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十四世達賴喇嘛 道(marga) 增上學中最高的是慧學,它的基本要義前面已經介紹過。現在我們要說明智慧的修行 以及它的功德。這是三增上學的不同運用,它根據你的發心以及對修行結果的熱望。在此 ,我們要敘述聲聞道,從聽聞開悟到成阿羅漢(因為他已經破除煩惱,我們稱為應供); 成為自覺佛的獨覺道;以及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菩薩道(誓願為度一切眾生而成佛)聲聞乘(Sravakayana) 聲聞道有不同的階段,它是從資糧道(Sambharamarga)開始的(生起任運無造作之 出離心入聲聞資糧道),我們都深知眾生因為煩惱而陷入生死巨輪中流轉,短暫的存 活在六道中,從最高的有頂(Bhavagra)到最低的無間地獄(Avici)。輪迴的巨輪是透 因(譬如無明、貪求)果(例如不同形式的痛苦、疾病、衰老、生死)而循環不止, 是真實的苦,無處不存在煩惱和不完滿的染污。我們必須將它視為緊執五蘊的河流(無常 的五蘊讓人緊緊執取,並試圖把它們變成「我的」)。由於緊執自我導致以下諸苦: ●苦苦(duhkha-duhkhata)身心不滿的痛苦。 ●壞苦(viparinama-duhkhata)退化變異的痛苦。 ●行苦(samskara-duhkhata)遷流不息的痛苦第一種是指身體和心理的痛苦,它真實的體受由不得讓人不感到苦(苦苦)。第二種 是指所有的有為法都離不開變異和衰退的痛苦本質(壞苦),而第三種意指一切形式的或 是有為的法都是遷流不息、不得安定的,它存在的本質也是痛苦的(行苦)。 我們必須以修行佛法為目標,對於各種苦有清晰的了悟,並察覺到它們是如何對我們 起作用,如此才能生起對世間的出離心,同時對於解脫世俗有強烈的欲求。當我們感覺生 起了這種欲求以及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時,就進入了資糧道。以這樣的方式我們遠離非正道 而走向解脫道。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累積了所有的福德以進行這項偉大的旅程。 根據我們的修行方法,資糧道有弱、中、強三種層次,例如不淨觀,對治貪著異性的 色欲(如果我們觀想一個「美麗的」女子只是骨頭、血液和其他噁心臟器的聚合物,那麼 淫慾和貪婪的心就可以被治癒);呼吸觀,對治散亂心;其他的正念觀,在日常生活中提 起對佛法的正念透過這樣的修行,增添煩惱的顛倒見(viparyasa)就會逐漸減弱,但 還沒有滅絕顛倒見是由知覺的、心理的和哲學的見解所導致,把不淨的視為美麗的 的視為樂的無常的視為永恆的無我的視為俱生我的。因為這種顛倒見是弱的,一個修 行者不會有累積世俗財富和享樂的心念,而是失去對世俗的興趣。相反的,他的心念提昇 向清淨和破除煩惱,這是解脫的前行經過修行他得到五智的其中之一或是其他,使他具 足力量能在不同的情況下自處第二個階段是加行道(Prayogamarga)。具足了資糧道以後,往解脫的路向前再邁進 一步。此後,行者走上加行福德之道,具足了過去所沒有的力量。在這階段,透過四加行 (nirvedha-bhagiya)──煖、頂、忍、世第一法,得到進步。 在這四加行位中生起了內觀智,能夠參悟實相的一般性特徵──四聖諦,在我們一階 一階往前行時,這種智慧變得更加銳利。因為此,實相的三個特徵:無常無我變得 更加清晰。五根(kusalendriya)和五力會顯現,行者獲得更多的福德。四加行位中的世 第一法是處於未開悟凡人的最後狀態。經過這個體證後,走進了超越世間的道途,加入了 聖位(Arya)的家族。 第三階段稱為見道(Darsanamarga),藉著內觀四聖諦十六行相而見道在這階段中 行者於四聖諦中現證空性,並正確無誤地摧毀此道中的所有煩惱,不論它們是有形的還是 無形的世間感官欲樂這些煩惱有三類(斷三結)視此身為我所有(薩迦耶見,satkay adrsti)疑(vicikitsa)執著於誓戒或儀軌(戒禁取見,silavrata-paramarsa)摧毀這三結之後生起了聖者殊勝的功德,從這一刻起具足這些功德,行者就可以稱為僧寶 (samghar-atna)。見道位所破除的煩惱是外來煩惱(agantuka-klesa),俱生煩惱( sahaja-klesa)在此階段還沒有摧毀。基於此,在得到見道位後,行者繼續修行八正道, 並開展空性智慧八正道(arya-astangika-marga) 八正道如下: ●正見(samyak-drsti):正確的知見,聖道的兩階段是有區別的:清淨道( samahita-marga),當在禪定的狀態下行者清晰的見到四聖諦。