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magewind (秋水連天)》之銘言: : 十四無記包括: : :(一)世間常(二)世間無常(三)世間亦常亦無常(四)世間非常非無常(五)世間有邊 : (六)世間無邊(七)世間亦有邊亦無邊(八)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九)如來死後有(十)如來死後 : 無(十一)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十二) 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異。 : 至於釋尊為何不願回答呢?祂老人家是說: : 『因為這類議題與佛法的修學不相應,不能幫助我們離貪、瞋、癡,不能對我們趣向 : 解脫有所助益。』《相應部第五六相應第四一經》 在阿含時期,此十四無記的確是世尊不回答的問題, 因為相較於斷除貪、瞋、癡出三界以證阿羅漢果求得解脫而言, 探討這類問題的確不會有任何助益。 但有趣的是,這些問題在大乘經典中卻都成了重要的議題, 尤其在揭示第一義締的了義經典中,這些問題還非有個答案不可。 世間常或無常,即是山河大地如何產生的問題, 這在《楞嚴經》、《圓覺經》中都有討論, 例如《楞嚴經》:「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若能轉 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至於世間有邊無邊? 根據大乘經典(圓覺經),世間本是虛妄幻化,如空中花亂起亂滅,何來有邊無邊之說? 最後9~13涉及妙明真心、性淨明體 (楞嚴經)的討論, 亦即《心經》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真如本體, 至於根身的問題,也是虛妄幻化之相。 更詳細的討論,在唯識學中都找得到這14無記的答案。 例如《八識規矩頌》:「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即回答了9~14題。 至於佛在阿含時期為何暫不回答,甚至只說前六識,不說七、八識, 這點《解深密經》和《楞嚴經》中都有答案, 《解深密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予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楞嚴經》:「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八識規矩誦》:「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簡單的說,佛乃觀察眾生根性應機而說,並非這些14無記真的是不重要的問題。 佛於當時不答, 只是怕說了會之後有人把真如妙心與外道常見之神我論混淆,反而障礙當時修行。 而大乘經典多為菩薩摩訶薩所說,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顧忌。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Irence 來自: 218.163.124.191 (04/10 00:31)
Windnomad:南無阿彌陀佛 04/10 12:15
idclev:推! 這篇文是欲學大乘法必須知道的重要觀念!! 04/10 15:22
Cid:是否也有可能這些無記的答案如第七第八識只是另一種方便說法? 04/10 18:39
Cid:比如藏傳佛法便反對第七第八識的存在, 但這無礙於修行. 04/10 18:40
Cid:另外想請教為什麼揭示第一義締的了義經典中, 必需要得到無記的 04/10 18:45
Cid:答案? 04/10 18:45
Irence:因為證阿羅漢要取無我之偏空涅槃,所以不說真如以免執我 04/10 20:05
Irence:但是偏空終非究竟,要契入真空妙有,還需要如來藏的概念 04/10 20:06
Irence:禪宗所謂見性,見的就是這個真空妙有的本體 04/10 20:07
imagewind:C大大這應是各思想之間的不同。大智度論中也有說到這十 04/10 20:07
imagewind:四無記的問題。畢竟究竟是如來藏是了義說,還是性空唯名 04/10 20:09
Cid:偏空與真空的差異在何? 04/10 20:10
imagewind:為了義說,只能說是個人的取捨問題了。 04/10 20:10
Irence:佛在阿含期說無常、苦、空、無我 04/10 20:11
Irence:在最後涅槃經卻說常、樂、我、淨,為何?仁者當深思 04/10 20:12
