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lu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2、3年前,不,正確的說是從上一張作品『blur』之後,blur這個樂團所處的 位置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和被〝Brit Pop〞這個詞綁住的Oasis相比,根本是不 可同日而語。97年一月,發表了問題作兼挑戰作『blur』,其實當時我們對他們 的觀點已經有點改變了。這種立足點微妙的變化,驚人地溢滿的深奧含意,是美 到令人暈眩的新專輯『13』的伏筆,不,應該說是全為了『13』的製作的準備。 不這樣想不行。 這兩年間大家都各有各的其他活動,而看看這些,就能知道樂團的焦點的確是改 變了。Weezer、Beastie Boys、Tortoise、Sonic Youth、Massive Attack……。在這 兩年間,他們選擇了由這些藝人來擔任他們的〝旅伴〞,在這其中窺見的是以英 式的色彩將那些充滿偽造的Pop脫去原有俗穢的他們。『blur』是他們自過去大 步踏出的第一步,而『13』後,他們不會再回頭,是堅決地表明著他們不願回頭 決心的作品。不,這個時期早就過了。應該說『13』是新生的blur高聲宣告他 們的充實期一帆風順的作品。 而製作人在『blur』時由長期合作的Stephen Street換成在『Bustin' + Dronin'』擔 任混音的William Orbit,『blur』和『13』這兩張雖說走向大致相同,但曲子的氣 味卻微妙的相異著。就像『blur』的「Beetlebum」和『13』的「Tender」,雖說 都是同樣迷人到讓人不想動彈的中板,但「Tender」卻是向黑人音樂貼近到令人 訝異的試驗。再說清楚點的話,就是Gospel─也就是在教會禮拜時黑人唱的歌─ 是這樣的一首歌。在「Tender」裡,清晰展露的是以黑人女聲合聲堅定地營造出 的黑人音樂裡哀傷卻強健的精神性,及以這些成分所釀造出的聲響肉體性。但也 保持了流行音樂的濃厚鮮度。這就是blur了不起的地方。我在『blur』的解說裡 有寫到"這張專輯要說是John Lennon的solo作也可以",的確是這樣的阿。 Lennon做了各種實驗性的曲子,最後卻還是以流行音樂告終。在關於這張專輯 的電話訪問裡,Damon這樣說。 「我從小就喜歡黑人音樂,也一直都有在聽。「Tender」的確是至今尚未嘗試過 的音樂類型,但是從我心底出來的東西。我們不在乎最後會不會變成流行樂團。 我們現在完全沒意識到流行是什麼。嗯,當Sound Creator說起來是很有趣的。 我們是這樣認為的拉。當然寫曲子是很重要的,但同時也會被Sound拘束住。然 後幫其他樂團作混音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勉強」。 以前在做訪問時,對〝Sound Creator〞這個詞的反應微笑帶過的不只Damon。 Tortoise的John McEntire、Stereolab的Tim Gane也一樣。但並不是說blur和這 些樂團的level相同。我認為他們已經變成〝以Sound Creator來做流行音樂的樂 團〞。雖說〝作為流行樂團而寫流行歌〞的同業多到數不完。但blur明顯地已經 開始走向不同的道路了。他們做的是〝以Sound Creator的身分而作的流行音樂〞。 就像John Lennon一樣。不管是Damon用自己錄音室的名字來當專輯名稱的插 曲也好,或變成在錄音室受人敬重的製作人也好,不都是適如其份的表現出如今 blur的資質嗎。這張強烈而美好的『13』確實傳達的是超越21世紀的流行音樂, 並依其本質所創造出的柔韌未來型態。所以,這樣的他們已經不需要 「Girls&Boys」那種東西了,或許,這點連說都不必說了。 你已經聽說Damon和交往已久的女朋友,Elastica的Justine Frischmann分手的 事了吧。雖然在「Tender」的歌詞裡點綴的是Damon鬱鬱寡歡的心情,但現在 的blur流洩的並不只是如此疲軟的情感,他們所抱持的目標是將這樣的氣氛全 然置換。言詞往音樂前行。音樂往言詞移動。朝向無限未來的流行音樂。而航向 渾沌未來之海的blur正划著小舟緩緩的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