之後,把這種修行的體會 帶到日常生活中,這是後得道(prstha-labdha-marga)。 ●正思惟(samyak-samkalpa)正確的檢視了悟空性的因及其特徵。空性是佛陀說 法的精髓,這項思惟確定了,別人也可以藉此方法開悟成佛。 ●正語(samyak-vak):雖然空性並非五花八門也很難用言語表達,但是仍然可以從 實用的觀點來談論。這種正語藉著以語言宣說和文字描述可以讓別人了解空性,從而使他 建立正知見。因此從所有的妄語中解脫。 ●正業(samyak-karmanta):很自然地,一個聖者的行為總是不離法,正業使行者 建立清淨戒行。因此正業也稱做「清淨戒行」。 ●正命(samyak-ajiva):聖者的生計一向是清淨的,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總是不離 正道。聖者的言行是遠離邪道的,當他在別人面前時自然流露出他的德行。 ●正精進(samyak-vyayama):這是一種心智的開展,藉著「思所成慧」繼續開展已 經了悟的空性智慧。 ●正念(samyak-samrti):當聖者得到平靜,並檢視、思惟他們內觀的主要對象四 聖諦。正念的作用是保任這些對象在心中,不讓這些真理忘失。引起失念(musitasmrti )的染污,就是靠正念對治。 ●正定(samyak-samadhi):這個清淨的禪定狀態使得聖者的心遠離昏沉和散亂 著正定行者一步一步地向解脫道邁進八正道可以分成四個部分能斷(avacchedaka)能知(avabodhaka)起信( visvasadhayaka)對治(pratipaksa)正見能斷邪見(mithya-drsti)並參透空性, 這是能斷的部分。正思惟幫助他人能知實相的本質正語、正業、正命讓他人起信也跟著 修行正精進、正念、正定則是對治煩惱修道位(Bhavanamarga)是開展的道。透過持續不斷的修行八正道,行者進入修道位 ,因心智開啟,應該被斬斷的煩惱此時都會脫落殆盡脫落它們的過程有兩種方法:「漸 進的」和「一擊的」前者,行者慢慢摧毀欲界的粗、中、細煩惱,接著摧毀色界煩惱、 無色界煩惱,最後是世間頂的煩惱後者,藉著修道位的修行,行者首先摧毀三界的所有 粗煩惱、接著是中煩惱、最後是微細煩惱當修道位在後階變得很強時,這個體驗稱做「金剛喻定」(vajropama-samadhi)。 經過這個定之後行者進入無學道(Vimuktimarga),成為阿羅漢。 獨覺乘(Pratyekabuddhayana) 想要成為一個獨覺者(只是為自我覺悟的佛,不能向別人傳達他的證悟)的修行方法 ,與上述聲聞乘的修行方式很類似,也是有五個道次第。不同的是他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累積功德以保證他的開悟,證悟的重點是參透十二因緣而不是四聖諦大乘(Mahayana) 之所以稱為大乘是因為他發心為解除一切眾生的痛苦根據修行的方法大乘可以分為 兩類:般若乘(paramitayana)和金剛乘(vajrayana)。關於金剛乘我們將另以專題討 論,此處我們簡單概述一下般若乘。如同獨覺乘一般,有五個道次第資糧道是從生起菩提心(生起任運無造作之菩提心入大乘資糧道),或是決定要成佛 的發心開始,它的因是慈悲心(karuna)它顯示在一個強烈的欲求下,願解脫眾生的痛 一旦發心就會生起一種欲求,願意雙肩承受一切眾生的重擔,引領他們走向解脫的路 :為了實現這個抱負他誓願要證悟佛性這種意欲沒有任何藉口,最後的目標就是成佛, 這稱為發菩提心(bodhicittotpada)。行者有了這個體驗之後,就稱為菩薩( bodhisattva,決心要證悟菩提的人)。在這世間上一般人名之為大士(mahasattva)、 法王子等等,值得人天敬仰。只要生起菩提心,行者就進入資糧道並聚集了諸多的福德, 許多的煩惱因此平靜下來資糧道有三種,意即:弱、中、強。當此道資糧強烈的時候,行者可以獲得許多神通 。由於他擁有這些力量,使他能夠自由往來於諸佛淨土(buddhaksetra),去禮敬諸佛聽 聞法教。 再者,當此道資糧強烈的時候,菩薩可以獲得一種特殊的定稱為「健行定」,這個力 量使他能夠到不同的佛國聽聞甚深法義,並依法實修。藉著此資糧道的力量,菩薩對於諸 法也能夠完全了悟(資糧道中品以上比量通達空性)其次是加行道。當菩薩對於空性達到止觀雙運圓滿的境地,就已經到達加行道。四加 行位在此處也如同聲聞乘一樣,煖、頂、忍、世第一法,逐漸的進步當內觀空性更加清 晰時,能觀和所觀的二元對立開始消失,對於能所二元的概念化也變得非常微弱。