Irence:至於了亦不了義,許多經名都已明示 04/10 20:13
Irence:例如楞嚴、圓覺之經題,都有了義二字 04/10 20:14
Irence:真空能生妙有,偏空還有個空的相未破 04/10 20:15
Cid:那麼為何判教的法印不是常 樂 我 淨, 而是無常 苦 空 無我? 04/10 20:14
Cid:了義或非了義是由經題說了算吧? :p 那麼何為妙有呢? 04/10 20:16
Cid:更正第一句: 了義或非了義不是經題說了算吧? 04/10 20:17
Irence:經題不事後人定的,而是佛在經文中有明說經題 04/10 20:18
Irence:例如圓覺經,最後菩薩問如何名此經,佛答 修多羅了義 04/10 20:19
Irence:無常、苦、空、無我也對,常樂我淨也對,看從哪個角度看 04/10 20:19
Irence:至於什麼是妙有?你現在所處的世界和身體都是妙有 04/10 20:20
Cid:嗯. 因此我認為說阿含經是不了義並不正確. 說阿羅漢有空相未破 04/10 20:20
Cid:亦不應下此斷言. 04/10 20:22
Irence:說阿羅漢未達究竟是有大乘經典根據的 04/10 20:23
Irence:當然小乘佛教不承認此說,義應予以尊重 04/10 20:24
Irence:畢竟每個人的機緣不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緣接觸大乘 04/10 20:25
Irence:若C大對於此類法義有興趣,不妨另開新文探討 04/10 20:26
Irence:在推文中討論實在不是很方便 04/10 20:26
Cid:大乘經典的理論根基仍然是源於阿含經典. 04/10 20:26
Cid:另外, 假如大乘經典確是後人託佛之口所寫之佛法見解, 又如何能 04/10 20:28
Cid:以題名來判斷了義非了義? 04/10 20:29
Irence:當然基礎緣於阿含經,但是阿含經是當時方便說法 04/10 20:29
Cid:另外, 在大乘經典興起的時代, 大眾部與上座部的僧團的確是有對 04/10 20:30
Irence:如果一切法在阿含期就說完,佛又何必繼續說法長達49年 04/10 20:30
Irence:所以大德是建立在不相信大乘經典是佛說的狀態下進行討論 04/10 20:31
Cid:立的情況. 貶抑彼此的事件亦不在少數, 是否有可能這種說阿羅漢 04/10 20:30
Irence:那麼討論似乎也就沒意義了,套論法義必須建立在相信的基礎 04/10 20:31
Cid:未達究竟的說法是當時對立的遺留? 04/10 20:31
Cid:我相信大乘經典, 不是在於經典是佛所說, 一如我也相信維摩詰所 04/10 20:32
Irence:重點就在於可否實證的問題,大乘說法的確有實證的基礎 04/10 20:32
imagewind:兩位的佛教史觀完全不同,很難有交集吧 ^^!!! 04/10 20:32
Cid:說佛法, 也相信龍樹的緣起論. 畢竟這類後人託前人之口的方式, 04/10 20:32
Irence:否則禪宗歷代祖師都是妄語,所見之自性皆是虛妄 04/10 20:33
Cid:在各大宗教的歷史中亦屢見不鮮. 04/10 20:33
Cid:我不認為歷代祖師所見為妄語, 但我也不認同對證阿羅漢的貶抑 04/10 20:33
Irence:說阿羅漢未達究竟非是貶抑 04/10 20:35
imagewind:一位是天台華賢的五時教判,一位是現代佛教史或是印順導 04/10 20:34
Irence:例如大德說我是凡夫,我也甘之如飴 04/10 20:36
Irence:阿羅漢雖未究竟,但也比我這凡夫高明多了,仍值得尊敬 04/10 20:36
imagewind:師教判,根本就沒有交集的可能。以上是路人甲的想法 04/10 20:36
Cid:調和這種究竟不究竟的看法, 應該要基於實修經驗. 比如前言所談 04/10 20:36
Cid:見自性. 這似乎也與南傳佛法談見覺性相契合. 04/10 20:38
Irence:南傳佛法謂無常、苦空、無我 04/10 20:39
Irence:既然無常,此覺性常或不常? 04/10 20:40
Cid:佛法修行的路上, 我們都是凡夫, 所以我認為要談究竟或非究竟, 04/10 20:39
Irence:既然無我,此覺性非我而誰? 04/10 20:40
Cid:也得等自己達到了究竟才有資格作此判教. 04/10 20:40
Cid:覺性無常. 覺性亦非我. 04/10 20:41
Irence:佛到了究竟,他在法華經判阿羅漢未達究竟 04/10 20:41
Irence:我當然沒資格判教,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佛說來判教 04/10 20:42
Irence:覺性既然無常、無我,那見覺性與不見何別? 04/10 20:42
