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各位師兄姐好 我在禪坐時 只要上座一段時間 就開始打嗝並覺得胃開始發脹 常常會脹得受不了而提前下座(大約20分鐘) 問過法鼓山共修的師兄 他說這是人體在排除不好的東西~ 遇到了盡量還是回到方法(數息)上 google到果煜法師的開示說這現象應該半年之內就會好 不過我練習禪座有半年以上 脹氣有越來越嚴重的態勢 @@ 我腸胃功能本身就不太好~本身就容易脹氣 但是上座之後~脹氣的情況更嚴重 反而下座之後~脹氣的情況會舒緩 覺得我這樣的情況有點誇張了 不知版上師兄姊是否有遇過類似的情況 可以給我一些指點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7.35
ilanese:會打嗝就打嗝,會排氣就排氣~~ 08/12 17:29
bibolu:多運動看看 08/12 17:45
buddhanature:脹氣不能說是打坐引起的;而是飲食習慣不良所引起的 08/12 18:19
buddhanature:建議少量多餐,餅乾糖果甜食咖啡應減量,可以的話 08/12 18:20
ccclum:我建議先看醫生.... 因為數息的方法會因人的意念而導氣不順 08/12 18:20
buddhanature:一餐的湯先喝,水果先吃,再用主食;飯與麵應減量並 08/12 18:21
ccclum:而數息的方法分為呼與吸跟停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 08/12 18:21
ccclum:若是在這種地方下功夫,只會讓自己身體內部的經絡產生錯亂 08/12 18:22
ccclum:而又隨著時間與環境的不同的話,氣息若未平定,久了會有傷 08/12 18:22
ccclum:我不建議再做下去了.... 畢竟 有為的功法(改變呼吸的方法) 08/12 18:23
ccclum:只是持緩或早衰而已。 08/12 18:23
buddhanature:嚼碎,麵包與饅頭應拒吃。若加飲(淮山意芢湯)並早晚 08/12 18:24
buddhanature:推腹,一周即可大幅改善,一個月後即能不見,不用看 08/12 18:25
ccclum:我們不是醫生也不是營養師,除非是以入定的角度來論禪定 08/12 18:25
buddhanature:醫生。一切都是飲食與生活的覺性太低引起~ 08/12 18:25
ccclum:否則練氣就是練氣,禪定就是禪定,空就是空。 08/12 18:25
ccclum:對於一般的朋友 三者一定要分開,不可以搞混。 08/12 18:25
ccclum:我不覺得耶,真的要改變那是很簡單的話 08/12 18:26
ccclum:那其實禪定入靜,自然可以調整,這跟覺性一點關係都沒有 08/12 18:26
ccclum:那只是"練氣"! 不是禪坐! 08/12 18:26
ccclum:有為的功法,只是透過呼吸,使生命持緩或是早衰而已。 08/12 18:27
ccclum:所以反而以許多養生的角度而言,其實數息練到一定的時間 08/12 18:28
ccclum:即可放下! 08/12 18:28
buddhanature:上面推文還沒講到打坐,也沒講到練氣,也沒講禪坐 08/12 18:28
ccclum:標題! 08/12 18:29
ccclum:我是針對文中所述,根據禪坐的經驗給與後學一點提點! 08/12 18:29
ccclum:真的不舒服,一律以醫生的建議為主囉! 08/12 18:29
buddhanature:覺性是我提的,不是原po提的 08/12 18:29
ccclum:可是我怎麼看這都不是禪坐的根耶,反而只是練氣的覺 08/12 18:30
buddhanature:推文並未提到練氣 08/12 18:31
ccclum:太多朋友以為禪坐慢慢來可以提高自癒力,是沒有錯的! 08/12 18:31
ccclum:但是在禪坐的習法裡,必須要以身體的健康前提之下。 08/12 18:31
ccclum:否則禪坐入了身體的覺,是會比較辛苦! 08/12 18:32
ccclum:數息! 08/12 18:32
ccclum:我說過"數息"就是內修練氣的一種! 08/12 18:32