藉著他 在醒著的時候精進,勤修智慧與方便的加行,菩薩並沒有視諸法是堅固真實的,即使是在 夢中。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他視諸法為虛幻不實的,他們是無自性的以此內觀,他開展出 一種希求,願意教導眾生正法到達頂峰時,菩薩有能力破除因四大元素地、水、火、風 所生起的障礙,以及疾病和災難。他也能夠撫慰受傷的眾生。他的言語也變得純熟了 夠平靜所有的障礙加行道成就之後,已經能夠確保成佛,也就是說他已經不會在正法中 退轉。此刻菩薩還體驗一些確切的徵象,除了不再退轉之外,他擁有了不可言說的妙善功 德。 第三個見道,經歷世第一法現證空性之後生起(現量現證空性)在此道中也可以得 到兩種成就:根本智(samahita)以及後得智(prsthalabdha)前者又可以分為兩種: (1)無間道(anantariyamarga),已經破除煩惱了;(2)解脫道(vimukti-marga),已經 得到解脫了。在此道中煩惱障和所知障都破除了。行者修到這個地步已經擺脫業力的影響 以及煩惱的染污,也就是說已經脫離了生死苦海。一個結果就是獲得一種禪悅,即所謂的 「諸法為樂」,在此一切不愉快的感覺都不再經驗。聖者獲得這種定之後就不再有苦受, 即使是一般人因火災、兵災、毒害所引發的痛苦,他也感到快樂。 第四個是修道,在此道中菩薩經過修行可以到達十地的境界,十地之後就成佛。這十 地分別是: ‧極喜地(pramudita)離垢地(vimala)發光地(prabhakari)焰慧地(arcismati)極難勝地(sudurjaya)現前地(abhimukha)遠行定(duramgama)不動地(acala )善慧地(sadhumati)法雲地(dharmamegha) 菩薩花在每一地修行的時間可能是無限的,在成佛的過程中歷經無數生。他有許多的 機會遇到諸佛並聽聞法教,藉以向上更進一地。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他透過四攝事圓通眾 生走向成佛之道布施(dana)_、愛語(priyavakya)利行(arthakriya)同事( samanarthata)每一地都有它的特徵,本書只是簡介,此處我們暫不詳述。由於逐步的 前進,所獲得的德行也變得更高更好。想要清楚了解這些力量,已經超越了我們思想的範 圍。最後,在逐步經過每一地之後達到法雲地,在此即使是最微細的所知障也被金剛喻定 斬斷,這種定被比擬成金剛不摧。這是菩薩成佛前的最後階段。至於佛的圓滿德行稍後再 討論。 注釋: 1.「最高」和「最低」是用在對於束縛、苦樂的解脫覺受而言心靈層次的高度隨著喜樂 和解脫程度的開展而提昇;而墮落的深度(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則與心的沉淪、 不快樂相應。 2.苦,佛陀說:「必須了知」,在許多的開示中一再強調,之所以要了知是因為眾生都想 逃離痛苦。不只是了知他人的苦,如果我們想要解脫證涅槃,就必須了知自己身心的苦 3.福德或功德的意思是「清淨和淨化」。例如:布施淨化心的慳貪道德行為淨化心的公 然邪行修心帶來心智成長並減低惡念禮拜淨化我們的傲慢心、增長謙卑心助人 化我們的無情冷漠、增長慈悲心隨喜淨化我們的忌妒、增長歡喜心迴向淨化我們只 求自我解脫的欲求,增長利他心聽法淨化散亂心、增長專注心說法淨化自私心、增 長友善心建立正知淨化我們的邪見,增長導向涅槃的正見這是小乘地區教導累積福 德的十種方式,這些都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行。 4.經過加行道之後,行者進入了見道(內觀道),破除煩惱。見道就像火一般,立即焚毀 煩惱。見道的成就,加行道的功夫其功不可沒。加行道中四加行的第一階是「煖」( usmagata),透過開展無我智慧,好似煩惱之中產生了熱量,過後會起火燃燒一般。當 熱量變強之後,進入第二階段稱為「頂」(murdhana)。接著進入第三階段「忍」( ksanti),因為此時可以製造最高的熱能以焚毀煩惱。經過此階段(世第一法)就可以 進入見道位了,墮入惡趣的門自此已經關閉。行者獲得出世間法進入預流向,開始向出 世間道(lokottara-bhumi)前行。 5.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當五根發展成指導力量的時候轉化為五力信力和慧力(sraddha-prajna)精進力和定力(virya-samadhi)形成兩組完美的平 衡,可以幫助行者成就佛果。