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l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我開始工作到現在已經9年多了,這之間也寫過不少關於英國流行樂手的文 章。我會做這個工作的契機是在我10幾歲時對英國流行音樂的熱愛。83年的時 候,英國的流行界各種類型的藝人都有,當時也是第二次British Invention勢力 擴張時期。聽著他們的音樂,讓我自然對英國搖滾的歷史產生了興趣,進而想去 了解接觸,而以Soul、R&B,或Latin及雷鬼為音樂要素的他們,替我在搖滾之 外開啟了更多音樂類型的大門。在這9年間我會寫這麼多有關英國音樂的東西, 就是想多少回饋一點英國流行樂所帶給我的一切。 但96年可說是在我的音樂生活中對英國搖滾失望最多的一年。特別在blur和 Oasis之後的新進樂團方面,除了搖滾之外的音樂素養一無所有的樂團多到讓我 想哭。本來英國的Pops就是由搖滾和搖滾之外的東西混合而成的,這方面空無 一物的音樂怎麼能叫做〝Brit Pop〞呢。對我來說是要我從嘴裡說出它們是〝Brit Pop〞都會讓我感到羞恥的偽造品,而不得不寫的時候我也必定會加上〝所謂的〞 這幾個字。但是也有毫無疑問地寫著這些贗品的寫手,讓我不禁想著,英國搖滾 的輪迴到底變成怎麼一回事了。 因此,在拿到距現今的〝Brit Pop〞徹底遠離的blur新作後,我腦海裡馬上就浮 現了這個想法。blur一直都是能帶動流行的。而支撐起英國文化的三部曲『Modern Life Is Rubbish』、『Parklife』、『The Great Escape』對引領mods再生的銷售量和 影響力也是足以自豪的。但在這張新作裡,blur和過去的自己斬釘截鐵地告別 了。在顛峰期作出如此大膽的全然改變。對blur這樣徹底轉變的強大能力有深 切感受的應該不只我一個吧, 「最近Damon說『〝Brit Pop〞已死』。現在只有模仿blur和Oasis的樂團而已。 從他嘴裡說出這種話真是令人深省阿」 告訴我這個的是95年末來日本的kinks的Ray Davies,在這張新作「blur」裡的 blur,位於一個離最近的key word英國很遙遠的地方。事實上,這張專輯不但沒 有像「Girls&Boys」、「Parklife」那樣容易解讀的流行歌曲,歌詞也不再有濃濃的 英式風味。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粗糙的簡約聲響在此鳴奏,他們已轉變為如此的音 樂風格了,之前我所提到對現在英國搖滾界的不滿也在這之中顯現。在這張專輯 發行時,Damon Albarn說過這樣的話。 「說到英國音樂的話,96年是最糟糕的一年。大家都說新的British Scene即將 到來,雜誌也在弄什麼大特輯,但是已經遲了2到3年了。〝〝Brit Pop〞已經處 於隨時都會死的狀態。我們也不想再繼續做這樣的東西了」 從Damon的這些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blur自『The Great Escape』後在作品上的 重大走向轉變。具體來說,就是變成和最近的美式搖滾共振的東西。這張專輯的 首支單曲『Beetlebum』顯現出自John Lennon一脈相承的曲絡,比一般的曲子更 為艱澀及具實驗性。讓人想起以往的Pavement和Nirvana的粗澀樂曲增加了。 最近Damon在聽Tortoise及Pavement,也聽了很多Wax廠下的唱片,而這些都 明顯的反應在這張專輯裡。 Damon近來和Pavement的首腦Stephen Malkmus私交甚篤,Stephen來英國的時 候還讓他住在自己家裡,也合奏了彼此的樂團曲目。這樣的來往可能就是這張專 輯產生的極大因素之一吧,而跟這張混音的預定發行有關的則是Damon被和 Tricky相當親近的Mo'wax的作品所迷住這件事。順帶一提,關於這張混音,Sonic Youth的Thurston Moore和Tortoise、Beck的製作人The Dust Brothers都有參加。 當然,做這樣的專輯對原本就對美式搖滾很有興趣的吉他手Graham Coxon來說 應該也是很刺激吧。「You Are So Great」是Graham首次單獨創作的作品,其他 大多數曲子的吉他也都很生猛。 而作為一張轉換期的作品是很重要的,這張專輯不祇是實驗作品而已。在我第一 次聽到時就給了我稍稍帶點前衛的印象,再多聽幾遍,就能在粗糙的音色中感受 到blur的明確氣味。一邊面對全新的挑戰,一邊堅定地設置好自己獨特的語法。 做出這樣的一張專輯應該也就夠引人注目了。 再說清楚點,我們所窺見的是不同於以往,滯澀地佇立著的blur,但他們的魅力 仍是不容小覷。在這張專輯裡清晰刻下的是像John Lennon那種優秀的藝術家對 自身的糾葛及苦鬥痕跡。對於將自己最大的魅力特點,也就是英國,完全捨棄的 blur。我想要為他們大聲的加油,請一直保持著這種心情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