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逆重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 原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 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 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 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 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 ,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http://book.bfnn.org/books/0031.htm 佛說觀無量壽經 ps:五逆重罪之人..必須在臨命終神識驚恐.妄念紛飛之時.. 具足阿彌陀佛十念..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但見不到西方三聖來接引..只看得到金蓮花 往生到西方淨土之後..蹲在蓮花裡面(可能是清淨自己.可能是消業.佛經沒言明) 蹲十二大劫..very very long time..才能花開見佛^^ 十二大劫後..才有機會上學..開始聽佛菩薩說諸法實相修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72.162
kevin2266:善知識...這是問題,誰具有善知識條件??? 09/27 00:37
kevin2266:要是遇不到呢???還有要十念不斷訊...不能有雜訊 09/27 00:38
kevin2266:困難度高低...可以自己想想 09/27 00:38
bernicellu:佛版版友都是善知識阿..老實說..我跟著觀音菩薩修行就 09/27 00:44
bernicellu:好了..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能去哪.就去哪.是我自己 09/27 00:45
bernicellu:修來的..淨土五經也念..阿彌陀佛常念..看到彌勒菩薩也 09/27 00:45
bernicellu:起恭敬心..佛佛相通..彌勒淨地.彌陀淨土都有人去才熱鬧 09/27 00:47
bernicellu:藥師琉璃光佛國也很殊勝阿.喜歡琉璃景觀的可以考慮修行 09/27 00:49
buddhanature:遇不到善知識也不是不可能,可以找古大德當作善知識 09/27 00:50
※ 編輯: bernicellu 來自: 123.204.72.162 (09/27 00:50)
buddhanature:從孟子遇不到良師,找孔子學習就可以見證此法可行~ 09/27 00:50
bernicellu:以前資訊不發達..要遇到善知識很難..生在寶島台灣.聞 09/27 00:52
buddhanature:修哪一個淨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無清淨心;如維 09/27 00:52
bernicellu:佛法並不困難..學有所成的善知識也不少..K大也是善知識 09/27 00:52
buddhanature:摩詰經說:若人心淨則國土淨。要是一天批A淨土,一天 09/27 00:53
bernicellu:阿..讓人知道彌勒淨地也是一條方便通達的大道..很好阿 09/27 00:53
buddhanature:批B淨土,要心淨便難如登天,要往生哪個淨土都是夢~ 09/27 00:53
buddhanature:今天鬥A板友,明天鬥B板友,以顯其學廣,則還是出不 09/27 00:55
※ 編輯: bernicellu 來自: 123.204.72.162 (09/27 00:56)
buddhanature:了"名"的牢籠,以此業因,自禁自錮在六道輪迴。 09/27 00:56
bernicellu:一次討論清楚就好了..佛佛相通..訊息越清楚.越能發願往 09/27 00:57
buddhanature:抱歉,bernicellu,插到你的話,請修正編輯一下~謝謝 09/27 00:57
bernicellu:生..但無須煩惱淨土問題太久..還是從日常生活實修重要 09/27 00:58
bernicellu:佛陀開那麼多法門..是希望大家多點選擇機會.用心良苦 09/27 01:01
bernicellu:所以.修行還是以清淨心為本.版主說得是明言.要自淨其意 09/27 01:02
bernicellu:版友意見不同..在所難免..也很佩服K大徹底求真的精神.. 09/27 01:07
bernicellu:但只要是人..看待事理時會不自覺著重一個面向.忽略了其 09/27 01:08
bernicellu:他的面向..明明是佛陀的教理.只是祂隨順不同根器的眾生 09/27 01:09
bernicellu:而說法..後世卻因分別的歧見..有許多法門上的認知衝突 09/27 01:09
bernicellu:個人是深入省思..認為應該把交流的部分放在前提.全觀些 09/27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