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l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模糊不清,真的是模糊不清,雖然有這種預感,但絕不可能就在這張專輯結束。 作為blur的第五張專輯『blur』。它所佇足的是一個對屬於blur的那部分全然否 定的地位,一張極富實驗性的作品。 想到今年(96年)春天,在發行『Live at theBudokan』時,我打電話給Damon作 訪問,他說了這樣的話。 「美國的巡迴其實是很勉強自己的,日本人對其他國家的文化蠻能理解的,但美 國人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所以要他們真正了解我們應該很難吧。但也因為去巡 迴的關係,所以多少會接觸點美國的音樂。Graham對這個倒是很能適應,我也 常在聽Pavement的東西。雖然說我覺得美國文化是大便,可是裡面好的東西也 還不少拉」 自從94年發表第三張專輯『The Great Escape』後就成為英國第一樂團的blur仍 持續祈禱著再來的專輯也能在國外獲得成功。而伴隨著上一張專輯『The Great Escape』的是盛大的美國巡迴。95年秋天,所謂的〝Brit Pop〞光環完全消失。 但對他們來說,反而造成了一個重大的轉機。這張話題作『blur』的極大變化恐 怕也在各地帶來了許多意見紛爭吧,還是先從這裡來切入話題吧。 身為歌迷的你,應該已經知道在『The Great Escape』發行後的美國巡迴成果沒多 好。但在同時舉行第二張專輯『Morning Glory』美國巡迴的Oasis卻獲得了眾所 週知的大成功。還有blur和Oasis到底誰是〝Brit Pop〞代表的白熱化爭論,事 實上「Oasis的勝利」已經是很明顯的了。 可是Damon在『The Great Escape』時期真的希望在美國獲得成功嗎?關於這點 當然有其他意見,但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答案是「No」。當然,沒有不希望成 功的人,Damon也是個人,雖然在不熟悉的土地,還是會期待有人支持的吧。 但是打從心底希望美國人的理解,結果又是如何呢。多少還是會有「和美國人合 不來」「還是英國人最了解英國人」這種無意識的閉鎖態度吧。這樣頑固的態度 在Damon心中仍未完全消除,這也是blur再來該跨越的強大障礙。 在這種狀況下,他們跑到冰島去充電了一段時間(這張有一部分也是在冰島錄 的),而在做前面提到的電話訪問時,Damon已經完全放鬆,也成熟多了。要從 美國的失敗學習的話,就離開那個地方,也不用一直想著那時候的事,這樣自然 就會對他們的國家更了解了。以立於平等的〝Brit Pop〞歌手們的自覺來脫離這 種已成束縛的困境,聯繫起從未發現的嶄新自我。他們自己或許也注意到這點 了。這讓我想起Beatles解散後,John Lennon激烈地抗拒Beatles的鬼魂,之後 和洋子移居到美國的事。 事實上,聽到專輯的第一首曲子,也就是首支單曲「Beetlebum」的時候,我第 一個想到的就是John Lennon。Damon的唱歌方法跟John像得不得了,而Graham 撕裂式的吉他獨奏、Alex沉重的Bass聲線、Dave乾澀的鼓點都類似以往的Plastic Ono Band。這張全然脫離了他們以往擅長的明亮pop幽默路線,以如此的手法開 啟了序幕,而在這莫名的聲響裡,卻感受到那種經典般的色調。在Nirvana般的 「Song 2」、Pavement式的「Country Sad Ballad Man」、Hardcore的「Chinese Bombs」、Beastie Boys式的「I'm Just a Killer for Your Love」、讓人想起最近的 LouReed的「Essex Dogs」等都能看到美式音樂的啟發痕跡。而主動投入美式音樂的 Graham在「You're So Great」裡也第一次獨自創作。是首和Neil Young及Dinosaur Jr.風格類似的lo-fi Acoustic曲,在這首裡擔任主唱。 一向作為英式嘲諷象徵的Damon的詞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全以第一人稱敘 述,戲謔幽默的感覺漸漸薄弱,不知在何時轉為指責,尤其是在描述美國巡迴之 行的「Look Inside America」為甚。宛如伍迪艾倫的電影「Annie Hall」在眼前一 閃而逝,表明和現今活躍的美國已無法對峙之曲,〝我一點都不想深入,只要稍 微探索一下美國就夠了〞,這樣的一段話可以代表Damon對美國的大概觀點。可 是拘泥於英國的一切,嫌惡著美國文化的Damon和blur是無法立足於此的。這 種執著不過是造成自己的枷鎖罷了,請多注意。 這個秋天來日本的芝加哥樂團Tortoise的John McEntire(也是Stereolab的製作人) 被委託製作blur的混音。Damon說他打算再請Sonic Youth的Thurston Moore及 Tortoise、Beck的製作人The Dust Brothers來製作這張專輯的混音,Damon近來 也和Pavement的首腦Stephen Malkmus交情不錯。在Oasis和Paul Weller、Ocean Color Scene洽談時,blur已經和美國的音樂家們接觸深談過了。不用再去比較 了,就像Paul McCartney和妻子Linda 共同組成的Wings,或像叫Yoko和遠赴美 國的Frank Zappa交流的John Lennon的選擇一樣。 不知道一直支持著blur的聽眾對他們這次的第五張作品評價如何。但我對他們 有這種勇氣來改變非常歡迎,覺得這樣的他們真是可愛極了。不,他們不會再做 和『The Great Escape』同樣路線的專輯,這個樂團豐富的才能、判斷力、和智慧 不正是我們對他們的信賴及魅力所在之處。優秀的樂團,優秀的音樂家,不時作 出大膽的構想及極度刺激的意外行動,導出自音樂轉變而來的愛情。不只以 『blur』這個標題來點綴,而是以厚重的專輯投射出我們,低語著他們四人渾厚 的力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