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olo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這裡想先請大家為一些環境想想, 有些自然環境, 不是我們看到問題發生去挽救就救得回來的, 像全球氣候變遷,沙漠化嚴重, 台灣面臨的, 是季風氣候"莽原化"(九二一後的許多地方已經露出月世界的景像...) 沖刷嚴重,雨日減少,降雨強度增強, 環境的反撲遠超過人類的想像,... ok,訴諸公投嗎??我想請各位設想, 今天出來一個方案,是核五(假設)興建與否公投,而地點不知道在哪, 可能靠近你家,也可能靠近我家, 各位還會很直覺地投"贊成"票嗎? 核電場的廠址附近,將有80年不能使用的土地,高放射線的威脅 廢料還能一直往蘭嶼送嗎?還是想要"外銷"??(別忘了我們汞污泥事件...) 這些東西應遠超過短期利益的思考空間,股市的確帶給大多數人衝擊 我本身也有為數不少的股票套牢了, 但是否代表民氣可用??民粹主義的高漲無可厚非, 但就希望大家別流於一時之不快, 就覺得有些問題,一定是什麼造成的... (個人認為總統的確在人事佈局和決策執行,有很大的錯誤,可以說比 前總統李先生的任何一次犯錯都要嚴重! 也如同很多人覺得政策不定性很高,感到對大環境非常擔心) 我這裡提出一些意見,只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不一樣的思維構面, 總比意識型態的對立要有意義(台灣教育水準的程度應該可以讓大家更能包 容和討論....) 可以看看德國,日本的產業發展方向, 是我們比較需要學習的, 一些需要有強力的cost-leadership策略為底的產業,外移的確是必然的, 台灣的生活水準和產業技術理應有更多的方向去做, R&D,和產品的細膩度,加值度,還有最弱的品牌競爭力, 在日益高知識工作者密集的今天, 台灣有應走的路線,土地成本高,勞力成本高,動力成本再低, 也拼不過低生產成本的中國大陸,東南亞, 我們不諱言,那種只靠cost-down的優勢是無法維持太久的, 至少現階段,除了穩定政經環境, 一些環境因素也該讓大家想一想,而非人到了災難臨頭,才知道當初對環境的剝削 本月的天下雜誌的一段話,我仍記猶新, "北京未來沙漠化了,可以遷都,台灣未來漠化了,往哪裡遷呢??" 而該期的標竿企業裡,對於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多加著墨... 可以給大家多多參考... 不強迫大家接受我的看法, 只希望獲得理性的討論,回應,和指教, 才疏學淺之處, 猶盼各方多多指教! 謝謝!!! -- Oh, it's such a perfect day I'm glad I spend it with you Oh, such a perfect day You just keep me hanging on You just keep me hanging on -- ※ 發信站: 批踢踢(ptt.csie.ntu.edu.tw) ◆ From: u25-44.user.giga.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