「而念力(smrti),比丘們啊!他無論在何處都是有幫 助的」(《相應部經》,46,53.)。 6.此處是談出世間道,但是八正道在小乘也是所有佛弟子日常生活修行的基礎。此處對於 八正道的解釋不完全同於巴利經藏。對於這些的解釋請參看瑪哈席拉所著《佛陀的法語 》(Word of the Buddha by Ven. Nyanatiloka Mahather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 Ceylon.)。 7.此處的正語和巴利藏的聖語(ariyavaca)相同,它與法息息相關,使得聞法者或修法 者能受益,甚至成為聖者。參考《長部經》33,v,xxv.。 8.巴利經典對於八正道只做簡單的區分:前兩者(正見、正思惟)屬於慧,其次三者(正 語、正業、正命)屬於戒,後三者(正精進、正念、正定)屬於定也就是涵蓋在整個 三增上學的範圍。 9.六波羅蜜是: ◎布施(dana)精進(virya)持戒(sila)禪定(samadhi)忍辱(ksanti)智慧(prajna) 十波羅蜜是: ◎布施(dana)力(viriya)淨戒(sila)安忍(khanti)出離(nekkhamma)誠實(sacca)智慧(panna)友善(metta)決意(adhitthana)靜慮(upekkha) 這些都是修行菩薩道為了成佛必須開展的德行。在小乘地區也教導和修行十波羅蜜,在 《本生經》(Jataka)的故事中提供了一些很好的素材,闡釋菩薩道。 10.「一切眾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意義。即使是一個佛,在一開始也只能度化「可馴服 」的眾生。對於「不可馴服的」眾生有個例子,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在他走往鹿 野苑的路上碰到裸身的苦行主義者優婆迦,就是難以調伏的眾生。少有福慧的煩惱眾生 也不太容易理解法。有些禪師對於「一切眾生」有比較實用的解釋。他們特別強調「一 切眾生」意指各種不同的「人」,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性格。因此,有仁慈的人、瞋心的 人、慷慨的人、吝嗇的人等等,所有這些性格不同的人都必須引領他們證涅槃。或者也 可以解釋為轉生六道的眾生,在他們內心中都有潛力或有一天能夠成佛。眾生得證涅槃 的認知從何發生?在自己的心中。 11.菩薩累積福德而得到進步的例子在《本生經》中有很好的闡釋。或者是佛陀前世轉生 的故事。人們經常質疑他的前世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人們卻忽視了一個重點,所有的 這些故事包含聖者的教訓以及利他的行為。一般而言,我們比較容易在故事中得到啟發 ,在契經大論中卻不容易,因此我們必須閱讀諸佛菩薩的本生故事,並且以「為了此生 ,我能從這些故事中學到什麼?」的精神去閱讀。 12.在禪定狀態下可以如此做,行者必須記住兩個明顯不同的觀念:第一,不論在任何情 況下必須善巧的禮敬法、聽聞法。第二,諸佛菩薩畢竟是透過一個人的心去感知。因此 禮敬他們是開展謙遜和聞法能力的一種方式。 13.一個有趣的統計,在佛教國家比丘們教化了不少粗暴且不易馴服的人如受刑人。更有 一些成功馴服動物的例子,授與他們三皈五戒,此後這些動物個性平和不會傷害人。 14.這裡有一個有趣的比較,當阿羅漢快樂的時候可以改變他的覺受。這種力量稱為聖者 成就(Ariya-iddhi),只有阿羅漢才擁有。已經得到滅苦成就(nirodha-samapatti) 的人也不會受到火災或兵災的影響。這也是修行者的一個特質,得到慈心成就(metta -maitri)者一樣可免於火災、兵災和毒藥之害。自然地,菩薩和阿羅漢都已經得到慈 悲一切眾生的成就。 15.四攝事(CATU-SANGAHA-VATTHU),在巴利經典中一些法經常被提及,諸如修行的目標 、聖弟子的特質。在泰國,僧侶也很常對在家居士開示菩薩四攝事。因為在當地,一個 佛教徒的特質更受到欣賞。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82.233.156.130 (07/28 10:10)
congency:隨喜讚嘆! 07/29 08:51
Lunakaoru:隨喜讚嘆 07/29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