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enlo0425 (KEN)》之銘言: 我先來瞭解K大對自己的事情知道多少 : 依末學我對佛法的了解 : 佛法教導我們要放下我執,維持心理的清靜 那為什麼父母教你放下軟弱 你會有疑惑?這也是我執的一種 而假如父母觀察你的性格有錯誤 那就等待機會翻轉印象就可 父母通常不會給我們立即的壓力 : 我的個性是 溫和的、不太與他人爭論、喜歡和和氣氣的氣氛、 : 很好說話、好好先生 : 但是我父母是覺得我太軟弱、沒自信、不積極、人家說啥麼,就是什麼、 : 日後出社會一定會被欺負、不太會爭取自己的利益 : (關於利益這點,我覺得這個利益我不care的,我就不會去爭 : 但感覺我父母要我爭取的東西比我想的多很多,啥麼都要去爭取一下) 這邊的關鍵就在於 你不CARE的利益 會不會影響到你 你有無體會到有些利益你不去爭取 別人會如何看待你 你能不能承受環境的眼光 另一點就是 當你想爭取CARE的利益時 是否能盡力爭取 佛也會跟外道爭取真正的道理 爭取這個字眼是中性的 不用先用有色眼光看它 : 也因為這樣曾經出現自貶的情形 : 也就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是個沒有用的人 : 覺得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改變了,以後就被人吃死死的吧... : 之類的負面情緒 你應該認清你自己的性格 和周遭環境的要求 知道你想要什麼 你必須做什麼 假如你真正什麼都不在乎 能承受或覺知整個環境的牽絆 你就真正站在佛道上 若很在乎環境的眼光和評價 我認為原貼可以更深入思考和面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9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