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rit-p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曼徹斯特與倫敦是來到英國後最想去的兩個城市,就在等待十月課程 開始之際,帶了張自WHsmith買的地圖,坐一個小時又四十分鐘的火車 往西出發前往從來只能滿嘴Manchester,Manchester唸著的夢想之地. 聽說曼城因為是工業時代留下的建築,所以整個城市的色調就是紅色, 利物浦則是以白色為主. 出了車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在歐洲 尋常不過的古典建築矗立,只是七成都是那帶點髒帶點舊的磚紅上色, 整排破爛殘缺新舊相疊的海報,淡淡的微醺酒氣味,彷彿昨晚party收 拾不及的狼藉一地..於是親愛的曼徹斯特,我終於來到你了. 首先抵達香港友人在UMIST(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宿舍Opal Garden歇棲,比我那好的是, 一個flat四個人就分有一台電視. 電視,電視節目,英國的電視節目哪, 真是處處可聽到耳熟的旋律呀! Oasis.Verve.New Order.Coldplay.. 經典主打不時可在廣告或體育節目中聽到;也在Top of the Pops中發 現原來Spiritualied主唱和Richard Ashcroft真是有幾番神似; MTV台 的水星獎頒獎典禮和音樂錄影帶頒獎典禮實在是爛得可以,怎麼都覺得 是一個個包裝精美的水果禮盒,有趣的是BBC1在傍晚時分有個"I LOVE 9X" ,當晚特輯正好是94年,所以94年娛樂界大事之一-綠洲與布勒間的戰爭, 便引用了曼城大將Stone Roses,Inspiral Carpets等團畫面來接述;另 外我也看到Mani和Johnny Mar一起上一個專找藝人一起來看足球賽的 聊天性節目;突然間,在台灣覺得稀奇珍貴的東西,在這好像是俯拾即是. 音樂的分野模糊了,則是幾個禮拜前萌生的強烈不安全感..有關這更私 密的感受也許過陣子再提了.. 下午從Asda帶本City Guide雜誌出來,翻前翻後仔細研究各PUB的節目表, 決定這一晚先去Swan Street上的"Band On The Wall",再去Newton St. 上的"Roadhouse",結果因為一點事耽擱,出發時已是晚上九點半,於是決 定捨Band On The Wall就 Roadhouse. 不少人知道入夜後走在英國的街 道其實是有點恐怖的,就像誤入空城一樣,但在曼城的club區卻不是的. 一家家片排落地窗接暇不及的高級night club人行道上是站滿人群,私人 club雖然是黑重大門深鎖,雄壯保鏢在伺,一咧門縫傳出來的一樣是快重 的房子節拍,偶然拐過一個轉角,又是一家復古到極點的disco喧囂,美麗 的英國男女快步穿梭趕赴party,我們也找到了Roadhouse. 摸黑走下烏黑的樓梯,首先映入的是叢林般的幕簾,點杯cider,趕緊拉了 朋友鑽入早已熱翻的人群中.一個玩噪音的lo-fi樂團Vailum,還不錯,可 惜只聽了兩首便結束了,接下來上台的則是全團都嬉皮打扮的怪異樂隊, Ithaca.一支貝斯,一台synthesis,和一支從未看過的..長管子.(sorry, 實在不知怎麼形容這根大管.) 長管的一頭是奮力吹奏的Marley頭,兩公 尺外的另一頭則是裝上一顆銀色的東西,主音則頂著顆麥克風頭,拖著厚 重眼鏡在台上碰碰跳跳哇不停,一首首混雜民族與叢林風的groovy sound 搞得全舞池的英國佬更興奮的扭動;約莫十一點,搖滾樂團下,兩台唱盤上, BreakBeat聲掣到兩點. 當然,不外人後的,既然身處this-messy-place, 不弄點東西實在說不過去..,就在Ithaca表演時,身旁的skinhead又在表 演自捲煙啦,於是我索性靠過去問找誰買,skinhead把一旁臉上穿了N環的 龐克頭拉給我.一陣交易後,手上多了塊木頭樣的東西,他說那叫ROCKET, 反複地說:"that's good stuff."一個詭異的笑容. 第二天睡醒接近中午,再把昨晚從Roadhouse拿的Fly(flyer)研究對照一下 好的唱片行,然後就開始逛白天的曼城了. 從阿Pat的曼徹斯特大學到雄偉 的市圖,從Victoria Park到主街Piccadilly,從名牌街King Street,到有 街頭comedy藝人表演的St.Ann Square,英國捉摸不定的天氣在雨天與陰天 間切換不停,而我也在淋雨間鑽入第一家目標唱片行-"Vinyl Exchange". t Vinyl Exchange以老搖滾和流行搖滾的存貨相當豐富,萬把片,許多在台灣 沒看過的版本都可在這尋獲. indie/後搖滾僅有幾千片,貨色也不錯,便宜 的專輯要9鎊以上,更不用說我用14鎊(台幣溢七百)買的Charlatans新專輯 了.這家店特色在有許多不經傳新團的promo CDR片,以不低的5-8英鎊賣著, 也是我最喜歡的嘗試. 翻了一個半鐘頭後,轉往在Oldham Street上另一頭 的 "Piccadilly Records". Piccadilly Records不同於Vinyl Exchange 僅奉上片子的名牌與封頁,讓一小格吸滴櫃塞滿三四十片翻的人手軟;它的 佔地寬敞,感覺上,Piccadilly走的路線更勝於Vinyl Exchange,新貨也多, 價位自然也更勝一籌,普通專輯12鎊起跳,但因為buyer進貨的味道與觸感太 熟悉,所以不自覺又憑第六感挑了些片,回約克後全部聽一遍,實在佩服自己.. 喜愛曼城,就在第三天前往Piccadilly Station坐車前又不捨地把市中心再 逛一次. 前一晚去的South Bar是家搖滾電音名曲皆放的pub,然而其實不論 是不是喜愛的樂團.熟悉的曲調,即便是淹沒在陌生的人種中,就彷如是老友 般的窩心.toughing. 喜愛曼城,不僅是還沒嚐夠的音樂之旅和深刻印象的 兩道磚紅街景,也不僅是五步十步抬頭可見的樂團表演廣告和本地雜誌常可 瞥見Stone Roses.Charlatans字眼..她下雨的樣子,快步躲雨的人們,斑駁 不堪的海報,穿越市區的電車道與撥弄吉他樂弦的流浪藝人,每一吋,我都愛. 短期內,親愛的曼徹斯特,我一定會再回去的. 後記: 剛剛認識一個法國佬,現場教我享用那塊ROCKET..: burn, tickle, roll it, and... light u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4.3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