buddhanature:我談的是飲食,你慢慢看吧,這樣很難溝通 08/12 18:32
ccclum:我懂你的意思。但是B大我們都不是醫生! 08/12 18:33
ccclum:在教導後學的路上,不可以似是而非! 08/12 18:33
buddhanature:你的文字很難懂 : "入身體的覺" 請教一下 08/12 18:33
ccclum:可以呀,覺就是有感受,是沒有思想的思想! 08/12 18:34
buddhanature:不用想教人,分享就很好 08/12 18:34
ccclum:那禪空就是要消除意識型態,要入沒有思想這一境地 08/12 18:34
ccclum:可是若在身體上的感覺打圈圈,那只是透過靜坐慢慢地提高 08/12 18:35
ccclum:身體本有的治癒力,這應該論在練氣,就是內在的運動一塊 08/12 18:35
ccclum:而這一塊應該要搭配醫生的建議跟飲食的控制 08/12 18:36
ccclum:教導呀,當我們提出建議那就是好為人師的一種! 08/12 18:36
buddhanature:我只講飲食,不講練氣,別搞錯了 08/12 18:36
ccclum:所以不逃避是否教與不教,名相囉! 08/12 18:36
ccclum:可是原文提到數息,我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該怎麼做! 08/12 18:37
ccclum:你也是,但我想我不認為飲食需要人干涉,因為我不是醫生 08/12 18:37
buddhanature:你談你的,1.先等人推文完再打推文,2. 不要談論不同 08/12 18:37
ccclum:但是練習的過程跟經過還是應該避免的事情,我覺得提底 08/12 18:37
buddhanature:議題還要混在一起~ 08/12 18:37
ccclum:點多一點現象會比較好。畢竟少有朋友真實地接觸這三種法 08/12 18:38
ccclum:我直接打推文呀! 抱歉! 沒注意到你的字句 08/12 18:38
buddhanature:這是打字與思維覺性太低 08/12 18:38
ccclum:我們推文的時間很近,不是有心的! 08/12 18:38
ccclum:什麼都是覺的話呢,那禪定有沒有覺呢? 08/12 18:39
buddhanature:你談練氣,我談飲食,兩者別混在一起 08/12 18:39
ccclum:禪定的覺在那呢? 賬氣為指標囉! 08/12 18:39
ccclum:是吧,其實都一樣,我講的是經驗,但是飲食我不是專家 08/12 18:40
ccclum:身體保健我也不是,所以我很明白的說,問題一定要找專家 08/12 18:40
buddhanature:請你等人推文完再推文是尊重他人與閱重的行為, 08/12 18:40
ccclum:之後的我認為原PO那樣表面是禪坐,實際上還是落在練氣 08/12 18:41
buddhanature: 閱眾 08/12 18:41
ccclum:而練氣不是說外在動功那樣呀,是透過打坐行身體自癒能力 08/12 18:41
ccclum:我已經說抱歉了,因為一開始我直接推文,沒注意你也在推文 08/12 18:42
ccclum:因為我們兩個推文時間是一樣的呀!.... 08/12 18:42
ccclum:總之,禪定的思維裡因為會交錯的意識型態。 08/12 18:43
ccclum:所以在行這樣的練習時要更清楚自己身體上的脈動... 08/12 18:44
ccclum:一有身體上問題應該是找醫生或是專業的朋友,而不是比對 08/12 18:44
ccclum:其他形而上的思想,而傳達形而上思想的老師很多,但經驗會 08/12 18:44
ccclum:騙人,以上! 08/12 18:44
buddhanature:推文沒規範你一定要等人打一個段落再推文,但這樣比 08/12 18:45
buddhanature:較有系統,閱眾比較不會難懂,先學一下規矩再教人吧~ 08/12 18:46
ccclum:君子所患,好為人師耶,但是老師只是引路人囉 08/12 18:47
buddhanature:針對原po所需來回答,如解決方案等,不要答自己想答 08/12 18:47
buddhanature:的~ 08/12 18:47
