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36集   『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這是造作極重罪業 的眾生,專門說這一類眾生,他在臨命終時如果遇到善緣,有善友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 聽了很歡喜,能接受,就肯發心念佛求生,也一定得生。這個帶業是帶極重罪業的,生到 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皆得三不退」,這一句非常重要!從前面的註解來看,得位不退的 ,不見得得行不退;得行不退,一定得位不退;得念不退的,前面兩種統統都得到,但是 得念不退的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是帶這樣重的罪業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極 樂世界,他這個地位就等於圓教初住、別教初地,這簡直是一步登天,非常不容易!由這 裡看到淨土的殊勝。   『然據教道』,「教」是經典,就是佛所說的一切經,這是教、教科書,「道」是道 理。如果依佛的教學,依一般所說的道理。『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初果是聖人,他 要是凡夫,決定不是聖人。『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假如他是聲聞、緣覺,他當然決 定不是菩薩。這就是說階級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異 生」就是別教的三賢位,「同生」是圓教的初住位。同與異怎麼分法?是講真心本性。心見性了,你跟佛所用的心是一個心,用真心,就叫「同生性」。當你沒有見性之前,你 用的是識心(就是八識),不是用真心,跟佛用的心不一樣,這叫「異生性」。一個用真 心(真性),一個用識心,這就是同生性跟異生性的差別。別教三賢位菩薩是異生性,別 教初地是同生性,初地他用真心。造作五逆十惡這樣重罪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 證三不退,證三不退就是同生性,超越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這個超得太多了,這是教 、道理上都講不通。所以,這是很特別的法門。   『又念不退,非復異生』,念不退是圓初住、別初地,是同生性,他決定不是異生性 。『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這個意思不必說,諸位都能體會得到。躐等則成大妄』,大妄是大妄語。凡夫怎麼能一下就變成圓初住的菩薩?圓初住是法身大 士,怎麼可能一下就超越這麼多?這個超越就是躐等,躐等在佛法裡面這是大妄語。『進 步則捨故稱』,就是舊的稱呼。譬如,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是初住菩薩,就不是 十信菩薩,十信升了一級,前面的稱呼就不要了。好像你們在學校讀書,中學畢業了,現 在考取大學,從前是中學生,現在是大學生,以前中學生的名稱不要了,捨棄了,現在是 大學生。佛法也是一樣,如果證得初果,那就是聖人,就不是凡夫;凡夫名稱捨掉了,就 成了聖人。如果證得行不退,就是菩薩,決定不是二乘,二乘也捨掉了。這個意思就是這 樣,往上提升一級,以前的稱呼就捨掉了。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前面所講的是個常理,是正常的現象。極樂 世界這講不通,怎麼講不通?煩惱、罪業沒有斷,換句話說,他根本就是個凡夫,但是一 生到那個地方,他就證三不退,三不退是法身大士,他這到底是凡夫還是法身大士?說他 是法身大士,他煩惱沒斷,見思煩惱在;說他是凡夫,他證了三不退。所以,極樂同居淨 土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你說他是凡夫也行,說他是初住菩薩也行,「一切俱是」;你說 他不是凡夫也對,說他不是菩薩也對,「一切俱非」,極樂世界真正不可思議!『十方佛 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無此名相,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十方無量無邊諸 佛剎土,那些剎土裡頭沒有這個現象。無此階位,凡聖階位裡頭沒有,絕對不像這極樂世 界,也無此法門。十方世界的狀況跟我們娑婆世界大致差不多。   『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這是把這個事實真正的原 因給我們說破了。「心性之極致」,致是到達,極致是到達了頂點,就是我們用的真心本 性,真心本性達到了極點。這是說什麼?說能念之心不可思議。