Irence:見覺性與見一般虛妄之法有何差別? 04/10 20:43
Cid:所以我才說: 有沒有可能後期興起的經典有可能是後人託前人之口 04/10 20:43
Cid:所作的經典? 04/10 20:43
Cid:因為覺性乃是觀四念處的工具. 除此之外亦可對治五蓋, 04/10 20:44
Cid:因此說這是個方便法門也不為過. 04/10 20:45
Irence:如果覺性是能觀四念處,那這覺性便不是無常 04/10 20:46
Irence:因為能觀的偶爾不見,此時該如何觀? 04/10 20:47
Irence:更何況能觀的只是第二月見精元明,非覺性本體 04/10 20:47
Cid:這句怪怪的, 我的眼睛能觀看天空, 但我的眼睛是無常的. 04/10 20:47
Irence:你瞎了眼同樣可以觀看黑暗,可見能觀的非眼 04/10 20:49
Irence:這可參考楞嚴經的七次徵心 04/10 20:50
Irence:盲人並非不能觀,而是他只是觀到一片漆黑 04/10 20:50
Cid:那是因為眼識仍然存在. 覺性沒有這殘疾的問題, 但它仍然是無常 04/10 20:50
Irence:那大德可否舉出覺性無常的生活例子? 04/10 20:52
Irence:眼識是色塵透過眼根緣合產生,盲人不見色塵,云何眼識 04/10 20:52
Cid:我只能作個比喻, 眼睛是為了看物而存在, 覺性是為了內觀存在. 04/10 20:53
Cid:如果沒了要看的東西, 自然可丟棄眼睛. 但凡人的心念雜亂, 因此 04/10 20:56
Cid:仍需覺性來觀知. 等到沒有要觀的東西, 覺性自然沒有存在的意義 04/10 20:56
Irence:如果覺性無常、苦空、無我,此與斷滅論何異? 04/10 20:57
Irence:佛又與金石無情草木何異? 04/10 20:58
Cid:佛法所談皆是緣起, 緣起之物都是無常. 這與斷滅論何關? 04/10 20:59
Irence:阿羅漢入滅盡定,與斷滅論何異? 04/10 21:00
Irence:該不會修行道最後變成空氣或是無情,消失在世界上? 04/10 21:01
Irence:緣起既是無常,那能「起」緣的是否仍是無常? 04/10 21:02
Irence:如果緣起也是無常,又如何能說皆是緣起? 04/10 21:02
Irence:上面是說「緣起」這件事本身也是無常 04/10 21:03
Cid:這我無法回答. 不過我所接觸過的大修行者仍是相當有慈悲心, 看 04/10 21:02
Cid:來不像無情類. 04/10 21:04
Irence:不是說緣起的現象無常,而是「緣起」本身是否也無常? 04/10 21:04
Cid:能起緣的也是無常. 緣起乃是世間物運作的法則. 04/10 21:05
Irence:既說緣起本身是無常,那這個法則也應該是無常 04/10 21:06
Cid:因此也應是無常. 04/10 21:07
Irence:既然這個法則是無常,那也就不一定要遵循這個法則 04/10 21:07
Irence:此說則不合佛理 04/10 21:07
Irence:因為無常就代表有時是緣起,有時不是緣起 04/10 21:08
Irence:如果都固定一種法則,那還是落入常 04/10 21:08
Cid:雖說緣起也是無常, 但眾生身處的世間仍然照著緣起在運行, 04/10 21:08
Cid:拿物理的例子來說吧. 宇宙中的精細結構常數決定了電磁作用力的 04/10 21:09
Cid:大小. 因為現在的值是1/137, 現在的宇宙才會是這個樣子, 才會 04/10 21:10
Cid:有有機體的存在, 但最近有證據指出, 宇宙中的精細結構常數並不 04/10 21:11
imagewind:緣起甚深,豈是如此容易了達。兩位會不會已落入戲論了? 04/10 21:10
Cid:是恆常不變的. 04/10 21:11
Irence:同意i大說法,繼續辯論於法無益,故小弟於此止息:) 04/10 21:12
Cid:嗯. i大說的是.. 04/10 21:12
Irence:還是回家老老實實修行比較實在:) 04/10 21:13
Cid: 還是老老實實修行比較實在(我已經回到家了:p) 04/10 21:14
Irence:希望C大成佛後記得回來度我~~~修行路上一起加油! 04/10 21:17
Cid:我雖修習止觀法門, 但行菩薩道一直都是不變的誓願. 一起加油:) 04/10 21:18
Lum:願CII三大皆能共成佛道...<(_ _)> 04/10 21:23
busa:唔....C大+I大+I大+L大--->四大皆空了 呵呵 <(_ _)> 04/11 10:01
Lum:我不大我不大...只是進來看熱鬧的鄉民,不過往前站了點 04/12 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