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ryewkun (Har)》之銘言: : 以布施度來說,是不住于受者、施者、所施之物。 : 但是對于忍辱度、戒律度、禪定度、精進度及智慧度,我就不明白應該怎樣解釋。 : 請問佛經有沒有什麼比喻,深入探討這一方面的知識呢? 六度(六般羅蜜)者,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其中佈施一法,又總攝其他五度行門。是以經中常舉佈施以賅諸餘。 這就牽涉到,佈施一法可指涉「廣義的佈施」的問題。 持戒者,謂持守一切清淨律儀,不加毀犯。而一切罪因,又莫過於貪、嗔、痴, 因此意念上的妄想執著,是一切毀犯戒律之根源。身、口二業有如傀儡,亦受 意業牽引而動。所以佈施一切貪嗔痴,即攝持戒一法。 若於中又不執著有「我」在佈施貪嗔痴,有「我」在持「戒」, 能持所持雙亡俱忘,便是三輪體空。 忍辱者,一切苦受、樂受均佈施故。若能了達諸法如夢如幻,其性本自空寂, 實相本無生亦無滅,於諸苦樂因緣便能隨順而心無罣礙,即證「無生法忍」, 既然無生,幻花雖滅空性不壞,亦無諸苦可佈施者,亦無能佈施者,此 忍辱之三輪體空也。 菩薩於夢中大做佛事,無刻不在佈施,於佈施中又不住佈施相,此攝精進。 精進者,非有體也。 於佈施中,一切幻象、法相均能佈施,故能住而無住、無住而住,禪定自生矣。 若連禪定之清淨三昧定相亦能捨而不住,此真如三昧,自是三輪體空。 《金剛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又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於一切相均能佈施、捨離,於捨離之相亦能捨離,般若般羅蜜自在其中矣! 故知佈施一法,可廣可小,廣即能融攝六度一切法。 --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8.156
hsnusura:推推 好文~ 07/22 23:18
haryewkun:謝謝。 07/23 06:21
a1216:好文! 07/23 09:56
virulous:好文~ 07/23 16:37
RaphaelCho:大精進太慈悲了^_^ 07/29 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