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于大曆二年(唐代宗,西元767),棲止衡州雲峰寺,屢於粥缽中 現(出現)聖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後遂往謁。大曆五年,到五 台縣,遙見白光;循光往尋,至大聖竹林寺。 師入寺,至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據師子座,說深妙法。師禮二聖,問言:「末 代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于何法 門,最為其要?唯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報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 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所以者何?我於過去,因觀佛故 、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 休息。」師又問:「當云何念(應當念哪尊佛)?」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 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說是語已, 時二大聖,各舒(伸)金手摩師頂,為授記。「汝以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善男 女等,願疾成佛者,無過念佛,則能速證無上菩提。」語已,時二大聖,互說伽陀(贊頌) 。師聞已,歡喜踴躍,疑網悉除。 此係法照大師,親到竹林聖寺,蒙二大聖所開示者。五台,乃文殊應化之道場;文殊,乃 七佛之師。自言:「我於過去,因觀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 般若波羅密,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過去諸佛,尚由念佛而生,況末法眾 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藐視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來地,而不知欲步五祖 戒(註1)、草堂清(註2)之後塵,尚不能得乎? (續)致廣慧和尚書 == 註1: 蘇子瞻,眉山人,名軾,號東坡。初母程氏方娠,夢一僧至門,瘠(瘦)而眇(瞎一目)。後弟 轍官高安時,真淨文(真淨寺的文和尚)、聖壽聰(聖壽寺的聰和尚)時時相過從。一夕,三人 同夢迎五祖戒。俄而軾至。理夢事,軾曰:「某年七八歲,嘗夢身是僧,往來陝右。」真淨 曰:「戒禪師陝右人也,暮年棄五祖,來遊高安,終於大愚(地名)。逆數(推算)蓋五十年, 而軾時年四十九。又戒眇一目。乃悟軾前身即戒和尚云。 節錄自 《居士分燈錄》卍新纂續藏經 第八十六冊 No. 1607 註2: 草堂清後身作(宋神宗時)曾公亮,五十歲拜相,封魯國公。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69
bbsamtb:阿彌陀佛 12/01 20:07
j45xu3:阿彌陀佛 12/01 22:05
youngerwu: 南無阿彌陀佛 01/23 19:01