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luevelve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近日,台中的事情和女巫店的事情 讓很多獨立音樂圈的朋友再度開始關心live house生存的問題。 對於此議題,苦勞網的文章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042)在最後的 段落裡引述河東洪: 何東洪強調,這次不應急著要求政府回應, 「一急就讓很多聲音被掩蓋,我們要的究竟是什麼,應該要談清楚。」 我心想,台灣的獨立音樂人經常會說,“台灣的音樂環境怎樣怎樣,國外都怎樣怎樣” 於是我開始去查詢一些所謂搖滾輸出大國, 他們國內對於獨立音樂展演空間是否有相關法規 是否條理比較清晰,是否申請比較容易,是否可以作為提出訴求的參考。 不料,我首先查詢到的是這幾則新聞: http://www.guardian.co.uk/music/2010/dec/31/live-venues-licensing-laws-luminaire 這裡講到的是近年來,英國許多提供現場音樂的空間被迫關閉 原因是取得相關執照的法規過於嚴苛,凡是提供現場音樂的空間 上至大型音樂廳下至有鋼琴演奏的餐廳,都需經過昂貴且複雜的手續 http://www.parliament.uk/briefing-papers/SN05134.pdf 英國議會的這份資料顯示2009年有文化團體提案修法 企圖讓200人以下空間或是兩人以下不插電演出,可以不須申請許可,就進行展演 (在英國,這類型的許可歸類在“regulated entertainment"-受管制性娛樂事業) 英國前政府一開始不予理會,但後來又開始重新思考,並有許多專業諮詢及研究的動作 http://blog.musicroom.com/music-news/mia-supports-live-music-venue-amendments 上面這是同一件事的另外一則報導。 http://www.thevillager.com/villager_171/neightborsindiscord.html 這則是美國,紐約,2006年雜誌的報導 在東村一間新開的music club還沒有開張,就遭受鄰居抗議 儘管業者強調他想要經營的是成熟人市場 進行爵士,古典,詩歌朗誦等表演項目 但居民不相信他的說詞,並發起社區居民連署 呼籲相關單位拒絕核准其飲酒執照之申請 http://mps.vic.greens.org.au/node/1779 另外這是澳洲墨爾本的資料 這個部份,我還沒有了解前因後果 但似乎是,當地法規將“live and amplified music”認定為酒醉亂事的肇因之一 因此將現場音樂展演空間以酒店業的法令司管 也因此,許多空間必須負擔聘請保全人員的壓力 撰文的人發起連署希望相關單位 1. 展開學術研究,了解酒醉亂事的原因 2. 將提及“現場音樂”的辭彙從飲酒業相關規範中移除 3. 政府應形成一套文化政策,使墨爾本維持其澳洲音樂之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中,作者提及他羨慕布里斯本的相關政策 使得該地音樂場景近年來活躍許多,居民對於噪音的反應也很少 這個部份引起我一些好奇,但我還沒有去了解 總之,看了這些東西後,我的感觸是,這並不是台灣的問題 走到哪個國家,有搖滾愛好者的地方,就有乞求安定的保守居民 我開始找這些資料的時候 動機是惋惜即將關閉的女巫店,想要尋求一些例證與依據 提供給任何想要發起對話的人 但看完之後,覺得不論如何,一些妥協是必然的, 因為地球人類當中就是有覺得你很恐怖不想要你在他旁邊的人口 尊重與雙贏可能還是最後談判的出路 但是所謂的“雙贏”就是:我要想出一個讓你也贏的方案,你才會讓我贏 究竟布里斯本的做法是什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調查一下 我也會繼續找資料了解 另外一個值得研究的對象是日本 因為我們所使用的“live house"這個語彙,在歐美國家並不存在 日本live house為何蓬勃?這個部份我也滿想了解 但我看不懂日文,但我相信如果有原文資料會最貼近狀況 能夠知道他國法令及他國人民與政府對話的實際內容與訴求 就像我上面列出英國議會的資料,這種東西不會被翻譯成中文 回到台灣上面,有些問題也許是不管哪個國家都會發生 但台灣的環境跟上述環境的差別在於 你在紐約或倫敦關了十間可能還有十間 第一篇英國新聞裡面堤及 “提供現場音樂的酒吧的盈餘比不提供現場音樂的酒吧高出44%" 這句話會在這篇新聞裡出現,顯示了兩點 第一點是,在英國這些地方都還是被認為是酒吧,音樂是這些酒吧所提供的服務 第二點是,在英國,觀賞現場樂團演出有很大的市場 市場,是的,這才是台灣不能與英國相提並論的地方 也是live house數量這麼少都還不能維持的原因 因為這些獨立樂團,在台灣沒有那麼大的市場 這並不是要鼓勵音樂人遷就台灣市場或扼殺冷門音樂 (如果你認識我,你不可能覺得我會這樣想) 而是對於“不一樣的”或“另類”的事物的接觸與吸收,這件事情本身 在歐美日等國家中,就是一個有市場的文化活動 而之所以人們有這樣的習慣願意去搜集藝文資訊,聆聽新音樂 這也許是另一個問題,應當由另一篇文章去探討 但簡單地表達個人看法,我認為是教育層面的問題 特別是獨立思考的教育 ~我國的教育不鼓勵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的教育,對學子造成的影響,不只是科學思考與議題的辯證 如果獨立思考的概念深入兒童的心中 他會思考建立自己在社會文化中的定位, 而許多兒童會養成以個人品位來建立這些定位的習慣 於是他會願意尋找不同的音樂來探索自己的喜好 會願意從事不一樣的休閒活動來建立個人風格 相似的人會形成族群,造就“場景” 我真的扯遠了,講太多了,大家看得也累 就先這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98.162.83
kaoru0429:臺灣太多樂團人潛意識反政府了...這跟辦表演被封一樣 05/26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