表 現,但可能已不再有所功用。他們接著檢視了11個不同種族的人,發 現有兩種不同形式的V1RL1受器,差別只有兩個胺基酸。他們之中沒 有人的V1RL1是偽基因,說明了它歷經演化的選擇後仍保有功能。 齧齒目動物主要通過位於鼻隔膜上的vomeronasal organ (VNO)來偵 測費洛蒙,新生的嬰兒也有相似的構造,然而隨著年歲增長而萎縮。 很少有證據能夠說明成人的VNO是不是還有功能,現在利用基因組學 的方法卻可以解決這個解剖學的謎團。 原始論文: Rodriguez, I.,Greer, C. A., Mok, M. Y., & Mombaerts, P. A putative pheromone receptor gene expressed in human olfactory mucosa. Nature Genetics 26, 18-19 (2000). --摘譯自: ScienceDaily Magazine (09/11/00) -- Researchers Identify Candidate Human Pheromone Receptor Gene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0/09/000911070425.htm> -- 責任編輯: Gene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