ccclum: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德性可以教誰,所以我不會在"教導"兩個字 08/12 18:47
ccclum:落了意念,是吧,呵! 而且依我的個性一定是回文的! 08/12 18:47
ccclum:但是呢.... 我的回文可能不只是會落在佛法吧! 08/12 18:48
ccclum:道家呀,練氣呀,靈動呀,意識型態的禪定呀,法門呀 08/12 18:48
buddhanature:如果多過兩段,還是回文吧,別人推文就別打岔了~ 08/12 18:48
ccclum:所以該怎麼辦呢???? 我不想因為都知道,所以寫了某些事情 08/12 18:48
ccclum:變的是引用外道說法耶... 08/12 18:49
ccclum:爭不是不能爭,爭不騙自己,且爭要知止,就可以不分彼此! 08/12 18:50
buddhanature:你就寫佛教看法就行了,如果腦袋裡太多東西,就選 08/12 18:50
ccclum:推文如果落在爭,那文章就會失焦,這不會是我的本意! 08/12 18:50
buddhanature:佛教學人有益的就行了,別的能免就先免了 08/12 18:50
buddhanature:這也只是佛教板規範,來此就有準備,不然還是有其他 08/12 18:52
buddhanature:板可以寫的。 08/12 18:52
buddhanature:壞了本板規矩,小弟可不會縱容;但爭文字就不同了~ 08/12 18:53
buddhanature:沒針對人而爭,就事論事則不會罰, 08/12 18:54
ccclum:有益呀,好像太極拳的功法可以讓脹氣改善耶。 08/12 18:54
ccclum:其實呀,禪坐早應該放下了,因為文中的禪定...已經不算是禪 08/12 18:55
ccclum:定了,如果禪定的覺,以脹氣為指標的話.... 08/12 18:55
ccclum:那這樣禪定就無法在意識形態的矛盾上精進。 08/12 18:55
ccclum:所以在教導這樣的方法(數息),更應該要知道多久必須要放下 08/12 18:56
ccclum:否則一直在 "身體上的覺",繞圈圈就會產生另外一種迷思 08/12 18:56
ccclum:其實透過許多生活上的習慣改善(習氣),禪定上會更悠悠 08/12 18:57
ccclum:這就是為什麼禪定不需要任何方法,只需要體會自然即可 08/12 18:57
ccclum:而這些高調的思想理,其實只是在說簡單的道理。 08/12 18:57
ccclum:不行法,不定法,自然就行定法! 08/12 18:57
buddhanature:ccclum板友,本人建議你盡量以回文方式回答,回答請 08/12 19:00
buddhanature:針對原po問題來答,整理好文句和邏輯等再po文 08/12 19:00
buddhanature:有系統一點,別太形而上的,以理論事可,天馬行空可 08/12 19:01
buddhanature:會貽笑大方~ 08/12 19:02
ccclum:是呀,所以在論禪定的覺跟身體的覺就不一樣囉! 08/12 19:05
ccclum:中醫將體質分了九種,所以我們覺得吃那個好,可是對其他人 08/12 19:05
ccclum:並不適合呀,所以適合你的不會是天馬行空。 08/12 19:06
ccclum:所以到底什麼天馬行空呢?沒有思想的思想這一句,出自一本 08/12 19:06
ccclum:先學寫的易經喔,我總不能說那就是道跟佛的覺吧 08/12 19:06
ccclum:雖然一樣,但是就是名相呀,所以名相:天馬行空一詞 08/12 19:07
ccclum:搞不好只是很簡單的調侃吧 08/12 19:07
ccclum:.... 我還是回文了,知止吧,是吧! 08/12 19:08
ilanese: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原PO在數息時,不斷地吃下空氣而造成脹 08/12 19:09
ilanese:氣。 XD 08/12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