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atasky (skylark)》之銘言: : 個人對該法師沒有接觸過也對你想批判誰沒有意見,不過你上述故意要把親近善知識與 : 讀經分開來,明顯鼓勵佛弟子不要讀佛經,這讓我覺得很困惑,突然不知道佛經是要幹 : 嘛用的,所以佛經是給善知識讀的,不是給佛弟子讀的? 我的文章並沒有鼓勵佛弟子不要讀佛經, 但如果你自認為你很重視佛經, 那更應該看看我所引用的雜阿含經內容是怎麼說的? 雜阿含經(七七八) 「諸比丘!外法中, 我不見一法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已生惡不善法令滅,如說善知識、 善伴黨、善隨從。諸比丘!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 能令未生邪見不生,已生邪見令滅; 未生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 邪定不生,已生者令滅。」 雜阿含經(七七八)內佛說對修行最重要的外在條件就是善知識而不是佛經, 這就是說明外在條件中善知識比佛經的文字更重要。 當你修行遇到問題時你沒辦法和佛經討論問題, 你得不斷跟善知識討論這樣修行才比較不會出錯。 : 還有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佛弟子不讀佛經,怎麼知道這位是善知識呢?是道聽塗說 : 嗎?還是看哪間寺廟蓋得比較大?還是看哪個法師信眾比較多?還是看誰的名氣大?還是 : 誰看起來比較對味就是善知識呢?還是看哪一位被比較多不讀佛經的佛弟子推薦是善知識 : 就是善知識? : *****請告訴我不讀佛經的佛弟子要如何判斷誰是善知識?******* 佛在世時世界上並沒有佛經,請問你當時的人應該如何判斷誰是善知識? 就算你生在佛在世時的印度,當時印度有幾十種宗教哲學你怎麼知道誰對誰錯? 既然要談佛經來看看阿含經中佛怎麼說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二)第一分遊行經第二初 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 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云何自熾燃, 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 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身精勤無懈, 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 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 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 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 則為真我弟子第一學者。」 在雜阿含經中佛說歸依法的意思就是歸依自己歸依四念處而不是歸依佛經, 如果你認為歸依法就是歸依佛經這樣你可能會犯下和隨佛法師類似的錯誤。 舉例來說佛經裡面提到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五根五力, 你必須要能夠從你的親身體驗覺知色受想行識是什麼、地水火風是什麼 、五根五力是什麼,這樣才能知道佛經寫得對不對。 如果你只是知道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五根五力這些名詞 卻沒有辦法覺知自己當下的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五根五力, 那麼知道這些名詞對你又有什麼用? 來看看佛在世當時的佛弟子是怎麼覺悟的, 舍利弗聽到馬勝比丘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聽完之後舍利弗如實覺知自己五蘊的剎那生滅, 然後覺知不生不滅的涅槃證得初果。 舍利弗從沒看過佛經, 聽聞善知識的教導後依照善知識的教導如實覺知自己的親身體驗, 由自己的親身體驗見到了佛法。 因此追根究底所有的佛弟子一開始都是先依靠善知識的教導, 然後由自己的親身實證而覺悟, 由自己的親身實證就可以判別所有的對錯。 : 我聽聞過一些善知識告訴過我的話,我覺得還蠻有道理的,要親近善知識,更要讀佛經, : 這樣才能將善知識說過的話跟佛經比較。因為現在佛陀已不在人間,沒有哪一位善知識 : 說的話一定是契合佛陀的教導的,只有自己努力聽聞佛法並且思惟,自己努力讀經並且 現在四雙八士還存在,滅苦通往涅槃之路也還存在, 能夠讓人滅苦通往涅槃的修行方法就是佛陀的教導, 差別是那種修行方法能讓自己更快達到目標而已。 : 思惟,這樣才不會誤認善知識而不自知。後來我在佛經中發現,原來上述這些話不是他 : 們自創的觀念,而是他們從佛經中看到後轉述給我聽的,這就是善知識的例子,不是自 : 己想自己說,而是從佛經中追尋佛陀的足跡,再轉述給其他人知道,並且不藏私的要其 : 他人也去讀佛經,自己思惟佛法,而不會說你們聽我說就好了,不一定要去讀佛經。 佛在世時並沒有任何文字的佛經,佛也不打算把佛經用文字記錄下來, 就算是在第一次五百阿羅漢結集時五百阿羅漢也沒用文字把佛經紀錄下來, 而是各自背起來傳給他們的弟子。 為何佛和五百阿羅漢不想用文字記錄佛經, 理由很簡單,佛教是靠善知識來傳承不是靠佛經來傳承, 善知識比佛經的文字更重要。 佛親身體驗了法然後教給其他聲聞弟子, 其他聲聞弟子見到法之後再把法口耳相傳給下一代聲聞弟子, 法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由四雙八士傳下去。 如果沒有善知識教導自己看了佛經亂練一通這樣是不可能修行成功的, 在南傳佛教的紀錄裡面從來沒有任何聲聞弟子是 在沒有任何善知識教導下自己看佛經覺悟證果。 自古以來有太多人看了幾本佛經之後就自以為整個佛教都錯了只有自己才對, 隨佛法師也是這種人之一, 但要是去檢查他們的言論全都是在玩文字遊戲經不起考驗。 覺悟最重要的外在條件是善知識,最重要的內在條件則是修四念處。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五 (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 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 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 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 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 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 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 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 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 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 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 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 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只有修四念處才有可能滅苦走向涅槃, 不修四念處的人沒有任何滅苦走向涅槃的機會。 因此綜合修行最重要的內外條件, 必須要在正確的善知識教導下修四念處修行才有辦法成功, 如果把隨佛法師這類紙上談兵不懂修行的人當善知識這樣修行就不可能成功。 -- 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 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 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