諸位想一想,這句話實在 是非常非常不容易說出來的。所以印光大師讚歎這個註解,「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 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印光大師讚歎,也是讚歎到頂點了。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 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對這個註解如此的讚歎,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他要不是阿 彌陀佛再來,必定是觀世音再來。可惜在歷史上沒有記載,他的身分沒有暴露。如果不是 彌陀、觀音再來,怎麼能當得起大勢至菩薩如此的讚歎!我們能念的心是真心的極致,非 同小可;所念的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持名之奇勳」。念佛法門,一般人 輕視了,這就是經上一再說的難信之法,為什麼?沒有那麼大的智慧。所以,佛說這個法 門,要叫著舍利弗給他說,為什麼?智慧第一。不是智慧第一的人,他不能接受。華嚴會 上我們看到文殊、普賢發願往生,再再都說明這個法門殊勝無比,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跟 它相提並論,所以它的成就不可思議!我們能念的心,心性的極致,所念這個佛號,這叫 持名的奇勳,再加上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所以才有這種特殊的現象,那就是一品罪 業都沒有消,到那個地方去,就跟圓初住、別初地的菩薩平等了。 (s按原文:「《彌陀要解》一書,為蕅益最精最妙之注。自佛說此經以來之注,當推第一 。即令古佛再出於世,現廣長舌相,重註此經,當亦不能超出其上。(增廣卷一複永嘉某 居士書二)」印光大師何許人也?他老人家敢這麼說,我們為什麼不敢信?)   這個地方也解答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羅什大師《彌陀經》上所翻的「一心 不亂」。玄奘大師的譯本是直譯,梵文的原本不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羅什大師他用的 。後人對於一心不亂提出很多的意見,因為一心不亂實在不容易!「事一心」,是斷見思 煩惱,換句話說,是阿羅漢的境界。「理一心」,就是圓初住、別初地,法身大士的境界 。我們讀了這一段,對於羅什大師所翻的一心不亂,這個疑惑沒有了。為什麼?五逆十惡 ,一生到西方極樂界就證三不退,證三不退就是理一心不亂,不是事一心不亂。可見得,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理一心不亂立刻就得到。問你怎麼得到的?不知道!要不是蕅益大師 為我們說出,我們怎麼曉得,糊裡糊塗就得到;這就是「心性極致,持名奇勳,本願加持 」,這樣得到的。   『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補處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後補,後補佛。他的成就, 實在講跟佛完全相同,只是不在佛的位置上。佛的位置出缺,他就補上去,這叫後補佛, 我們稱之為等覺菩薩。『如彌勒觀音等』,彌勒菩薩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補處菩薩,觀世音 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舉這兩個人做例子。『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普 是普遍,換句話說,每一個人都是一生成佛,絕對不要等到第二生。『人人必實證補處』 ,實實在在,這不是假設的,不是相似的,實實在在一生當中一定證得補處的這個果位。   『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經上講的「諸上善人」,上善就是指補處菩 薩,補處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太多太多了。從這個經文,我們也得到一個消息,也了解一 個事實狀況,那就是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多少時間的修持,才能夠證得補處菩薩,才 能成佛?這樁事情大致上我們現在明瞭了,昨天跟諸位說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 他的時間是十劫。十劫當中,補處菩薩這個數字超過了一半,因為他說是「多有」,他並 沒說「少有」。少有是不到一半,多有決定是超過一半。超過一半,當然這個世界第一劫 、第二劫,那已經到這位次,沒有問題了。