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竊聞淨土者,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 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 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書,可以包括無餘; 廣說之,雖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諸祖師之妙義,亦詮不盡。 (s:淨空法師都說大藏經縮起來是一部《華嚴》,《華嚴》縮起來是《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再濃縮是《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再精簡就是一句南無阿彌 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五宗、三藏、十二部。廣欽老和尚亦有相同示現!) 縱饒盡大地眾生,同成正覺,出廣長舌,以神通力、智慧力, 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又豈能盡? 良以淨土本不思議故也。 試觀《華嚴》大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 《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 (s:《華嚴》最後是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云:「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 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 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有阿彌陀佛在的安樂世界、生蓮花中,這不就西 方極樂世界嗎?XD ) 則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者,有由來也。 文殊發願,普賢勸進;如來授記於《大集》,謂末法中,非此莫度! 龍樹簡示於《婆沙》,謂易行道,速出生死,則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者,豈徒然哉? (s:文殊菩薩發願偈云:「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 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普賢菩薩華嚴會上,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故云「勸進」。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婆沙》易行品第九論曰:「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 (難),水道乘船則樂(易);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 疾至阿惟越致(不退轉)者……」。) 誠所謂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也。 不但此也,舉凡六根所對一切境界,所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見聞覺知、聲香味等, 何一非闡揚淨土之文字耶?! 寒暑代謝、老病相催、水旱兵疫、魔侶邪見,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 (s:當人,當此之人,值此之人,遇到這種種苦境之人也。) 廣說其可盡乎! 言「一言」統攝者,所謂淨也。淨極則光通,非至妙覺,此一言豈易承當? 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淨土一切經論,揭發明此旨也! 「一偈」者,讚佛偈也。舉正報以攝依果,言化主以包徒眾。 雖只八句,淨土三經之大綱盡舉也。 「一書」者,《淨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為蓮宗之寶鑑! 痛哭流涕,剖心瀝血,稱性發揮,隨機指示,雖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 捨此則正信無由生,邪見無由殄也。 (s:殄,滅也,絕也。) == 南無阿彌陀佛。 此篇可參考 http://book.bfnn.org/books2/1815.htm#a04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15
j45xu3:感謝~ 阿彌陀佛 11/11 13:14
bbsamtb:阿彌陀佛 11/12 16:55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73.248.15 (11/13 15:06)
youngerwu: 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01/21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