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olo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複製老鼠功率因複製代數而迅速下降 (10:08) 【陳進盛/台北報導】 日本與美國研究者以老鼠從事連續的複製實驗,結果 成功複製出第六代的老鼠,而且沒有發現類似桃莉羊般端粒異常縮短的「提早 老化」現象,六代鼠的行動能力等也與自然繁衍老鼠沒有差異。不過研究人員 卻發現複製過程會使後代的複製成功率迅速下降,實驗中最成功的一組到第六 代時只成功複製出一隻而已,其他組則最多只複製到第四代,研究人員說,此 一結果顯示只依賴複製技術可能沒有能達到增加「子孫數目」的目的。  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的若山照彥與京都大學真貝洋一從老鼠卵巢取出九十六個 體細胞從事此一複製研究,根據《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報導,第一次有 四個細胞複製成功,成功率為四.二%,不過當他們繼續以相同方法從第二代 老鼠的卵巢體細胞進行複製時,複製成功率已降至二.○%,後代複製成功率 仍繼續下降,最後則是在七二四次實驗中才成功複製出一隻的六代鼠,也就是 說成功率已降至不到○.一四%。其他種的老鼠進行的類似實驗最多則只複製 到第四代。相關的報告刊在最新一期的《自然》上。  有關複製可能導致提前老化的問題,在綿羊與牛的複製實驗中有不同的結論 ,而這次的多代實驗並沒有發現端粒縮短的提前老化現象,與複製牛的情況類 似。真貝說,此一結果的確實原因還不清楚,他推測可能是卵體細胞重新設定 端粒長度的結果。三年前複製出全球第一隻老鼠而揚名全球的若山則說,複製 技術還有很大的未知領域,有必要對複製的動物特質作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