第三劫去的、第四劫去的、第五劫去的,到今 天成就了,可以說它的數字才只有一半。如果第六劫去往生的也到補處菩薩,那就是超過 半數。第六劫去的到現在,四劫,我們想到這個事實,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快速。諸 位!你想想這段經文,雖然沒有明說,經文裡頭意思已經很具足,大概總是三劫到四劫就 成就。我們這個世界要三大阿僧祇劫,人家那個地方三劫、四劫就成就,所以他說「多有 一生補處」,決定超過半數。超過半數,我們想那往生的人應該是在第六劫。阿彌陀佛成 佛十劫,應該是第六劫,他已經到達這個地位,這才能超過半數。第六劫、第七劫,到那 裡都已經證得補處的位次,必定是這個現象。所以這個補處菩薩不可思議,人數太多了。   『復次釋迦一代時教』,說釋迦,就代表西方世界以外的諸佛剎土,因為以外諸佛剎 土裡面的狀況跟我們這個世界差不多,釋迦佛足以代表了。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 生圓滿』。我們看一切經,除淨土三經以外,講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修行圓滿,就是證到補 處菩薩成佛的,只有《華嚴》一部經講到,其他的都沒有。《華嚴》善財童子一生圓滿, 他五十三參,第一參的時候,他的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位次提 高一層。他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這當中等覺菩薩有十一個,其他的都是每一位菩薩提升 一級,到了參訪普賢菩薩,他圓滿成佛。   『而一生圓滿之因』,這一點非常重要,他一生為什麼圓滿成佛?『則末後普賢行願 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善財在華嚴會上,參訪摩耶夫人的時候,他就是等覺菩薩了 。摩耶到彌勒菩薩,十位善知識了,換句話說,他已經是久居等覺,不是新成的等覺。勒給他介紹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圓成佛道。這是 要我們深思的,要好好去想想,不能含糊籠統看過。為什麼?你才能夠真正認識,這一切 法門裡面哪一個法門殊勝,使我們慧眼開了,我們有能力選擇法門。普賢菩薩不但是勸善 財往生淨土,『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華藏世界的人全部 都是同生性,沒有異生性。都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夠進入華藏世 界。四十一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換句話說,普賢菩薩是以十大願王 勸導所有華藏世界一切菩薩們,統統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華藏世界的導師是毘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毘盧遮那佛的左右助手。現在文殊發 願求生,普賢勸導大家統統都生到極樂世界。毘盧遮那佛這兩位大弟子,沒有背叛老師。 在我們想像,把老師所有的學生統統帶到西方世界去,這還得了!毘盧遮那佛沒有出面來 干涉他,沒有說他做得不對。像這些事情我們多想想,對於淨土法門才會真正認識它,你 才會真的相信,真的發心。真信切願,一心持名,就是心性極致。所以他的成果,十方世 界的菩薩都不明瞭,究竟為什麼原因,這個罪業極重的人,念幾聲佛號到西方極樂世界, 居然他的地位、德能就跟等覺菩薩一樣。但是他又不是等覺菩薩,他煩惱沒斷。他的這些 德能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阿彌陀佛是作增上緣,但是他有因,因是什麼?心性極致 ,這是因。   『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這是蕅益大師一個感嘆的話。諸位 要看清楚,我剛才所說的,只是把五逆十惡往生的人比作圓初住的菩薩,我們已經就覺得 不可思議。其實,我這個比得還不夠,澫益大師在此地說的,應該跟誰比?補處菩薩比。 換句話說,五逆十惡這樣重罪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的一切受用跟等覺菩薩相等、 相同,這還得了!這個法門誰相信?沒有人能相信。這真的是諸佛的境界。蕅益大師說得 好,「非九界以自己的智慧能夠明白的」,九界就包括等覺菩薩,連等覺菩薩要憑他自己 的智慧,他也搞不清楚。這個地方給我們點出來了。凡夫例登補處,真的是「奇倡極談, 不可測度。」這個不但是凡夫不能測度,聲聞、緣覺、法身大士都不能夠測度的。 (s按:藕益大師《要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 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華嚴經》所說一生成佛的宗旨,就在本經。