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很抱歉,今天才發現上篇回應,以下是相關的個人意見。 ※ 引述《mormolyca (銀碗盛雪)》之銘言: : 五蘊之「想(samjna)」確實是同於《金剛經》中我想之「想(samjna)」, : 至於羅什何以在翻譯《金剛經》時將我想(atma-samjna)譯作「我相」, : 由經典翻譯先後或許可以見些端倪, : 羅什在翻譯《金剛經》之後才翻譯《維摩詰所說經》, : 兩部經典中皆有「atma-samjna」, : 在《金剛經》中羅什將其譯作「我相」*1, : 而在《維摩詰所說經》中羅什則譯作「我想」*2。 : *1: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na hi tesam subhute bodhisatvanamm : atmasamjna pravartsyate...) : *2: 即除我想及眾生想...(tenatmasamjnam visthapya...) 謝謝您的考據舉證,原先我並不知道「想」蘊與我「相」都用了 samjna 一詞。 聽您一說,才發覺原來我對鳩摩羅什譯詞方式的揣度,並不能成立。 但依我目前的看法,「想蘊」與「我相」兩者的 samjna ,還是有意涵指向的不同。 這就如同《楞嚴經》中所謂的「想陰」與「妄想」的「想」,也有意涵指向的不同。 : : 相」在《圓覺經》是譯作「壽命相」,比較適宜。至於英文soul與耆那教jiva的意 : : 涵是不同的,"jiva"應意譯作"god"才是貼切。 : 耆那教同佛教一樣否定造物主的存在, : 因此硬要將他們的「jiva」翻做「god」會是很奇怪的譯法, : 大多數東西方學、教界都還是傾向將其譯作「soul」, : 而西方研究般若思想頗負盛名的Edward Conze在英譯《金剛經》時, : 亦是將「jiva-samjna」中的「jiva」譯作「soul」。 : 另由《阿含》中提及「命即是身(tam jivam tam sariran)*3」的議題來看, : 亦可見將此處之「jiva」翻做「god」是不能成立的。 : *3: Cf.《雜含》297經;SN 12.35 我並不了解耆那教,所以先前是因印度教的神我觀點(和西方造物主觀念不同)而誤判。 我原來是覺得 soul 一詞,不能表達神我的神靈意涵;當然, god 一詞也會扭曲意涵。 或許因為文化不同,原來西方詞彙並無適當對應之詞。 不過,看了您的解說又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的確 soul 一詞比較適當。 或許若有 godsoul 一詞更可以適當表示耆那教所謂清淨圓滿的靈魂。:)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38.8
Crazyfire:沒差啦 那個mor大已經被版主給水桶了 就算他想要再回應 08/17 19:11
Crazyfire:armi大您 最快也要一個月以後了XD 08/17 19:12
rivers369:話說到底有多少人被水桶啊?? 怎麼版面幾乎只剩一個id在 08/17 19:40
rivers369:洗板了.... 08/17 19:40
armida:為什麼mormolyca會被水桶? 08/17 20:07
Crazyfire:嗯 有爭議 不好說 不過現在版務組洗版的id幾乎是mor大XD 08/1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