所以這部經 是《華嚴經》的歸宿,是《華嚴經》的總結。『天下古今,信鮮疑多』,鮮是很少,相信 的人很少,懷疑的人很多。自古至今,無論是中國、外國,對這個法門抱著懷疑的態度, 不能相信。   『辭繁義蝕』,「辭」是言語文字。對於淨宗討論得很多,討論得愈多,這個意思愈 不明顯;就是連許多有修有證的大德們,他們著述談論裡面對於淨宗都懷疑。譬如李長者 的《華嚴合論》,這是了不起的人,《華嚴經》自古至今就有兩個註解,一個是清涼大師 的,一個是李通玄居士的,李長者。李通玄他在清涼之前,大概前後不太遠,算是同時代 ,年齡比清涼大師要大。他給《華嚴經》做註解,那個感應就不可思議!他要找一個清淨 的地方,在山上路上遇到一頭老虎。這個人真有道心,一般人見到老虎趕緊跑,他見到老 虎不但不跑,拿個柺杖還敲敲老虎的頭:「我要找一個地方,清淨的地方,給《華嚴經》 寫個註解。你知不知道?知道帶我去。」老虎搖搖尾巴就帶他去。找到一個地方,果然不 錯!是一個石頭洞裡面,石頭洞是老虎窩,一窩的老虎。洞外面有泉水,環境非常幽靜。 他點點頭,這個地方不錯!老虎搬家,把那個地方讓給他,他在那個地方發心註經。就在 那個泉水池塘裡面,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從這個池塘裡面出來,每天照顧他的生活,所 有一切用具,她都給他準備得很好。一、兩年李長者很專心,這兩個伺候他的人,他都沒 有仔細看看。當然也沒有問她,妳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兩年當中沒有打招呼,也沒有正 看一眼。《合論》寫成,著作圓滿了,他就想起這兩個人,我要來見見她們,問問她們家 住哪裡、叫什麼名字?這念頭才一動,這兩個人沒有了。他以為是鄉村山下的,到山下到 處去打聽,沒有人知道。這是感應,天人供養!李長者在《合論》裡面就說:「西方是權 ,華藏是實。華藏大,西方小。」以這樣的人,對於西方世界還打了許多問號,何況其他 的人!所以,這個法門真的叫難信之法!蕅益大師在此地,「辭繁義蝕」這四個字,也就 是對李長者而說的。『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剖心瀝血告訴大眾:李長者他說錯了,《 華嚴經》其他部分說得對,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那一段,他說錯了。 (b)「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超盡四十一因位,故當發願!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 處。】   這個地方,世尊叫著舍利弗,也就是叫著我們。勸勉我們要發願,『應當發願,願生 彼國』,應該要發願求生淨土。前面說過,《華嚴經》是世尊一代時教的根本法輪,所謂 是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眷屬,《華嚴經》是根本。這個根本歸宿卻在西方極樂世界,歸 宿在《阿彌陀經》。一般人不能相信,總是善根未熟;善根熟了,一聽就相信、就接受。 善根還沒有熟透!蕅益大師苦口婆心為我們開導,把這些疑難一層一層替我們解開,我們 明白之後,應當發願求生,這才不辜負蕅益大師。   這個地方,佛又特別勸勉我們求生淨土。當然,淨土的殊勝就在「上善俱會」,這個 實在太難得了!我們現在學佛,同參道友,善友少、惡友多。什麼是惡友?使我們對這個 法門懷疑,不能專修,這就是惡善知識。一味勸導我們、鼓勵我們,放下萬緣,專修這個 法門,這是善友。我們同學當中,他又勸你《華嚴經》好,不能不讀;《法華經》也不錯 ,要多看看,這不是真善知識。為什麼?分心,也就是夾雜,縱然你很努力、進步,你是 雜進,不是精進,精是純而不雜。古來淨宗的大德,一生就這一部經就夠,那叫真善知識 ,叫真精進;那就是「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不但世緣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行,專 到極處,這樣的人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 南無阿彌陀佛。 「心性極致,持名奇勳,本願加持」,這樣得到的。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j45xu3:阿彌陀佛 11/28 22:45
bbsamtb: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他的時間是十劫。十劫 11/29 16:46
bbsamtb:當中,補處菩薩這個數字超過了一半,因為他說是「多有」。 11/29 16:46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67.219.69 (11/29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